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专题整合突破微专题四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体系、宏观掌控•(2018·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图1•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图3•(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解析](1)读图可知,冬季太白山南坡等温线密度大于北坡,夏季太白山南坡等温线密度小于北坡,由此可以判断出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2)读图可知,关中地区地处渭河平原,地势较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因此气温较高;24℃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该地气温较两侧高,原因是该地处于黄河河谷地带,地势低。(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西以秦岭为界,北部和中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形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形以山地和谷地为主。(4)渭河平原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黄土高原水资源较短缺,靠近内蒙古高原,应该农、林、牧相结合;南部以山地、谷地为主,应该农、林、牧相结合。•气候对主要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1.对地形地貌归纳拓展——巧归纳、知识延伸•2.对水文3.对土壤4.对工业布局的影响•5.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影响•6.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1)温度对建筑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墙壁较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较厚。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保温作用好)。•(2)降水对建筑的影响•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屋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泄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雨少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屋顶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顶极少用瓦。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3)光照对建筑的影响•室内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发育,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从采光方面考虑,房屋建筑需注重三个方面:采光面积、楼间距、朝向。气温高的地方,往往窗户较小或出檐深远以避免阳光直射。吐鲁番地区的房屋窗户很小,既可以避免灼热的阳光,又可以防止风沙侵袭。傣族民居出檐深远,一个目的是为了避雨,另一个目的是遮阳。•楼间距应从满足底楼的光照考虑。光照也是影响房屋朝向的因素之一。为了抵御寒冷,我国北方的房屋朝向多采取南向,以便冬季的阳光射入室内。南方,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房屋多采用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4)风对建筑的影响•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我国台湾兰屿岛,距台风源地近,台风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岛上居民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我国冬季屡屡有寒潮侵袭(多西北风),避风就是为了避寒,朝北的一面墙往往不开窗户,院落布局非常紧凑。•(2019·四川内江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乌拉尔高压脊稳定,青海省东南部出现西风带南北糟、高原低压、孟加拉湾风暴等降水天气系统,黄河上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4.6倍,青海南部牧区玉树州等地共有12次明显降雪过程,多次降雪接近历史极值。右图示意青海省东南部区域。新题再练——练好题、备考通关•(1)简述该时段青海省东南部地区降雪异常偏多的原因。•(2)推测地表大量积雪对牧草生长的有利影响。•(3)地表积雪过深对牲畜的不利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答案](1)距南部(印度洋)水汽源地较近,多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影响;入冬以来,乌拉尔高压脊长期维持少动,西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该地区交汇,造成暴雪天气;该区域地形、地势复杂;降雪次数多,时间长。•(2)地表积雪对牧草越冬起到保温和防御作用;旱季融雪量大,可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生长期长,产草量多;牧草枯黄期可能会推迟。•(3)影响:较厚的积雪掩埋牧草,牲畜可采食草量减少(吃草困难),无法放牧;积雪厚会增加牲畜采食行走难度,加大体能消耗,消耗的体能超过进食补充的能量,出现大批牲畜死亡。措施: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及时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工作,在降雪来临前及时做好饲草料储备。•[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降雪(降水)因素,可以从大气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和图示进行分析,可知青海省东南部地区降雪次数多,时间长,降雪量大;青海省东南部地区距南部(印度洋)水汽源地较近,印度洋风暴带来丰富的水汽;入冬以来,青海省东南部地区出现西风带南北槽、高原低压、孟加拉湾风暴等降水天气系统,多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影响,降雪量大;•入冬以来,乌拉尔高压脊长期维持少动,西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该地区交汇,形成锋面,造成暴雪天气;该区域地形、地势复杂;(2)推测地表大量积雪对牧草生长的有利影响,可以从保温和防寒、增加水分等方面分析,即地表积雪对牧草越冬起到保温和防御作用;积雪融化能改善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生长期长,产草量多;牧草枯黄期可能会推迟。(3)地表积雪过深对牲畜的不利影响:较厚的积雪掩埋牧草,牲畜食物来源减少,越冬困难;积雪厚度增加会增加牲畜采食的空间范围和行走的难度及严寒的气候环境可能会出现死亡;采取措施可以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及时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工作,在降雪来临前及时做好饲草料储备。
本文标题: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一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微专题4气候对地理环境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5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