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讲内力作用与地表景观-2-一、地质作用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2.分类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以外的和重力能等引起的物质组成太阳辐射能-3-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1.岩浆活动:形成各种,伴随着地震和其他形式的地壳运动。2.地壳运动——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运动和垂直运动。3.变质作用:原有岩石受内动力的影响,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统称变质作用,由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4.地震概念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运动引起火山地震由活动引起岩浆岩水平变质作用断裂构造火山-4-三、褶皱褶皱是岩石发生的连续性,其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褶皱的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表形态未侵蚀地形侵蚀的地形(地形倒置)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中心部分岩层较,两翼岩层较山岭背斜顶部往往受张力,常被侵蚀成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中心部分岩层较,两翼岩层较谷地向斜槽部往往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成为弯曲变形拱起老新谷地弯曲新老山岭-5-四、断层断层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地质构造类型形态特征地貌断层地垒两条断层线之间的岩块相对(庐山、泰山、华山)地堑两条断层线之间的岩块相对狭长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破裂位移上升断块山下降凹陷地带-6-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第1~2题。1.按成因分类,甲处岩石属于()A.喷出型岩浆岩B.侵入型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甲处岩石是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按成因分类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答案解析关闭B-7-2.图中0~20千米的地区岩层断裂前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岩浆侵入—下沉沉积—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下沉沉积—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下沉沉积C.下沉沉积—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下沉沉积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2题,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图中0~20千米的地区岩层都有错动、位移,说明断裂前各岩层已经形成;花岗岩切断了沉积岩,说明沉积岩形成后,有岩浆侵入;表面被侵蚀,说明有抬升过程,被外力侵蚀;上有新的沉积岩层,说明再发生沉积;然后才有断层形成,C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C-8-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千米,深达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第3~4题。3.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东非大裂谷位于东非高原,经历了地壳抬升运动,A项正确;裂谷形成是地壳张裂的结果,B项错误;根据图示,图中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C项错误;沉积岩为外力作用形成,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9-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4题,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东非大裂谷是地壳断裂形成的地堑,类似于A、D两项。根据图例判断A项的岩层为沉积岩,D项的岩层为岩浆岩,A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10-下图为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5~6题。5.图示()A.甲岩石形成早于岩浆岩B.乙处为向斜谷C.丙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前D.丁为断块山6.该地区()①地形以山地为主②易形成喀斯特地貌③乙地适宜修水库④丙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5题,结合图示,甲岩石位于沉积岩层的最上层,故形成年代最晚;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地表为谷地,故为向斜谷;丙断层附近泥砂岩也发生断裂,故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后;丁处为背斜山。第6题,该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以低矮的山地、丘陵为主;该地区石灰岩广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易形成喀斯特地貌;乙地虽然为谷地,但地下多为石灰岩,易形成地下溶洞,导致地表水下渗,故不宜修建水库;丙地有断层,且地势较低,可能有地下水出露。答案解析关闭5.B6.D-11-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12-2.地壳运动的类型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二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13-3.褶皱和断层的区别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判断方法和形成的构造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14-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一侧,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15-4.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实践意义背斜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在背斜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水、石油、天然气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地下水顺着岩层向两侧渗流,无地下水威胁,适合建隧道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宜建采石场向斜地下水顺岩层向槽部汇集,是储存地下水的良好构造,不适宜建隧道断层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地表,形成泉;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发育河谷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水库、工程隧道选址等应避开断层-16-5.板块运动与大地构造地貌作用形式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形成地貌裂谷、海洋、大洋中脊高大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弧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中脊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图示-17-例题读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图中甲处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找到化石B.形成时间早于乙处和丙处岩层C.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D.是良好的建筑材料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甲处岩层是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的,是优良的建筑材料,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18-(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丁断层的依据有()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B.丙处岩层受外力作用,向斜成山C.丁处岩层受挤压力形成断层D.丁处岩层受拉张力形成断层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2)题,注意图中丙断层两侧没有陡崖和低地,故不能据此判断,故选D项。第(3)题,从岩层的形态可以看出,乙是向斜构造,丙是背斜构造,故A、B两项错误;从丁处断层线附近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该断层线以上部分岩层向上移动,故造成断层的作用力是挤压力,C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2)D(3)C-19-(2018·全国Ⅲ卷)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1~2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考查地壳运动与地貌。贝加尔湖一侧邻山脉,呈狭长形,属构造湖,地壳断裂下陷集水而成。第2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任何地貌都是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据材料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说明外力作用携带物质不断沉积;而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地壳断裂下陷还在继续,导致湖盆加深。答案解析关闭1.A2.C-20-(2018·海南卷)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第3~4题。3.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4.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变形,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项错误。第4题,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相近,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的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项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地壳运动应相似或相同。故A、B、D三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3.D4.C-21-(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完成第5~6题。-22-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5题,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两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项错误。第6题,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系、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5.A6.A-23-7.(2017·天津卷)读图,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岩石按照其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和可能含有化石;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山的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发生拱起和凹陷。图中山地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图示岩层发生了明显的弯曲变形,应为褶皱构造。故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B-24-(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9题。8.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9.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8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岩层年龄。丙岩浆岩未穿过甲岩层下方的侵蚀面,故其形成时间早于甲岩层。乙断层上方的侵蚀面未发生明显错动位移,故该侵蚀面形成时间晚于乙断层,而丙岩浆岩穿过该侵蚀面,故丙岩浆岩形成晚于该侵蚀面。因此,甲、乙、丙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第9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八讲内力作用与地表景观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6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