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讲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2-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人地关系特点采集渔猎时代以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低自然农业文明人口增多,发明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工具,学会了技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提高,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增强,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工业文明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各种机器、设备竞相发展人类以为中心,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渔猎和采集依赖耕作和灌溉对抗性急剧膨胀自我不协调-3-二、可持续发展1.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①全球环境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变,震惊世界的接连不断;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②《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的道路。公害事件可持续发展-4-(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①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②主要内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危及的发展,即代际公平;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公平,即。③原则:可持续发展包括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穷人后代人代内公平持续性原则-5-2.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转变观念:发展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2)调整行为:政府行为调整、调整、公众行为调整。(3)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传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建立真正的全球关系。资源观市场行为伙伴-6-(2018·广东惠州一模)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根据多山少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该耕作方法不施用农药、化肥。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据此完成第1~2题。-7-1.对“稻鱼鸭”耕作方法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A.气温B.地形C.水源D.土壤2.“稻鱼鸭”系统产生的效益有()①农产品品质优良②有效控制病虫草害③一年三熟产量大④增加了土壤肥力⑤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该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是形成“稻鱼鸭”耕作方法最主要的自然条件。第2题,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避免了农药、化肥的污染,农产品品质优良;该系统中水稻一年只种一季,所以是一年一熟;鱼鸭觅食为稻田清除虫害和杂草,而且游动搅动土壤,帮助稻田松土,鱼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保养和育肥了地力;多种生物围绕稻鱼鸭形成一个更大的食物链网络,呈现出繁盛的生物多样性景象,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关闭1.C2.C-8-北京市推出16种野草替代人工草坪增加绿地面积,减少了维护人工草坪景观需要使用的大量除草剂和化肥。同时,试点采用18种吸附细颗粒物的植物,配置乔木、灌木和草搭配的绿化带。据此完成第3~5题。3.与人工草坪相比,野草()A.更加美观整齐B.减少灌溉用水量C.破坏生态环境D.易造成土壤污染4.吸附细颗粒物能力强的绿化带应优先布局在()A.城市道路两侧B.京密引水渠沿线C.人口密集区域D.郊野公园的绿地5.北京市绿化的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BAA-9-解析:第3题,人工草坪要进行人为修剪,更加美观整齐。野草是顺其自然生长,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可减少灌溉用水量。从“减少了维护人工草坪景观需要使用的大量除草剂和化肥”可知,野草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土壤的污染。故选B项。第4题,城市道路两侧的车辆尾气会产生大量的细颗粒物,所以应该优先布局吸附细颗粒物能力强的绿化带。京密引水渠沿线和人口密集区域并不会产生过多的细颗粒物,郊野公园的绿地本身就有吸附细颗粒物的功能,不需要优先布局吸附能力强的绿化带。故选A项。第5题,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北京市绿化的做法很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符合这一原则。故选A项。-10-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实现途径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1-①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成,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②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外圈箭头表示)。③人类在认识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能有效管理调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内圈箭头表示)。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不仅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被充分认识,而且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演绎的规律也被充分认识。-1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原则内容要求举例公平性原则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危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美国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减少碳排放;污染转移等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过度捕捞;过度抽取地下水;实施“休渔制度”-13-原则内容要求举例共同性原则全球采取共同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一个地球,一个家园”-14-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循环经济。-15-(2)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经济形式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16-(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经济形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要求——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基本保障——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17-(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8-例题“设施农业”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近年来,甘肃省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率先实施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设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投入,高产出B.只能在晴天生产C.只适用于种植业D.不受自然条件限制(2)M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方向可能有()①以沙拐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②引水灌溉的水稻种植业③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④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海南岛D.三江平原ACD-19-解析:第(1)题,该生产模式对技术要求高,投入多,产出多,A项正确;可以全天候生长,B项错误;发展的是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不是只适用于种植业,C项错误;“设施农业”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D项错误。第(2)题,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而采取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沙拐枣对于自然环境尤其是干旱的环境适应性强,不需要进行设施农业促进发展,①错误;甘肃省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②错误;甘肃省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强,可以发展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③④正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属于科技对于自然条件的改造,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适宜发展该模式。-20-(2018·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2题。-21-1.2002—2015年,该区域()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A.经济增长放缓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D.工业生产萎缩CC-2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02—2015年该地区的人均GDP不断增长,控制废水排放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A项错误;2005年后人均GDP继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B项错误;该地区人均GDP一直呈增长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2005年前不断增加,2005年以后排放量不断下降,故C项正确;2005年后,人均GDP持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说明人均GDP的增长并不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D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2005年人均GDP继续快速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突然开始下降,最可能是因为环保政策的变化,故C项正确。根据人均GDP曲线,2005年后,其增长速度增大,A项错误;人口规模大小主要影响生活污水排放量,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无关,B项错误;人均GDP不断增长,说明工业生产并没有萎缩,D项错误。-23-(2018·浙江4月选考卷)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据此完成第3~4题。-24-3.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①提高土壤肥力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减少产品种类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A.青海省B.河南省C.湖南省D.广东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图中显示,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该生产流程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工业流程,实现了部分废弃物的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肥力,故选A项。第4题,图中显示,该酒精厂的工业原料是玉米,河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的大省,故该企业最有可能布局在河南省,故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3.A4.B-25-【思维模板】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判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弄清类型,便容易与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26-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枯竭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6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