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含解析
1第六章城市与城市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据此完成第1~3题。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A.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B.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D.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2.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B.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C.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D.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3.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预测)持续下降,说明我国()A.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B.渐次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C.工业部门以资源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D.粮食生产地位下降,园艺业产值比重上升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据此完成第4~5题。24.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5.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摊大饼”式扩张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北京市某校同学到门头沟区某村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该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该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据此完成第6~8题。6.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B.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C.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D.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7.考察发现,影响该古村落兴衰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交通D.政策8.为实现传承与振兴,该村最适宜发展的是()A.现代物流业B.水稻种植业C.高新技术产业D.旅游服务业9.读某国城市人口比例和贫困率变化图,该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约为2.8%。有关该国的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3A.进入逆城市化,人口流向农村B.农业人口较少,基础设施完善C.城市化水平高,属于发达国家D.城乡差距过大,人口流向城市10.在大城市提倡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数量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下图为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城市街道没有与经纬线平行,而是与其成一定的夹角,主要是为了()A.方便居民出行B.减缓城市内涝积水C.减轻大气污染D.改善建筑通风采光412.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将会()A.增加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B.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C.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D.降低城市商业网点密度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和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1)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2)有专家建议把甲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5(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4.(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中海北部沿岸城市巴塞罗那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下降,城区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都难以保障,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些难题,巴塞罗那新城进行了全新规划:一个个方块状的街区整齐排列,方块之间是密集的城市道路网……巴塞罗那新城严格控制街区的规模和建筑密度(街区长度一般为113米,建筑高度不超过22.4米),这种街区的规模和建筑的密度远小于中国大城市的多数普通小区。街区布局俯视图街区建筑平面图(1)指出图中道路的走向特点,并分析道路走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2)方块状街区并不是规则的正方形,而是有四个切角的方块(见街区建筑平面图)。请推测这种设计的可能用途。(3)有人建议在中国的大城市新城规划中模仿巴塞罗那的“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的城市规划模式,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6答案:一、选择题1~3.1.D2.C3.B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有升有降,二者不呈正相关,A项错;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出现的状况,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有明显的两个时期,分别为1985—1990年和2000—2005年,其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0%和40%左右,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项错;城市化人口比重增速变化不会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上的变化,C项错;只要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大于0,城市人口比重就会不断上升,D项正确。第2题,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的直接原因,故选C项。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预测)持续下降,与后期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相吻合,故选B项。4~5.4.C5.D第4题,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更新换代快,需要及时运到市场,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高。图示新城区有飞机场,交通快速便捷,因此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航空。第5题,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6~8.6.B7.C8.D解析第6题,阅读材料可知,学生考察的古村是一座小山村,小山村依山而建,因而高低错落,有利于采光通风。故选B项。第7题,题干材料显示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该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说明影响该古村落兴衰的主导因素是交通,故选C项。第8题,材料中显示“该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说明该村的旅游资源丰富,为了传承和振兴,该古村适宜发展旅游服务业,故选D项。9.D读图分析可知,该国城市人口比例达到70%以上,说明该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该国的贫困率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该国的城市化与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属于虚假城市化,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差距过大,人口流向城市。10.B森林、草原等能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作用,B项最符合题意。711~12.11.D12.B第11题,城市街道与经纬线成一定的夹角,主要是为了改善建筑的通风采光条件,D项正确。第12题,城市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使原来大院内的道路变成街区,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答案(1)京津:城市化起步早(或起步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发展规模大(或过大)。冀:城市化起步晚(或起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规模小(或城市数量多但规模小)。(2)靠近北京、天津,三者大致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或与京津之间的距离适当);靠近北京、天津,利于承载京津疏散的功能和人口;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较好。(3)原因:城市功能和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或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解析第(1)题,从速度、水平、规模三方面归纳京津与冀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第(2)题,从位置、距离、交通、现有基础等角度分析其区位优势。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4.答案(1)特点:道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或与经纬线呈一定的夹角)。好处:保证方块状街区四面房屋都有较为充足的光照条件;街道是东北—西南走向,利于将西风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2)加快车辆转弯速度,防止路口处交通拥堵;便于城市内部空气的流通;供车辆停靠;供居民休憩。(3)赞同。理由: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使城市内部道路网更为密集,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利于减少高大建筑对光照的阻挡,保障居民有较充足的阳光;防止高大建筑对风的阻挡,有利于城市污染气体的扩散;有利于缓解城市因人口密度过大、人类活动频繁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或不赞同。理由:中国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建筑密度低会导致城市占用土地面积过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侵占耕地,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城市用地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城市内部交通距离拉大,造成交通不便;街区规模小,密集的路网可能导致街区居民生活受到更多的噪声污染;开放街区可能会带来暂时的治安隐患。8解析第(1)题,据图归纳道路走向特点,从光照、通风两方面分析其好处。第(2)题,从交通、空气流通、休憩功能等角度分析切角方块设计的用途。第(3)题,开放性题目,赞同或不赞同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若赞同则主要从缓解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角度考虑;若不赞同则主要从对土地资源浪费、加剧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不便等方面考虑。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6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