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教案 苏教版
观刈麦一、教学重点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二、教学难点通过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检查字词。刈麦荷箪童稚饷田灼遗穗吏禄岁晏三百石秉2.走近作者:本文作者______,____(朝代)作家,字_____号__________。你读过他的诗有《》《》《》【目标展示】1、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2、通过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新知研习】一、检查复习检查学生背诵《木兰诗》。二、情境导入我们学过梁衡的《夏》,抓住夏天的特点,描绘夏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其中运用了一句诗来赞美劳动人民的,是哪一句?“五月人倍忙”,大家知道这首诗出自何处吗?是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三、背景及作者简介这首诗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880)进士,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杭州及苏州为官期间,兴修水利,恤贫安民,深得百姓爱戴。白居易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讽喻诗的目的:“讴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四、初读疏通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韵味。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4.全班齐读。五、再读知意1.学生自由反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不懂的可以查阅工具书,想想这首诗的意思。2.学生按以上要求自学。3.小组讨论交流。4.学生翻译诗全文,教者点拨。六、细读感悟1.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明确: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2.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本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心理的诗句。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3.诗中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场面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4.用一个字概括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明确:税5.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归纳总结】这是一首叙事诗,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艰辛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可怜与悲苦,揭示了赋税的繁重,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巩固拓展】遥寄乐天:材料1:2004年3月23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材料2:200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7.3亿农民彻底告别皇粮。材料3:现在农村实行医疗保险制度,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有生活补贴,义务教育范围的学生免除课本费。白居易带着一颗悯农之心早已离我们远去,真想将农村这些年来的变化轻轻告诉他: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请你续写下面的诗行。田家有闲月,五月人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粒粒饱满穗,隆隆机声响,,。,。诗人梦已圆,安息在天堂。遥寄喜告慰,只为您诗行。【预习指导】熟读《破阵子》,解决生字词查找资料,解释诗句的意思四、板书设计观刈麦白居易举家忙碌讽喻剥削惨重贫妇拾穗同情人民疾苦诗人自愧五、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教案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10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