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新人教版
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深刻的道理,以给人启示的文学体裁。通常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事物。战国时代的《庄子》中便有“寓言十九”的说法。2.神话本是由先民们集体口头创作,是人类开思考与探索世界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神灵故事,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超自然解释和集体愿望的表达。如经典的神话形象盘古、女娲解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同时沉淀着人类对恶劣生存环境的久远记忆,对战胜和改造自然的渴望。3.童话,属于儿童文学。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通常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前面学过的《皇帝的新装》。4.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作家。他曾是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终于获得自由。伊索与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5.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期秦国丞相。早年经商,到赵国都城邯郸出差时,吕不韦遇到了秦国留在赵国做人质的王子——秦异人。吕不韦具慧眼,大力扶持异人回秦国即位(“奇货可居”的由来)。后来,异人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因此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他曾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郡,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作出巨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吕不韦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后来受到嫪毐(làoǎi)叛乱牵连,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zhèn)自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zuǎn)的《吕氏春秋》(“一字千金”的典故即源于此)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是“杂家”的代表作。6.列子,列御寇。据说是战国时郑国人,道家人家。《列子》原题作者为列御寇,但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假托列御寇之名。内容主题(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主管商业的神灵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2)《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了狮子却又被蜘蛛捉住的故事,讽刺那些取得了成绩便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人。(3)《穿井得一人》通过“穿井得一人”被传得面目全非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能轻信传言,也提醒人们传言需要谨慎。(4)《杞人忧天》通过杞人忧虑天地崩坠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为毫无根据或毫无意义的事而忧虑。写作技巧1.生动简洁、跌宕(diēdàng)起伏地叙事。四则寓言的情节虽然波折起伏不断,但构思精巧,能在简练的文字中写出跌宕起伏的效果。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穿井得一人》,篇幅尤其短小,而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故事不乏出人意料的情节,兼具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效果。2.幽默风趣的讽刺。寓言常常是为了讽刺、敬醒世人而创作的。这种讽刺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达出来,就不会显得尖酸刻薄,易于被人接受。本课四则寓言主人公都是反面人物,所做的事皆有可笑之处。如果赫耳墨斯的自取其辱,《穿井得一人》中人们的以讹传讹都可以让读者在笑声中获得启示。这正是寓言的长处。关键字词赫耳墨斯hèěrmòsī:古希腊神话中宙斯与山林女仙迈亚的儿子,是商业、旅者、小偷和畜牧之神。也是众神的使者,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雕像diāoxiàng:雕刻或雕塑的像。宙斯zhòusī: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的众神之神。赫拉hèlā: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王宙斯的妻子,婚姻与生育女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庇护bìhù:袒护;掩护。添头tiāntou: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虚荣xūróng:虚幻的荣耀。爱慕àimù:喜欢羡慕。较量jiàoliàng:通过比赛或打仗等方式分出双方高低上下。喇叭lǎba:一种木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凯歌kǎigē:得胜时所唱的歌。杞人忧天qǐrényōutiān: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穿,挖掘,开凿。宋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丁氏,家无井而连词,表示顺承出溉灌溉汲打水,常一人居停留,居处外在外面,名词作状语。及等到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连词,表示顺承,然后传之者…的人;“丁氏穿井得一人。”国国都人道讲述,谈论之,闻使…听闻之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回答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像此,不若如,比得上,表示比较无闻也。《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通“无”所寄依托,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代词,那个人,他之所忧者,因就,便往晓劝导,开导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你屈伸呼吸,终整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怎么,为什么,表示反问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果真,如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的东西,…的事物,只使即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奈……何,表示疑问,……怎么办?”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立步走跐(cǐ)踩蹈跳,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同“释”,解除,消除然…的样子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综合练习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0.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庇(pì)护宙斯(zhòusī)凯歌(kǎigē)B.添头(tiāntou)赫(hè)而墨斯较量(jiàoliàng)C.称(chēnɡ)赞喇叭(lǎbā)曲高和(hé)寡D.揉(róu)团应和(hè)称(chèn)职2.课文标题与作者、文章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B.《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神话C.《穿井得一人》——吕不韦及其门客——寓言D.《春》——朱自清——散文3.下列不全是寓言故事的一项是()A.《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狸与乌鸦》B.《狼和小羊》《狐假虎威》《农夫与蛇》C.《夸父逐日》《杞人忧天》《蚊子与狮子》D.《自相矛盾》《揠苗助长》《掩耳盗铃》4.下列句中括号内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B.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C.宋(之)丁氏——因往晓(之)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5.《杞人忧天》的最终结果是“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仔细品味一下,两人的“舍然”和“大喜”有什么不同?(4分)请发挥想象,试着分别描写一下两人“大喜”时的心理活动。(4分)6.拓展。(10分)鸡生金蛋愚人家养得一鸡,日生一蛋,验之,乃金蛋也,喜不自胜,忖曰:“吾视其腹便便,其中不知何许?宰而取之,当得大富。”遂杀之剖其腹,一无所有。正所谓:“贪心不足,本利俱失。”是也。(改编自《意拾喻言》)(1)请将下列句中括号前词语的含义写在括号内(6分)日()生一蛋,验之,乃()金蛋也,喜不自胜(),忖()曰:“吾视其腹便便(),其中不知何许?宰而取之,当得大富。”遂杀之剖其腹,一无所有。正所谓:“贪心不足,本利俱()失。”是也。(2)请简要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寓意。(2分)(3)这则寓言后来被人们概括为“杀鸡取卵”。《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jiù)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sǒu,沼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pú)。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这个故事中与“杀鸡取卵”寓意相同的词语是哪两个?它们都是比喻什么样的行为?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1)-(3)。(9分)狐指骂蒲提狐经蒲提架下,渴欲啖之,因其架太高,跳跃而摘之不得,遂怅怅然指骂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无味!”抑知酸正可以生津而止渴,不过因其不得而反骂之耳。俗云:“皆因自己无能,反说他人无用。”世间无日不如是也。(出自《意拾喻言》)注:蒲提:即葡萄。(1)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句俗话就出自这则寓言。这讽刺了一种什么样的人?(2分)(2)文中只用一句就刻画出一个鲜明生动的狐狸形象。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的妙处。(4分)狐经蒲提架下,渴欲啖之,因其架太高,跳跃而摘之不得,遂怅怅然指骂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无味!”(3)这则寓言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3分)参考答案:1.D称(chèn)职2.B3.C4.D5.杞人“舍然”是不再担心天坠地崩,无处容身,终于不再忧惧不已而放下心来,“晓之者”是为杞人终于不再自寻烦恼,庸人自扰而放下心来。杞人想:“是啊!天是气,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大地无穷,也不会塌掉。不用怕了,不用怕了!”“晓之者”心想:“终于把你从牛角尖里扯出来了,真不容易啊!好了,好了,你不再自已吓自己,我也就放心了。”6.(1)日(每天)生一蛋,验之,乃(是)金蛋也,喜不自胜(能控制,能忍耐),忖(思考,考虑)曰:“吾视其腹便便(便便:肥大的样子),其中不知何许?宰而取之,当得大富。”遂杀之剖其腹,一无所有。正所谓:“贪心不足,本利俱(都,全)失。”是也。(2)愚人家的鹅生了一个金蛋,愚人便杀鹅想取更多金蛋,结合什么也没得到。这个故事讽刺了贪得无厌的人,警醒人们贪心不足,便会本利俱失。(3)竭泽而渔、焚薮而田,都喻指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做长远打算的做法。7.(1)讽刺了没有能力得到想要的,就自欺欺人地指责想要的事物有种种不好的人。(2)此句运用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狐狸欲得葡萄而不能之后便骂葡萄酸的可笑形象,幽默而有力地讽刺这种自己无能却责怪别人的人。(言之有理有据有序方可,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3)拟人,作者将狐狸当作人来写(手法1分),使故事合乎人性又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读者接受其中要讲的道理(作用2分)。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12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