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9.4乘法公式(1)一、教材依据:二、设计思路: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三、学生分析: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①同类项的定义。②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正确应用。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2、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特殊性的计算上升到一般性的规律,得出公式,并能正确的应用公式。四、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感受完全平方公式的直观解释。3、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二)知识与技能:经历由一般的多项式乘法向乘法公式过渡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给公式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数学思考: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勇气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五、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准确应用。六、教学难点;掌握公式中字母表达式的意义及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七、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本节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结论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归纳、应用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八、教学和活动过程:1、教学计划:教材“完全平方公式”内容共含两课时。本节是其中的第一课时,需40分钟完成。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一〉自学质疑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x+3)2=_______________,(x-3)2=_______________,这些式子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规律?再做几个试一试:(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二〉交流展示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多项式的结构特点(2m+3n)2=(2m)2+2·2m·3n+(3n)2=4m2+12mn+9n2,(2m-3n)2=(2m)2-2·2m·3n+(3n)2=4m2-12mn+9n2,(1)原式的特点。两数和的平方。(2)结果的项数特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3、[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a+b)2=a2+2ab+b2;(a-b)2=a2-2ab+b2.4、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形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a+b)2=a2+2ab+b2你能运用公式计算下列各式吗?(-x-3)2=______________,(-x+3)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上面各式的计算结果:(-x-3)2=(-x)2-2·(-x)·3+32=x2+6xn+9_,(-x+3)2=(-x)2+2·(-x)·3+32=x2-6x+9__。(-2m-3n)2=(-2m)2-2·(-2m)·3n+(3n)2=4m2+12mn+9n2,(-2m+3n)2=(2m)2+2·(-2m)·3n+(3n)2=4m2-12mn+9n2。你从上面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完全平方公式又如何叙述?〈三〉、互动探究aabb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2、判断:()①(a-2b)2=a2-2ab+b2()②(2m+n)2=2m2+4mn+n2()③(-n-3m)2=n2-6mn+9m2()④(5a+0.2b)2=25a2+5ab+0.4b2()⑤(5a-0.2b)2=5a2-5ab+0.04b2()⑥(-a-2b)2=(a+2b)2()⑦(2a-4b)2=(4a-2b)2()⑧(-5m+n)2=(-n+5m)23、小试牛刀①(x+y)2=______________;②(-y-x)2=_______________;③(2x+3)2=_____________;④(3a-2)2=_______________;⑤(2x+3y)2=____________;⑥(4x-5y)2=______________;⑦(0.5m+n)2=___________;⑧(a-0.6b)2=_____________.〈四〉、精讲点拔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1)公式右边共有3项。(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五〉、纠正反馈:(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2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学生自我评价[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七〉、作业P69习题9.4第4题(2)(4)(6)(8)、第5题九、课后反思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标题: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从面积到乘法公式 9.4 乘法公式(1)教案(新版)苏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17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