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考试时间共,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圣”的汉字源初之意,就是对一个人修为境界的评价。汉唐时圣人不再是神一样的人物,而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但他的人格和地位始终是高贵的。宋明时圣人有人间的烟火气,不过圣人的喜怒哀乐是随着天地万物变化而变化,表达出一种超然的人格力量。“圣人”内涵始终不变的是A.高尚品德B.知识渊博C.自然主宰D.天神代表【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详解】根据材料“就是对一个人修为境界的评价”“但他的人格和地位始终是高贵的”“表达出一种超然的人格力量”可以判断“圣人”内涵始终不变的是高尚品德,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反应“圣人”是知识渊博的,故排除B。根据材料“汉唐时圣人不再是神一样的人物”可知汉唐之后不是自然主宰,排除C。根据材料“宋明时圣人有人间的烟火气”可知宋明时期已不再是天神的代表,排除D。【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问题中的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2.秦亡汉兴为历史一大变局,“天命论”或“逐鹿说”(依靠个人智力与体力)是汉代人提出的重要解释。汉初围绕君主的作为,“逐鹿说”有相当的共识;东汉时“天命论”成为维护东汉王朝的有力武器,并成为班固编撰《汉书》的指导思想。这说明A.汉代强调命运不可违B.史学开始为统治者服务C.得天下者由人心决定D.统治需要影响历史解释【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解释【详解】汉初“逐鹿说”和东汉时期“天命论”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因此可以判断统治需要影响历史解释,故D正确;汉初主张“逐鹿说”,是君主个人的作为影响历史变局,故A错误;奴隶社会时期,史学就已经为统治者服务,故B错误;“天命论”认为得天下是“天命”所决定,排除C。【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3.宋代的士大夫们允许自家女儿、儿媳改嫁,还为其他妇女的再嫁提供方便。王安石因其子王雾精神失常,替儿媳庞氏择婿而嫁;范仲淹作主将守寡的儿媳嫁给自己门生王陶;还办义庄为再嫁妇女提供资金。这反映了当时A.婚姻自主较普遍B.理学影响力有限C.对外贸易较发达D.市民阶层的扩大【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详解】理学家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妇女改嫁,材料中士大夫允许、帮助妇女改嫁,可知当时理学影响力有限,故B正确;虽然此时士大夫允许妇女改嫁,不过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缺乏自主性,故A错误;对外贸易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材料体现是士大夫阶层,不是市民阶层,排除D。【点睛】理学又名为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4.明中后期,因外国贡使日益增多,朝廷恢复了洪武年间一度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广东广州设立的三个市舶司作为安顿之处,泉州名“来远”,宁波名“安远”广州名“怀远”。郑和下西洋时流落在外的中国流人,或受感召,或被强行遣回。明廷的这些措施A.有利于中国商民在海外发展B.政府的海洋意识在逐渐加强C.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开始D.导致民间海外贸易削弱萧条【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代海禁政策【详解】通过材料可知明朝市舶司的设置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而是而了政治上的怀柔远人,同时禁止民间对外贸易,导致民间海外贸易削弱萧条,故D正确。市舶司的设置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排除A。政府设置市舶司的目的是出于政治和朝贡贸易,不是海洋意识增强的体现,排除B。明代从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故C错误。【点睛】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5.1898年《湘报》第二十号提出使中国富强的四点主张:“改法以同法”(“西法与中法相参也”);“通教以绵教”(“西教与中教并行也”);“屈尊以保尊”(“民权与君权两重也”);“合种以留种”(“黄人与白人互婚也”)。这些观点表明A.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B.民主思想已经成为主流C.立宪改革已是社会共识D.中西文化实现深度交融【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思想的变化【详解】根据材料“1898”“改法以同法”(“西法与中法相参也”);“通教以绵教”(“西教与中教并行也”)可以看出主张中西结合,不仅是中体西用也学习西方的政治等内容,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故A正确。材料中无法判断民主思想和立宪改革成为主流,故排除BC。根据材料“通教以绵教”结合当时历史可知,此时中西文化初步交流,而不是实现深度交融,故D错误。【点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1],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6.五四运动使形形色色的社团、学会、报刊,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学说竞相登台,外来思潮如民主主义、空想主义、社会主义,一齐涌人中国思想界;然后中国知识界将目光从美国转向俄国,社会主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一变化说明五四运动A.使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B.促进了知识界学习俄国成为共识C.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导致民主共和的道路遭国人抛弃【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详解】根据材料“然后中国知识界将目光从美国转向俄国,社会主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可知将目光转向俄国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民主意识的全面觉醒,排除A。B“共识”说法不对,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学习俄国,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人有很大一部分还在追求民主共和道路,故D错误。【点睛】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7.1930年中共认识到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的工具,消灭封建势力的土地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必经之路;1940年改变了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革命方针,提出凡是反对法西斯、援助中国的国家都不是帝国主义。中共这一转变的主旨是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场C.加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为抗日战争赢得更好的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详解】“主旨”就是目的的意思,材料意在考察1940年中共“提出凡是反对法西斯、援助中国的国家都不是帝国主义”的目的,结合当时的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是为抗日战争赢得更好的环境,故D正确。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A。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场一直没有改变,故B错误。1942年元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故C错误。【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8.下图是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宣传画,该画反映了A.人们对实现工业化的喜悦B.苏联工业化的建设成就C.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情况D.冷战格局下的中美对抗【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详解】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是在1949年到1958年,因此宣传反映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情况,故C正确;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是在1949年到1958年,当时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错误;图片是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宣传画,是中国工业化的建设的成就,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美关系,排除D。【点睛】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情况: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好转,开始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1953年到1957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胜利完成,开始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根本和基础,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铺垫。9.公元前242年,罗马又专门设立外务大法官。只要是牵涉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件,就由内务大法官负责审理,受理的依据是原有法律;而涉及到外邦人诉讼的案件,包括外邦人之间、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则由外务大法官负责受理,审理的依据是万民法。由此可知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公元3世纪初的罗马A.形成内外大法官共审制B.公民法和万民法并行C.罗马法学体系最终成熟D.社会矛盾已极大缓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详解】根据材料“只要是牵涉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件,就由内务大法官负责审理,受理的依据是原有法律”,原法律是公民法,“而涉及到外邦人诉讼的案件,·······审理的依据是万民法”,因此罗马可知公民法和万民法并行,故B正确。内外大法审理不同地区,而不是共审,排除A。罗马法学体系最终成熟是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故C错误。材料无法判断社会矛盾已极大缓和,故排除D。【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问题中的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10.1776年《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新独立的国家是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法律至上的国家。华盛顿曾代表乔治亚州在宣言上面签名确认。由此推测当时的美国A.华盛顿缺乏成为国王的法律基础B.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C.华盛顿具备了当总统的法律条件D.联邦制的法律基础已具备【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共和制【详解】材料可以看出华盛顿在《独立宣言》签字,承认“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因此华盛顿缺乏成为国王的法律基础,故A正确。1783年9月3日,英国和美国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美国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故B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制的法律基础,与材料无关,排除D。【点睛】《独立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权、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意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文献,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凝聚了北美先进分子的思想,对独立战争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指导作用。其发表标志美国独立。但《独立宣言》只宣扬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为资产阶级剥削制度辩护11.对以下1925-1928年各主要国家每年每人消费工业品的价值(以美元计)统计表最合理的解释是A.美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最高B.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世界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D.欧洲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详解】图片可以看出每年每人消费工业品的价值美国达到254美元,英国112美元
本文标题: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4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