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西综考研病理学:化脓性炎
官网:西综考研病理学:化脓性炎化脓性炎(purulentinflainmation)化脓性炎是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一种炎症。常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化脓菌引起。炎区内大量中性粒细胞破坏崩解后释放的溶酶体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所形成的液状物称为脓液。脓液呈灰黄色或黄绿色,质浓稠(如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或稀薄(如由链球菌感染引起)。脓液主要由渗出的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溶解的坏死组织、少量浆液及化脓菌组成。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多已发生变性、坏死,这种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由于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已被中性粒细胞释出的蛋白水解酶所溶解,所以脓液一般不凝固。化脓性炎由于发生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可以形成一些不同的病变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脓肿(abscess):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并有形成充满脓液的腔,称为脓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好发于皮肤和内脏,如皮肤的疖、痈,肺、肝、肾、脑等内脏的脓肿等。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凝固酶可以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素,可阻止细菌的蔓延,故病灶较为局限。脓肿早期为病原菌聚集的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和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随后发生化脓,形成充满脓液的腔。经过一段时间后,脓肿周围常有肉芽组织增生,包围脓肿形成所谓脓肿膜,具有吸收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的作用。如果病原菌被消灭,则渗出停止,脓液逐渐被吸收,由肉芽组织填补而愈合。如果脓肿经久不愈,脓肿周围多量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厚壁的慢性脓肿。含大量脓液的急性脓肿和厚壁的慢性脓肿,常需切开排脓后才能修复愈合。脓肿向外扩展时,常可形成溃疡、窦道、瘘管等并发症。皮肤、粘膜较浅的脓肿,可向表面破溃,形成局部缺损,称为溃疡。深部组织的脓肿,向体表或向自然管道穿破,形成一个有盲端的排脓通道,称为窦道。如深部脓肿的一端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另一端向自然管道(消化管或呼吸道等)穿破,或两个有腔器官之间形成有两个以上开口的通道称为瘘管。例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向皮肤穿破,形成肛旁窦道;如同时向内穿破直肠壁,使肠腔与体表皮肤相通,则形成肛瘘。窦道或瘘管因长期排脓而不易愈合。疖和痈: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所发生的脓肿,病原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好发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及背部等。发生于上唇周围和鼻部的疖,如被挤压,细菌可沿内肌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而导致严重后果。痈是由多个疖融集而成,牵皮下脂肪、筋膜组织中可形成许多互相沟通的脓腔,皮肤表面可有多个开口,常需多处切开引流排脓后,才能修复愈合。(2)蜂窝织炎(phlegmonousinflam-Ination),发生于皮下、粘膜下、肌肉和阑尾等疏松组织内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称为蜂窝织炎。常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溶解结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使基质崩解;还能分泌链激酶溶解纤维素,故细菌易于在组织内沿组织间隙和淋巴管向周围蔓延扩散。炎区组织高度水肿和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但局部组织一般不发生明显的坏死和溶解,因此单纯蜂窝织炎痊愈后多不留痕迹。严重者,病变进展快,范围广,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时需局部切开引流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官网:(3)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是指发生于粘膜或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其特点是脓液主要向粘膜或浆膜表面渗出。例如,化脓性尿道炎和化脓性支气管炎时,渗出的脓液可通过尿道,气管排出体外。当表面化脓发生在浆膜或胆囊、输卵管粘膜时,脓液则在浆膜腔蓄积或因开口处粘连,脓液在胆囊、输卵管睦内蓄积,分别称为浆膜腔积脓、胆生积脓和输卵管积脓。
本文标题:西综考研病理学:化脓性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8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