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部分(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直线运动,位移大小就等于路程B.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一节晚自习要上四十分钟,“四十分钟”指的是时刻C.瞬时速率是标量,其不一定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D.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答案】D【解析】【详解】A.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选项A错误;B.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一节晚自习要上四十分钟,“四十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C.瞬时速率是标量,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选项C错误;D.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选项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抛出的物体离开手后,受到向上的冲力作用继续向上运动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朱婷在一次扣杀中,排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排球的形变产生的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是重心可能在物体之外【答案】D【解析】【详解】A.向上抛出的物体离开手后,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选项A错误;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施力物体是风,选项B错误;C.朱婷在一次扣杀中,排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朱婷手的形变产生的,选项C错误;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是重心可能在物体之外,选项D正确。3.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并且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伽利略手稿中记录了一组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学处理及逻辑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各式哪一个是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12345678时间/s32130298526824119216002104距离/tA.312123vvvktttB.312222123sssktttC.312123vvvksssD.312222123vvvksss【答案】B【解析】【详解】ACD.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kt;但是由于速度的测量是不容易的,因此不能直接得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则选项ACD错误;B.根据实验数据可知,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x=kt2,即:312222123ssskttt,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可以认为2 xt是一个常数,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选项B正确。4.如图所示,光滑的球A放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正确的()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方向竖直向上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D.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小球对挡板和斜面接触挤压,挡板和斜面都产生弹性形变,它们对小球产生弹力,而且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挡板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方向竖直向上,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5.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同一路标A,此后的8s内其v﹣t图象如图,则()A.0﹣8s甲乙两物体在先靠近后远离B.若下一路标B与路标A相距12m,甲乙会同时经过路标BC.t=4s时,两物体相遇D.2﹣6s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由图像可知0﹣8s甲乙两物体在先远离后靠近,选项A错误;BC.由图像可知,8s时刻甲乙会同时经过路标B再次相遇,若下一路标B与路标A相距16m,甲乙会同时经过路标B,选项BC错误;D.由于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2﹣6s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同,选项D正确。6.一物体以初速度为v0做匀减速运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x1=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x2=2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m/sB.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C.位移x3的大小为98m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答案】A【解析】【详解】AB.根据2xat可得加速度:22223/1/1xamsmst,根据2012xvtat解得初速度的大小为03.5/vms,故选项B正确,A错误;C.第2s末的速度:201.5/vvatms,则223002.259228vxma,故选项C正确;D.位移3x内的平均速度大小200.75/2vvms,故选项D正确;7.在某处以初速度20m/s竖直向上抛出A球后,又以同样速度从同一位置竖直向上抛出B球,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2s,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A.A球在上升过程中与B球相遇B.B球抛出后,经过1.5s与A球相遇C.A球抛出后,经过3s与B球相遇D.若时间间隔再小一点,A球可在上升过程中与B球相遇【答案】C【解析】【详解】BC.设两个球相遇时,A球运动的时间为t,则两个球的位移分别为:2012Ahvtgt=202212Bhvtgt=相遇,则:hA=hB联立解得:t=3s(负值舍去)即A球抛出后,经过3s与B球相遇;B球抛出后,经过1s与A球相遇;故C正确,B错误;A.A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010020210vtssg===t=3s>2s,故A球在下降过程与B球相遇,相遇时B球在上升,则选项A错误;D.若设两球上抛的时间间隔∆t,则2012Ahvtgt=2012Bhvttgtt=相遇,则:hA=hB解得0012vvttgg可知无论∆t多小,两物体总是在A下落阶段相遇,选项D错误。8.轻细绳两端分别系上质量为m1和m2的两小球A和B,A在P处时两球都静止,如图所示,O为球心,COP60,碗对A的支持力为N,绳对A的拉力为T,不计一切摩擦,则()A.Nm2gB.NTC.Nm1gD.m1=3m2【答案】D【解析】【详解】m2球保持静止状态,对其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二力平衡,故:绳子上的弹力:T=m2g…①对m1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x方向:Tcos60°-Ncos60°=0…②得:N=m2g;y方向:Tsin60°+Nsin60°-m1g=0…③由①②③代入数据解得:12 3mmAB.由于T=m2g,N=m2g,故N=T,故AB错误;C.由于N=m2g,12 3mm,故133Nmg故C错误;D.由于12 3mm,故123mm故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为零C.a≠0,物体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变化的快慢相等【答案】BC【解析】【详解】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如自由落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正确;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不正确;a≠0,物体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看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故C不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恒定,故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变化的快慢相等,故D正确因选不正确的,故选BC。10.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B.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纬度时所受的重力一般都不相同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答案】BD【解析】【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是重力,选项A错误;B.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纬度时所受的重力一般都不相同,在两极最大,赤道最小,选项B正确;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选项C错误;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选项D正确。11.作用于一个质点上的三个力,F1=4N,F2=28N,F3=11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A.24NB.25NC.3ND.11N【答案】AB【解析】【分析】当三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三个力的合力不一定为零,当第三个力不在剩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合力不能为零.【详解】F1=4N、F2=28N、F3=11N,三个力最大值等于三个力之和。即43N。三个力最小值是28N-4N-11N=13N。所以合力大小可能是24N和25N,不可能是3N和11N;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从而会通过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求三个力的合力范围.12.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1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9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3.6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0N/m;B.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C.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02.D.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2.【答案】AD【解析】【分析】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砝码的重力,由胡克定律可求得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书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的弹力平衡,根据胡克定律求出此时弹簧的弹力,即可得到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求出摩擦因数.【详解】由于砝码处于静止,则k△x=mg,所以有:331001010/500/210mgkNmNmx,故A正确,B错误;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k△x′=μmg,代入数据解得:μ=0.2,故D正确,C错误。所以AD正确,BC错误。【点睛】本题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求得小弹簧的劲度系数。13.如图所示,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答案】AD【解析】【详解】A.如果B对A的作用力和A的重力平衡,则绳子拉力为零,A正确;B.地面受的压力一定不可能为零,B错误;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整体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地面与物体间不存在摩擦力,C错误;D.当绳子拉力与A的重力相等时,A和B之间没有摩擦力,如果不相等,则A和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所以D正确。14.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123aaa,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达到CB.甲一定先由A达到CC.若a1a3,则乙一定先由A达到CD.若a1a3,则乙一定先由A达到C【答案】A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画出速度时间图象,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若a1>a3,如左图,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
本文标题: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8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