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真核细胞中,合成场所相同的一组物质是()A.磷脂分子和血红蛋白B.胃蛋白酶和抗体C.DNA聚合酶和DNAD.胰岛素和乙烯【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器的功能名称功能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坚挺溶酶体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无膜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中心体一般认为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有关【详解】A、磷脂分子属于脂质,其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血红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胃蛋白酶和抗体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正确;C、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C错误;D、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乙烯不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B。【点睛】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科研人员通过对缺少H蛋白的癌细胞进行研究,发现染色体在一些关键位置处于展开状态,激活了一系列基因,使癌细胞“永生”,癌细胞因此持续分裂。下列叙述相关不正确的是A.肿瘤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解螺旋有关B.癌细胞无限增殖与基因表达调控无关C.在癌细胞中H蛋白基因可能处于关闭状态D.提高癌细胞H蛋白合成的药物有助于攻克癌症【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发现染色体在一些关键位置处于展开状态,激活了一系列基因”,即表明该部分染色体为发生高度螺旋或者已经发生解螺旋,导致此处的基因可以顺利的表达。【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发现染色体在一些关键位置处于展开状态,因此肿瘤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解螺旋有关,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癌细胞是由于激活了一系列基因,使癌细胞“永生”,因此癌细胞无限增殖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B错误;C、题干中提出,癌细胞中缺少H蛋白,在癌细胞中H蛋白基因可能处于关闭状态,C正确;D、提高癌细胞H蛋白合成的药物有助于攻克癌症,D正确。故选B。3.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B.清楚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培养基中生长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S基因不表达,R基因表达,则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由图可知,可诱发生芽瘤形成,A项正确;因T-DNA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因此,即使除去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因细胞中含有T-DNA,肿瘤仍会生长和分化,B项错误;因肿瘤组织细胞中含有S、R基因,可产生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因此在不含有该激素的培养基上可以生长,C项正确;S基因控制植物生长素合成酶的合成,R基因控制细胞分裂素合成酶的合成,两种基因的表达关系决定植物产生肿瘤的种类,从而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代谢,决定性状,D项正确。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答案】B【解析】【分析】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由题意知,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因此该链上的碱基A是200×=20,T的数量是200×=40,G的数量是200×=60,C的数目是200×=80,另一条链上的碱基分别是A是40,T是20,G是80,C是60。【详解】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A正确;BC、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整个DNA分子中A∶T∶G∶C=3∶3∶7∶7,所以A的数量为3/20×400=60,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60=180个,B错误,C正确;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复制等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如图曲线乙表示在外界条件均适宜时,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丙表示C.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甲所示的变化【答案】C【解析】曲线表示在外界条件均适宜时,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均将下降,A项错误;酶量增加后,反应速率增大,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甲表示,B项错误;AB段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C项正确;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下降,曲线不会呈现甲所示变化,D项错误。【点睛】曲线图中限制因子的判断方法:(1)曲线上升阶段:纵坐标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横坐标为时间时,限制因子不是时间,而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温度或光照等环境因素)。(2)曲线水平阶段:纵坐标不再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以外的物理量。6.水是“生命之源”,其含量随生物种类、植物组织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下列有关水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代谢较慢的生物体内,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应该相对较低B.水可作为光合作用和许多有机物水解的原料,但不参与细胞呼吸C.种子晾晒过程中丢失的水主要是结合水D.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液泡的吸水直接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者产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抗逆性差,反之亦然。【详解】A、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故代谢较慢的生物体内,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应该相对较低,A正确;B、水可作为光合作用和许多有机物水解的原料,也可以参与细胞呼吸,如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C、种子晾晒过程中丢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C错误;D、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出现的现象,所以质壁分离与液泡的失水直接相关,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7.如图表示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N(光补偿点),A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_______(填“相等”“大于”或“小于”)其细胞呼吸利用的氧气。光照强度时刻限制A和B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k1x范围内时,表现为有机物积负累值;此时植物细胞内消耗[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光照强度为12k1x时,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为_____mg·m—2·h—1;假设一天光照8小时,如果要使A植物在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则白天的平均光照强度应大于________klx.【答案】(1).大于(2).光照强度、CO2浓度(3).0~3(4).叶绿休基质、线粒体内膜(5).8(6).9【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当光照强度(CO2浓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②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③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小于0时,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④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0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纵坐标为CO2吸收速率,光照强度为0时,CO2的吸收速率是负值,说明曲线表示的是植物的净光合速率,N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刻,A植物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等于0,A植物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为叶肉细胞,体内所有细胞都进行细胞呼吸,局部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细胞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故叶肉细胞自身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其自身利用的氧气。由A植物曲线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A植物的光合速率继续增加,因此此时限制其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由B植物曲线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B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且由题干可知温度适宜,因此此时限制其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2)分析图可知,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3klx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光照强度小于3klx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大于3klx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以当光照强度在0~3klx范围内时,有机物负积累。此时,细胞既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基质进行暗反应[H]参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3)据图可知A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mg·m2·h1,B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m-2·h-1,当光照强度为12klx时,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即真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6+2=8mg·m-2·h-1。假设一天光照8小时,则晚上黑暗时间为24-8=16小时,黑暗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要使A植物在一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就是要保证8小时的净积累的有机物要大于16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设净光合速率为xmg·m-2·h-1,则光照8小时的CO2吸收速率为8xmg·m-2·h-1,黑暗16小时的呼吸速率为16×4=64mg·m-2·h-1,若要8x>64,则x>8mg·m-2·h-1,由图可知净光合速率为8mg·m-2·h-1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9klx,所以白天的平均光照强度应大于9klx。【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补偿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真正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如图是关于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属于脂质的d中,
本文标题: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28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