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项目10进出口商品归类
前言•在国际贸易领域,人们很早就对商品分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人们为建立一个便利国际贸易的商品目录及分类标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结果便是于1988年诞生了商品归类的国际通用分类标准,即《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HS)。HS的作用——国际贸易通用语言HS关税统计执法安全贸管化武有害物大气层原产地运输生态药物•《协调制度》是全球通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由世界海关组织制定,并有专门的国际公约,涵盖了世界贸易中99%的商品。目前已经有204个海关和经济联盟使用《协调制度》,其中有134个成员为公约缔约方。•它是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的最为成功的国际公约之一。完整的协调制度包括:1.《协调制度目录》2007版5052个HSCODE2.《协调制度注释》(1)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协调制度》包括21类、97章(其中第77章是空章)、以2007版为准共有1218个品目(4位数级),5052多个6位数级子目,包含了国际贸易中从活动物到渡船的所有商品。•《协调制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归类总规则(共六条)二是类注释、章注释及子目注释三是商品名称及编码表蓝鳍金枪鱼:0301.9490藤椅:9401.5100等离子刻蚀机:8486.2041集线器:8471.8010发光二极管:8541.4000珍珠项链:7116.1000铁铲子:8201.1000协调制度商品编码分类体系•01-40章农化产品(第一类至第七类)•41-83章材料类产品(第八类至第第十五类)•84-97章机电仪产品运输工具及杂项产品(第十六类至第二十一类)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将国际贸易涉及的各种商品按照生产部类、自然属性和不同功能用途等分为21类、97章。•其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1、归类总规则2、注释3、商品编码表《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协调制度》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商品编码表、注释(类注、章注及子目注释)、归类总规则。1.商品编码表:商品编码表在报关实践中表现为《税则》,即带有商品名称、商品编码、各种税率、法定计量单位及监管条件的编码表。2.注释:《协调制度》中的注释有三类:各个大类的类注释、各个章的章注释和各章中的子目注释。3.归类总规则:归类总规则又称解释性总规则,为完善归类制度,确保每一种商品都可以准确无误地归入某一固定编码,排除其他模棱两可的情况,《协调制度》设置了六条归类总规则。《协调制度》的主要优点1.完整2.系统3.通用4.准确三、《协调制度》的主要优点:(一)完整•《协调制度》目录将迄今为止世界上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全部分类列出,包括目前还无法预计到的新产品都能在目录的体系中归入合适的位置,无论任何一种商品都不会被排斥在该目录范围之外。•(二)系统•《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理和规则,将商品按照人们所了解的自然属性、生产部类和不同用途来分类排列,同时,还照顾了商业习惯和实际操作的可能。•(三)通用•目前世界上已有180多个国家(地区)采用,而且还有许多国家正准备采用。•(四)准确•《协调制度》目录所列税目的概念明确,内涵和外延明了,不重复,各税目的范围都非常清楚。四、《协调制度》的编排规律•1、从类来看:基本上按社会生产的分工分类,它将属于同一生产部类的产品归在同一类里;•2、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或用途来分类;•3、从税(品)目的排列看,一般也是按照动、植、矿物质顺序排列,而且更为明显是是原材料先于产品,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先于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列名具体的品种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种。协调制度结构.doc影响HS变化的主要因素1、因应技术发展变化需要2、因应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3、因应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4、因应各方对HS统一应用、实施的关注5、因应国际社会对公平贸易的诉求影响商品归类的主要因素(1)商品本身的性质化工品:需明确成分、含量、用途、来源等要素•例1:化学成分都是碳,但来源不同,归类就不同。天然石墨属于税目2504的矿产品,碳黑属于税目2803的无机化工品,人造石墨却属于税目3801的杂项化学品•例2:润滑剂中石油含量不同,则归类不同。石油含量超过70%的归入税目2710,石油含量低于70%的归入税目3403•例3:酶制品通常归入税目3507,但用来预鞣皮革的酶制品却归入税目3202影响商品归类的主要因素(2)包装方式:零售包装、成套包装。例如零售包装的猫食狗食归入230910(税率15%),非零售包装的猫食狗食归入230910(税率6.5%),但是零售包装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斤包装的是零售包装没有疑义,但二十斤、五十斤是否属于零售包装呢?至今尚无结论。今年三月即将召开的全国归类技术委员会将展开讨论,有望明确标准,进而统一全国的归类(3)加工程度:工业产品的分类通常依据加工程度分为原材料、未制成品、半制成品、制成品,一般加工程度越高,类、章的编码越靠后。例如:活树归入第六章,木材归入44章,家具则归入94章(4)应用领域:家用、特殊技术用、工业用等等。例如:钳子、镊子通常作为金属工具归入82章,但医疗专用的钳子、镊子却属于90章的医疗器械•我国自1992年1月1日起正式采用以《协调制度》为基础编制中国进出口税则和统计目录,这是我国海关与国际接轨较早的制度。•《协调制度》的诞生为海关的商品归类赋予了通用性及广泛适用性,使其在关税、进口环节税及国内税的征收、国际贸易统计数据的收集、原产地规则的应用、贸易谈判的依据、对受控物质进行监控的标准及国际物流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均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中国海关采用HS的进程1、1992年1月1日起正式采用以1992年版协调制度(HS)编制中国进出口税则和统计目录;2、1992年6月23日加入《协调制度公约》3、1996年1月1日起实施1996年版HS4、2002年1月1日起实施2002年版HS5、2007年1月1日起实施2007年版HS6、2012年版HS翻译转换已经启动•经过17年来的探索及实践,中国海关在商品归类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二是确保我国税收政策和贸易管制政策的落实,三是提高了海关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四是提高了商界对法律法规的自觉遵守,五是已建立起了内外的商品归类人才队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大。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进出口商品种类的呈多源化、新颖性和复杂化等特点。在当今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并已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形势下,对如何进一步做好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更好帮助企业用好以《协调制度》分类标准为基础制定的关税政策和贸易政策,既维护好国家利益也解决企业困难。这对我们海关归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节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一、产生•我国海关自1992.1.1起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目前我们采用的《协调制度》是2007年1月1日生效的。•基于我国海关征税、统计的需要,在《协调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增设三级子目和四级子目;分别编制《进出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二、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基本结构•征税需要建立税号(每项税号后列出了该商品的税率);•统计需要建立商品编号(每项商品编号后列出了该商品计量单位);•增加了第二十二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内分第九十八章和九十九章•《协调制度》中的编码只有6位数•我国采用8位编码,其中第7、第8位是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加入“本国子目”。以鳗鱼苗(0301.9210)为例说明编码的编排规律:编码:03019210位数:12345位6位7位8位含义:章号顺序号1级子目2级子目3级子目4级子目•分别以“-”“--”“---”“----”表示••若5—8位数出现数字9,则通常情况下代表未具体列名的商品,即在“9”的前面一般留有空序号以便于修订时增添新商品。•例:多选题•商品编码“0105.1110”说明:()•A、该商品在第一章•B、商品编码中的第5位数是“1”,代表重量不超过185克的家禽•C、商品编码中的第6位数是“1”,代表重量不超过185克的鸡•D、商品编码中的第7位数是“1”,代表重量不超过185克的改良种用鸡•答案:ABCD•解析:第5位数的“1”,表示0105品目项下该商品位于第一个一级子目。•第6位数的“1”,表示在第一个一级子目下该商品位于第一个二级子目。•第7位数的“1”,表示在第一个二级子目下该商品位于第一个三级子目。第三节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海关管理•一、商品归类依据•(一)基本原则:客观、准确、统一•(二)主要依据:•1.《进出口税则》;•2.《商品及品目注释》;•3.《本国子目注释》;•4.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5.海关总署发布的商品归类决定。商品归类依据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00年修正)•第四十二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按照国家有关商品归类的规定确定。海关可以要求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提供确定商品归类所需的有关资料;必要时,海关可以组织化验、检验,并将海关认定的化验、检验结果作为商品归类的依据。三、商品归类依据•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一条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税则》规定的目录条文和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以及其他归类注释,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并归入相应的税则号列;海关应当依法审核确定该货物的商品归类。三、商品归类依据•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海关总署2005年第124号令)•第五条:海关认为必要时,纳税义务人还应当提供确定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等所需的相关资料。提供资料为外文的,海关需要时,纳税义务人应当提供中文译文并对译文内容负责。•第八条:海关可以根据口岸通关和货物进出口的具体情况,在货物通关环节仅对申报内容作程序性审核,在货物放行之后再进行申报价格、商品归类、原产地等是否真实、正确的实质性核查。三、商品归类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海关总署2007年第158号令)•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明确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归类实体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其他海关总署公开发布的归类决定海关总署2007年71号公告公布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海关总署2008年36号公告公布海关协调制度商品归类技术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商品归类决定。海关总署公告〔2008〕47号海关总署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商品归类决定(世界海关组织2001-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8〕75号海关总署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商品归类决定(世界海关组织2008年商品归类决定)》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8〕76号海关总署关于公布2008年商品归类决定(Ⅰ)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8〕83号海关总署关于公布2008年商品归类决定(ⅠⅠ)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9〕5号海关总署关于公布2009年商品归类决定(Ⅰ)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9〕32号海关总署关于公布2009年商品归类决定(ⅠⅠ)的公告公告【2006】69号实例公告【2008】83号实例其他工具书籍•二、归类申报要求•为了规范进出口企业申报行为,提高申报数据质量,促进贸易便利化,海关总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规范申报目录》按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品目顺序编写,并根据需要在品目级和子目级列出了申报要素。•例如:2204.1000“汽酒”:1、品名;2、种类;3、加工方法。•1、收发货人或者是其代
本文标题:项目10进出口商品归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