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等级二模试题(含解析)
长宁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一、选择题(本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说“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碳原子”。146C常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136C作为示踪原子对研究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更为方便。126C被用来作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标准。关于146C、136C、126C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与质量数相同B.化学性质相似C.互为同素异形体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原子符号的表示含义,146C、136C、126C三种原子的质子数都是6个,中子数分别是8、7、6,它们属于同位素,由于原子核外都有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此三种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合理选项是B。2.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H2OB.Br2C.CH4D.HCl【答案】C【解析】A.H2O为V形结构,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电荷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故A错误;A.Br2为单质,只含有非极性键,为非极性分子,故B错误;C.CH4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D.HCl为直线型,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电荷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C。点睛:同种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一定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如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则为非极性分子。3.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B.C2H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Mg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D.N2的结构式::NN:【答案】C【解析】【详解】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或CH3CH2OH,A错误;B.C2H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所以四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B错误;C.Mg是12号元素,Mg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Mg2+,所以Mg2+核外有10个电子,则根据构造原理可知Mg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C正确;D.氮气分子中2个N原子共用三对电子,则N2的结构式:NN,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B.Cl2C.NH4HCO3D.SO2【答案】D【解析】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SO2溶于水可以导电,但导电的原因并不是SO2电离出的离子,而是SO2和水反应生成的H2SO3电离出的离子导致的,所以H2SO3是电解质,另外SO2在液态时也不能导电,所以SO2是非电解质。答案是D。5.(CH3CH2)2C(CH3)2的正确命名是()A.2-甲基-2-乙基戊烷B.3-甲基-3-乙基戊烷C.3,3-二甲基戊烷D.2-甲基戊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烷烃的系统命名原则,选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并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为起点,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则高化合物名称为3,3-二甲基戊烷,故合理选项是C。6.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D.某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键能决定其熔沸点,故A正确;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大的熔沸点高,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B错误;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大的熔沸点高,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大,则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分子越稳定,故C错误;D.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溶于水都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HCl、NaCl,而熔融状态能电离产生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晶体,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的相关知识。7.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无色气体放出B.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C.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不溶解D.既有无色气体放出,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B【解析】【分析】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NaOH=NaAlO2+2H2O,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详解】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铝是难溶性白色物质,偏铝酸钠是可溶性物质,因此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变为无色可溶性溶液,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反应,明确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溶解性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与滴加顺序有关,滴加顺序不同,发生反应现象不同,题目难度不大。8.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A.滴定管内液面变化B.液滴滴出速C.滴定管刻度D.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中和滴定中,为了能够准确测定待测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通过用标准浓度的已知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为准确确定滴定终点,眼睛要注视滴定管,视线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故合理选项是D。9.关于浓硫酸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仅仅起催化作用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A错误;B.浓硫酸在加热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而在常温下不能发生反应,B错误;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C错误;D.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在常温下能够将铁、铝等金属氧化,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现象,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0.一定量的稀硫酸跟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该反应的速率,并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稀酸中加入少量的()A.CH3COONa固体B.NaOH固体C.浓硫酸D.硫酸铜固体【答案】A【解析】【分析】稀硫酸与锌粉反应的实质是Zn+2H+=Zn2++H2↑,Zn过量,则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该反应的速率,并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通过减小溶液中c(H+),但n(H+)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解答。【详解】A.加入CH3COONa固体,会发生反应:2CH3COONa+H2SO4=2CH3COOH+Na2SO4,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但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醋酸再电离产生H+,使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反应速率减小,但氢气是物质的量不变,A符合题意;B.加入NaOH固体,NaOH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导致n(H+)物质的量减小,因此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B不符合题意;C.加入浓硫酸,导致c(H+)和n(H+)都增大,氢气的总量增加,复原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D.加入硫酸铜固体,发生反应:Zn+CuSO4=ZnSO4+Cu,Zn与反应产生的Cu及硫酸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氢离子的浓度及物质的量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1.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3PO4H2SO4B.氢化物稳定性:HFH2OH2SC.碱性:NaOHMg(OH)2Ca(OH)2D.原子半径:FClBrI【答案】B【解析】【分析】A.首先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根据共价键越强,物质的稳定性越强;C.首先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D.根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分析判断。【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ClSP,则酸性:HClO4H2SO4H3PO4,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中含有的共价键就越强,含有该化学键的物质就越稳定。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FOS,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FH2OH2S,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元素的金属性:CaNaMg,则碱性:Ca(OH)2NaOHMg(OH)2,C错误;D.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IBrClF,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FClBrI,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涉及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及酸碱性变化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12.用两根石墨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氯化铜溶液的U形管中,接通电源,则关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描述正确的是()A.阳极,有Cl2放出B.阴极,有H2放出C.阳极,有O2放出D.阴极,有Cu覆盖【答案】A【解析】【详解】石墨是惰性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在阳极,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根据离子放电顺序Cl-OH-,可知阳极发生的反应为Cl--2e-=Cl2↑,所以阳极放出氯气,故合理选项是A。1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答案】C【解析】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所以选项C正确。A中前者是取代反应,但后者是氧化反应;B中都是加成反应;D中前者是萃取,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加聚反应,答案选C。14.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A.升华B.萃取C.纸上层析D.重结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固体不经过液体直接变为气体的叫升华,与物质的熔沸点有关系,与溶解度无关,A正确;B、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与溶解度有关系,B不正确;C、纸上层析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与溶解度有关系,C不正确;D、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重结晶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与溶解度有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分离方法原理判断15.2A(g)B(g)+Q(Q0);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A(g)B(g)+Q(Q0)可知:该反应是2molA气体发生反应产生1molB气体,放出热量Q,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故合理选项是B。16.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A.1:6B.6:1C.1:5D.5:1【答案】C【解析】【详解】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KCl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5个,所以KClO3为氧化剂;Cl2为还原产物;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HCl中的-1价变为反应
本文标题: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等级二模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1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