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就像一头大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其实都是盲人摸象。每个诗人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时空不同,创作的经验不同,写出来的诗,也就各有千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这很像太阳的万丈光芒,一个优秀的诗人,如果能够拽住其中一缕,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那就是造化有成了。那么,什么是好诗?好诗首先是感性的。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理性的智慧编织出来的,那恐怕就不是诗了。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高明的诗人,一定会将这种直感用文字迅疾地固定下来。它是含着体温、裹着气息的,是一种吸纳着春温秋肃、寒来暑往的文字表达,是能够进入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诗行。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能够抛开一切表面的现象而直抵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卓越的诗人,凭借他的感性天赋,信手拈来,任意挥洒,出神入化,比如李白与苏东坡,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这样说来,诗就是那些具有感性天赋者的天下了吗?当然不是。智性也很重要。一个诗人,如果只有感性而没有智性,很难有大作为,他们常常虎头蛇尾,会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尤其容易坠入云雾山中,让人莫名其妙。那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呢?当感性帮助诗人完成了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之后,智性会帮助诗人沿着感性的直觉,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与激发,促使诗行有如神助般喷涌而出。感性迅疾转换为智性,智性又迅疾生发出激情与思想相融的表达。智性即智慧的习性,这种习性一旦养成,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我们说诗歌充满了魅力,其实,并不仅仅指的是感性与智性的表达,同时,一定还包含着神性。什么是神性?这的确是很难说清楚的一种诗人的禀赋。它存在于感性与智性之间那一段含混不清的地带,如此,感性与智性才获得了贯通一体的生气,得以迅疾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共同放射出诗歌的光芒。最后,让我们来说一说诗性。真正的好诗,一定是诗性充沛的,这个充沛指的就是诗的意境丰盈。无论是感性的表达还是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的诗歌。这首诗表面看是句子与句子的排列组合,其实更关键的是句子与句子相互激发着、推动着创造出来的诗境。这个诗境,是由全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共同完成的。当我们蓦然回首再看这首诗时,就会发现,语言消失了,而诗的丰沛意境诞生了,令人深受感染。(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29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是深奥的又是神秘的,诗人的创作就如同盲人摸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就像是摸象的盲人。B.诗人的创作之所以答案迥异,各具千秋,是因为诗歌创作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诗人的创作经验、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的空间,以及诗人所特有的知识结构等。C.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智性编织出来的,恐怕就不是诗了,因为好诗首先是感性的。D.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创作的诗歌,含着对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感知。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智性即智慧的习性,一个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一旦养成智性,智性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B.感性不仅帮助诗人感知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帮助诗人完成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智性则进一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促使诗行泉涌而出。C.神性也是诗人的一种禀赋,神性使诗人的感性与智性贯通一体,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感性、智性和神性共同使诗歌放射出光芒。D.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就能写出有魅力的诗歌,就能成为像李白与苏东坡那样,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的卓越诗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创作,无论是感性的表达还是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意境丰盈的诗歌。B.诗境是由全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句子共同完成的;真正的好诗,一定是诗性充沛、意境丰盈的,使人得“境”忘“言”,深受感染。C.既使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能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也是难能可贵的,也算是造化有成了。D.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来说,神性为上,智性次之,感性为下,因为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答案】1.C2.D3.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C偷换概念。将原文的“理性的智慧”换为“智性”。“理性的智慧”本质是“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2题详解】试题分析:D以偏概全。“写出有魅力的诗歌”应该同时具备感性、智性与神性。【3题详解】试题分析:D推断无据。“神性为上,智性次之,感性为下”的表述文章中没有体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俄罗斯移动支付笔数同比增长75倍,加拿大增长12倍,澳大利亚增长6倍,马来西亚增长8倍,新西兰增长7倍,芬兰增长5倍……8月15日,来自支付宝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暑假,伴随着中国人的出境游高峰,一股移动支付的发展浪潮正席卷多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去年暑假发表演讲,认为不普及移动支付会让中国游客嫌弃新加坡落后。一年过去,新加坡移动支付普及度果然出现明显增长,出租车、樟宜机场、知名景点中,已经有超过七成支持使用手机付款。新加坡旅游局甚至官方出马,在暑期联合商家向中国用户推出“支付宝价”,对于中国人熟悉的优惠方式,他们显得完全不陌生。不仅是新加坡这样的热门目的地,像迪拜这样的新兴目的地也在奋起直追,银行表示他们正加强与支付宝的合作,期望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将接入支付宝的零售商从现在150家拓展到1000家。(摘自《暑期全球“抢人”招数多:多国移动支付几何级增长》,《北京青年报》2018年8月17日)材料二:当今,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发展迅猛,在医疗支付方面各种移动支付手段都相继推出,移动支付手段在医疗领域能解决传统“挂号、收费、候诊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弊病。因此,应该更好地普及移动支付融入医疗领域。之前患者到医院就医,挂号、候诊、支付都需要排队等候,绝大多数的时间浪费在排队等候上,使得患者的就诊体验降低。医院通过缴费自助设备来进行挂号缴费等项目,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在当今社会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广泛的投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作为移动支付与医院的患者服务系统的一个交接点,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让患者自助完成就医的各个环节。例如掌上APP,一个可以支持挂号、患者取药、检查、入院和手术的费用支付软件。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仅通过个人手机就可以悉知医院就诊的各类信息,让患者在家里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医院排队叫号情况,预约挂号也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手机也会推送检测报告,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方式实现在线支付医疗费用,减少就医时间。(摘自胡川《移动支付在医院收费系统中应用的现状与思考》)材料三:移动支付的整个过程都是自主的,现在的扫码乘车出售的都是单程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售票环节进行结合,避免了现金交易,使得进出站口时间大大缩短。在进站时,乘客可以使用有地铁专门开发的支付APP或者是第三方软件(例如支付宝、微信等)购买虚拟的二维码电子票。乘客进站时,只需在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检票机上进行扫码即可进站,此时乘客进站点的位置信息就通过二维码传输到系统中;乘客出站时,经过二维码识别检票机进行扫码,此时的二维码包含出站点的位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进行资金的扣除就完成了整个乘坐和支付过程。二维码电子票验证系统是整个地铁移动支付系统的核心,一般来说传统的地铁站必须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均做出一些调整。因为移动支付发展得很迅速,所以在当时检票口进行设计的时候,很多地铁站的检票口都预留了二维码的识别接口,因此只需在闸机上接入二维码扫描器即可,无须投入过多的成本。(摘自耿伟娜《移动支付在地铁中的应用及发展》)材料四:移动支付如今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代趋势。与国外不同的是,海外发达经济体在“轻现金化”过程中,路径大都从纸币到信用卡再到移动支付,而信用卡普及率仍不高的中国,则直接进入了移动支付阶段。不过,对于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移动支付实现了“弯道超车”,专家持谨慎态度。任何国家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模式都与其习惯、文化、经济密切相关,各国情况不同,相关监管模式及监管制度也不同,因此,不能照抄照搬。同时,随着轻现金社会到来,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技术层面,二维码支付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市场层面,部分支付机构可能会挪用备付金或开展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合规层面,部分市场机构可能会违规收单等。另外,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轻现金社会易对老年人、文盲、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造成伤害,造成个人敏感信息泄露,不利于个体管理金融风险等。此外,取消现金也不能杜绝金融犯罪。(摘自周军《移动支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出境游促进了世界部分国家移动支付的发展,其中俄罗斯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发展步伐最大,仅2018年其移动支付笔数的同比增长率就是芬兰的15倍。B.在医疗领域,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成为移动支付与医院的患者服务系统的一个交接点,比起医院缴费自助设备来,更有利于减少患者就医的时间。C.作为整个地铁移动支付系统的核心,二维码电子票验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传统的地铁站在软件与硬件两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D.中国的移动支付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原因是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模式,而且在相关的监管模式及监管制度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加坡在移动支付的普及度方面出现明显增长,特别是在交通、购物和旅游等领域,手机付款的比例很高,这与李显龙总理在2017年暑假的演讲有一定的关系。B.开发一款可以支持挂号、患者取药、检查、入院和手术的费用支付的手机APP,可以在医疗领域有效解决传统“挂号、收费、候诊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等弊病。C.乘客乘坐地铁时通过地铁专门开发的支付APP或者是第三方软件购买的二维码电子票,既包含了乘客进站点的位置信息,也包含了后台自动计算生成的票额信息。D.比起海外发达经济体来,中国的移动支付缺少了信用卡这个阶段,这就使得移动支付在技术、市场、规范以及人群歧视、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漏洞。6.综合四则材料,你认为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移动支付带给各领域的变化?请简要概述。【答案】4.A5.D6.(1)支持和肯定。对于移动支付为境外游、医疗、城市交通带来的变化,特别是在医疗和交通方面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应该支持肯定。(2)谨慎。在使用移动支付时,也要抱着审慎的态度,避免个人信息泄露。(3)研究革新。对于移动支付在技术、市场、合规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方面的漏洞,要通过技术与制度的革新尽快弥补,减少问题的发生。【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来确定答案。A项,“俄罗斯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发展步伐最大,仅2018年其移动支付笔数的同比增长率就是芬兰的15倍”表述有误,原文只是说“俄罗斯移动支付笔数同比增长75倍,加拿大增长12倍,澳大利亚增长6倍,马来西亚增长8倍,新西兰增长7倍,芬兰增长5倍”。故选A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判断正误。D项,强加因果关系,“移动支付在技术、市场、规范以及人群歧视、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漏洞”并非因为“中国的移动支付缺少了信用卡这个阶段”。原文“而信用卡普及率仍不高的中国,则直接进入了移动支付阶段”“任何国家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模式都与其习惯、文化、经济密
本文标题: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3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