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Ca40Mn55Fe56Ni59Cu64Ba137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不加热不可能进行反应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答案】D【解析】【详解】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但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如碳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需点燃或加热,故B错误;C.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的反应,故C错误;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2.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图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A选;B.图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B不选;C.浓硫酸稀释放热,为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故C不选;D.Zn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不选;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C.水难电离,纯水是弱电解质D.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阳离子【答案】C【解析】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导电性强弱只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有关系,A错误;B、强电解质不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例如硫酸钡等,弱电解质也不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例如醋酸等,B错误;C、水难电离,纯水是弱电解质,C正确;D、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阴阳离子,例如;氯化氢,D错误,答案选C。点睛: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如1mol/L的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就大于0.00001mol/L的盐酸,所以说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酯酸是错误的。4.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Cu2+=Fe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正确的是ABCD正极FeFeCuCu负极CuCuFeFe电解质溶液CuSO4H2SO4CuCl2酒精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由电池反应式Fe+Cu2+═Fe2++Cu知,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不如Fe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电解质溶液中应含有铜离子,所以应为可溶性的铜盐,A.该装置中,Fe易失电子应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溶液应为可溶性的铜盐,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B.该装置中,Fe易失电子应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溶液应为可溶性的铜盐,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C.该装置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符合条件,故C正确;D.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组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C。5.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某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O2在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质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D.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答案】D【解析】【详解】A.通入燃料氢气的电极是负极,通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负极,A错误;B.通入燃料氢气的电极a是负极,通氧气的电极b是正极,O2在b电极上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C.电解质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C错误;D.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属于原电池原理,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kJ·mol-1已知:C(s)+O2(g)=CO2(g)ΔH1=akJ·mol-1S(s)+2K(s)=K2S(s)ΔH2=bkJ·mol-12K(s)+N2(g)+3O2(g)=2KNO3(s)ΔH3=ckJ·mol-1则x为()A.3a+b-cB.c-3a-bC.a+b-cD.c-a-b【答案】A【解析】【详解】已知:①C(s)+O2(g)=CO2(g)△H1=akJ•mol-1,②S(s)+2K(s)═K2S(s)△H2=bkJ•mol-1,③2K(s)+N2(g)+3O2(g)═2KNO3(s)△H3=c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3+②-③可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3△H1+△H2-△H3,即x=(3a+b-c),故选A。7.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液为硫酸,工作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Pb为正极,被氧化B.溶液的pH不断增大C.SO42-只向PbO2处移动D.电解液密度不断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二氧化铅得电子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SO42-+2e-+4H+═PbSO4+2H2O,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由总反应式可知,Pb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原电池负极,故A错误;B、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故B正确;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也向Pb移动,故C错误;D.根据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可知,生成水,生成的硫酸铅难溶于水,反应后溶液的密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根据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负极:Pb-2e-+SO42-=PbSO4,正极:PbO2+SO42-+2e-+4H+═PbSO4+2H2O,SO42-向两极移动。8.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根据键能数据估算反应CH4+4F2═CF4+4HF每消耗1molCH4的热效应()A.放热1940kJB.吸热1940kJC.放热485kJD.吸热485kJ【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解答。【详解】根据键能数据可知反应CH4+4F2=CF4+4HF的ΔH=(4×414+4×155-4×489-4×565)kJ·mol=-1940kJ·mol,因此每消耗1molCH4的热效应为放热1940kJ。答案选A。9.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130.1molLCH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3cHcCHCOOH减小B.将3CH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33cCHCOOcCHCOOHcOH增大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4cNH1cCl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3AgNO,溶液中cClcBr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向130.1molLCH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3cCHCOO减小,但是Ka不变,故溶液中3cHcCHCOOH增大;33cCHCOOcCHCOOHcOH为3CHCOO水解常数的倒数,将3CH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水解平衡常数变大,故溶液中33cCHCOOcCHCOOHcOH减小;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4cNH1cCl=;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3AgNO,溶液中cClKKcBrspspAgClAgBr=,故其值不变。详解:A.向130.1molLCH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3cCHCOO减小,但是Ka不变,故溶液中3cHcCHCOOH增大,A不正确;B.33cCHCOOcCHCOOHcOH为3CHCOO水解常数的倒数,将3CH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水解平衡常数变大,故溶液中33cCHCOOcCHCOOHcOH减小,B不正确;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4cNH1cCl=,C不正确;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3AgNO,溶液中cClKKcBrspspAgClAgBr=,故其值不变,D正确。本题选D。10.下列方程式属于水解反应方程式的是()A.H2CO3HCO3-+H+B.HCO3-+H2OH3O++CO32-C.HCO3-+OH-=H2O+CO32-D.CO32-+H2OHCO3-+OH-【答案】D【解析】【详解】A、H2CO3⇌HCO3-+H+为碳酸的一级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故A错误;B、HCO3-+H2O⇌H3O++CO32-为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故B错误;C、HCO3-+OH-═H2O+CO32-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中和反应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O32-+H2OHCO3-+OH-为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盐的水解原理,掌握电离方程式与水解方程式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水解本质的理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是碳酸氢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的过程。11.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4++OH-,若想增大NH4+的浓度,而不增加OH-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①适当升高温度②加入NH4Cl固体③通入NH3④加入少量盐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适当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NH4+)增大,c(OH-)增大,故①错误;②加入氯化铵固体,c(NH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故②正确;③向氨水中通入氨气,c(NH4+)增大,c(OH-)增大,故③错误;④加入少量盐酸,盐酸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促进氨水电离,c(NH4+)增大,c(OH-)减小,故④正确;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②④,故选D。12.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答案】B【解析】【详解】A项,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说明溶液中c(H+)=0.1×0.1%mol·L-1=10-4mol·L-1,pH=4,故A项正确;B项,升温促进电离,溶液的pH减小,故B项错误;C项,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K==81100.1=1×10-7,故C项正确;D项,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10-4mol·L-1,所以c(H+,水电离)=10-10mol·L-1,前者是后者的106倍,所以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故D项正确。答案选B。13.某温度时,Kw=1.0×10-12,若在该温度时,某溶液的c(H+)=1.
本文标题: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3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