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篇一: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测试卷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8题,共100分,共8页,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的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就是要求()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性相近也D.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皆只有一个理B.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4.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5.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理在气中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6.在天人关系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相反的两位思想家是()A.荀子,庄子B.孟子,荀子C.庄子,孟子D.荀子,韩非子7.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8.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用火炮抵御西夏的进攻B.阅读到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章回长篇小说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D.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9.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10.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是()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的发展11.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是()A.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引发了农业的革命性变革1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天文学,医学,农学贯穿整个农业社会,成就尤为突出。出现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高度重视B.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四大发明的有力推动13.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其“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D.荀子的性恶论14.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学在官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商品经济的发展D.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16.屈原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②屈原的作品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③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楚辞》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屈原作品的最好评价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17.无论学术界还是广大读者,都一致认为:作品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这部著作是()。18.古代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A.孟轲《孟子》B.顾炎武《日知录》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20.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封建私有制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21.所示的秦《泰山刻石》的书法特征的表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B.骨气丰匀,方圆绝妙C.画如铁石,讲求对称D.追求个性,狂放不羁2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23.汉字真正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是在()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唐代D、宋代24.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工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元杂剧的兴盛D.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5.下列对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朝时期形成B.表演历史故事为主C.由北京的戏种演变而来D.逐渐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22分)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4分),并指出两种思想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并分析原因(8分)(2)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材料二:据《萍州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前要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最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功能?(4分)(2)应该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2分)(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4)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28.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材料二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材料三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面鲜亮的旗帜。他以切身的感受入词,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不避俚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俗,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由于柳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进一步开阔了词界。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二,与杜甫的诗歌风格相同的是哪一幅?有何特点?(4分)(2)在内容方面,杜甫的诗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个相似,结合史实予以说明。(6分)(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主流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一选择题26.共22分(1)孔子:为政以德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孔子的思想未被重视。其主张不适应当时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的政治需求(4分)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逐渐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分)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2分)说明儒家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2分)(3)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4分)27.共10分(1)时间:战国。应用方面: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看风水)。(4分)(2)内容:马克思指出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2分)(3)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4)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28.共18分(1)《诗经》与杜甫诗的风格相同。(1分)属于现实主义风格(2分)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1分)(2)屈原的楚辞与杜甫诗的内容相似。(1分)都以忧国忧民为主。(2分)因为两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下,对社会有一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分)(3)变化:由诗歌到词。(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数量的增加。(6分)篇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2.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D.对人性的研究3.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4.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5.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是精编WOR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3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