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纲要及提纲(苏科版)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纲要及提纲(苏科版)篇一:苏科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2021中考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叫生命科学。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环境,有水域,有陆地,有炎热的地方,也有寒冷的地方,几乎存在。2、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菊花的花期控制受光照影响;沙漠植物植株矫小,根系发达主要受水影响;北雁南飞受温度影响;大雨后,蚯蚓爬到了地面上,是因为土壤中缺氧。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争夺配偶的争斗行为。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水稻与稗草(竞争)狮子与鹿(捕食)4、生物也能环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植被对空气的湿度的影响;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生物对环境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冬眠等。科学探究的的基本方法: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认识显微镜观察上图的显微镜,辨认显微镜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1)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2)照明部分: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光圈)→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镜筒→目镜(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着身体,镜筒向前。(2)对光:A.。B.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转动(3)观察:A.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C.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收镜:两后,两旁,一垂,一降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5、几点规律:⑴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1⑵视野中的污迹可能存在在三个位置:目镜、物镜或载玻片上a.转动目镜,如果污迹也随之转动,则在目镜上;b.移动载玻片,如果污迹也随之移动,则在载玻片上;c.进行上述两种判断之后,仍有污迹不动,则可能在物镜上。⑶目标移动:目标偏在右上方,要移到中央,则玻片向右上方移动。⑷观察到的标本必须透明,但也不能太透明,否则应用碘液作染色处理。6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反之减少。2.科学探究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两个组之间不能比较是因为变量不唯一。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与所形成的。2、生态系统的组成:它包括非生物成分是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如细菌、真菌,是不可缺少的成分。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不是孤立的,有着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密切的联系。4、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第三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1、食物中对人有用的物质称做营养物质。2、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第七类营养素”——纤维素3、营养物质的作用糖类: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也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蛋白质: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所以青少年的饮食需要大量蛋白质);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和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也可以提供人体能量且需要消化人体才能吸收。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含量最多。无机盐对人的身体非常重要,如钙、铁、锌、碘等缺乏会引起人类疾病。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不需要消化人体就能吸收。4。25、三种营养物质中提供能量(同等质量)最多的是脂肪,但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6、合理膳食应做到哪些?科学的食谱既要包括比例适当并且全面的营养成分,又要注意热量的合理分配。要做到:食物多样、饥饱9、小肠适应消化、吸收的特点:①小肠很长(利于消化吸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收)②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表面积大(利于消化吸收)③内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④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10、消化的概念: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11、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2、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括号内为起始消化部位)①淀粉的消化:(在口腔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最终消化成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淀粉?②蛋白质的消化:(在胃被初步消化,在小肠最终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蛋白质?③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脂肪???13、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2、食物链的构成特点:(1)食物链由绿色植物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二环节通常是植食性动物,其它环节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2)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食物链环节越少,就越简单,反之,食物链就复杂。(3)食物链由前到后,生物数量越来越少。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1)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越来越少)(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环节的生物发生变化,其它环节的生物也受影响,可能造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和中断,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3)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最关键的生物是绿色植物。(4)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会产生有害物质的富集效应(越聚越多)。5、应用(1)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农林害虫。(2)生态农业。6、举例:两个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植物→蝉→螳螂→黄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浮游生物)。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第五章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胆汁酶酶酶酶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3一、光合作用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1)步骤:暗处理〈耗尽原有的有机物(淀粉)〉→遮光处理〈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注意叶片遮光处要上下两面遮光,一般认为遮光处为对照组〉→放光照处3-4小时→去黑纸片→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光处变蓝色)(2)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理: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此外还有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制定计划:①选取植物(银边天竺葵的叶片既有绿色处也有非绿色处)的根、茎、叶柄等非绿色部位,进行对照。②实验用具和方法同上一实验。③步骤:同1.(1)④结论: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3、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点:⑴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并释放氧气的过程。⑵公式:⑶条件(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⑷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⑸意义:①植物自身需要;②人与动物最终的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⑹应用:①农作物的合理密植;②温室“气肥”(二氧化碳)的使用二、绿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了什么1、什么是无土栽培?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成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23、4、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成熟区。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伸长区(长长)和成熟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5、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成熟区⑴、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吸水伸长区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失水分生区⑵、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吸水根冠植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失水⑶、水分从土壤进入植物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层层细胞逐步渗入→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叶肉细胞6、应用: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植物失水)、土壤干旱导致的植物萎蔫现象(植物失水)、带土移栽植物(保?大量元素(氮、磷、钾也可写成N、P、K)?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常被称为植物生长“三要素”)??微量元素(如:铁、锌、硼等)?4护根尖及根毛)第六章能量与呼吸一、呼吸作用1.呼吸的概念:呼吸是指吸入空气中的氧,呼出肺里的二氧化碳的生理现象。2.呼吸作用的概念:在组织细胞内,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3.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实验①为何把试验装置放在暗处?放在暗处是为了不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氧气。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4.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的实验注意: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多,呼吸作用旺盛。二、人体的呼吸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1.呼吸系统由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2.人体胸廓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组成,呼吸肌由肋间肌和膈肌组成,肋间肌又分为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3.4.气体交换①肺泡适宜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多;肺泡外有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的管壁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②气体交换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③气体交换过程:在肺泡处,氧气由肺泡进入其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二氧化碳则相反,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在组织细胞处,氧气由其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则相反,动脉血变为静脉血。④气体进出人体的途径:5(以测定时的最大值为准)6、呼吸作用的应用呼吸作用的强弱与含水量、温度等因素有关。5篇二: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专题复习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本文标题: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纲要及提纲(苏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4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