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B.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D.“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答案】D【解析】【详解】A、煤液化并没减少C原子,因此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说法错误;B、刚玉、红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成分为二氧化硅、分子筛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B说法错误;C、绿矾溶液中FeSO4电离出Fe2+和SO42-,没有H+电离,“味酸”是因为Fe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C说法错误;D、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应低温保存,故D说法正确。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B.次氯酸的电子式可表示为C.和互为同分异构体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A【解析】【详解】A、35Cl、37Cl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7,二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H-O-Cl,次氯酸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和都是甲烷,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但、、、都是水,属于化合物,因此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点睛】判断“四同”一般需要从研究的对象入手,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研究对象是化合物。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6g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B.常温常压下,22.4LSO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C.0.1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用含有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体粒子数等于0.1NA【答案】B【解析】【详解】A、NO2中存在2NO2N2O4,因此4.6g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物质的量小于4.6g/46g·mol-1=0.1mol,故A错误;B、常温对应温度高于标准状况下的温度,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1,因此常温常压下,22.4LSO2中含有SO2分子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B正确;C、Cl2与NaOH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因此该反应中0.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1mol,故C错误;D、氢氧化铁胶体为集合体,是由许多Fe(OH)3构成,因此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粒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D错误。【点睛】易错点为选项C,学生认为氯气作氧化剂,0.1mol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忽略了氯气也能发生歧化反应,如氯气与NaOH反应,则0.1molCl2与NaOH反应转移0.1mol电子,平时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32﹣、Cl﹣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42﹣、S2﹣、Cl﹣C.0.1mol•L﹣1KOH溶液中:S2﹣、Na+、SO32﹣、NO3﹣D.常温下,=1.0×1012的溶液:Fe2+、Mg2+、NO3﹣、Cl﹣【答案】C【解析】【详解】A、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A不符合题意;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具有氧化性,不能存在还原性S2﹣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D、常温下,=1.0×1012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5.下列物质制备方法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过氧化氢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B.用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C.将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可制取Al2S3D.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可制取单质Mg【答案】A【解析】【详解】A、铜与稀硫酸、双氧水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Cu+H2O2+2H+=Cu2++2H2O,反应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且原料的利用率高,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HI氧化,因此不能用浓硫酸与碘化钾反应制取HI,故B错误;C、Na2S溶液与AlCl3溶液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H2S气体,所以不能用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制取Al2S3,故C错误;D、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K、Ca、Na、Mg、Al等金属可用电解熔融的化合物的方法冶炼,制备单质Mg应该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故D错误。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B.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固体:CO32﹣+Ba(OH)2=BaCO3↓+2OH﹣C.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OH﹣=2AlO2﹣+H2OD.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l2+2OH﹣=ClO﹣+Cl﹣+H2O【答案】B【解析】【详解】A、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的离子反应为3Fe2++4H++NO3﹣═3Fe3++2H2O+NO↑,故A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氢氧化钡应该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故B符合题意;C、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故C不符合题意;D、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l2+2OH﹣=ClO﹣+Cl﹣+H2O,故D不符合题意.。7.下述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盛有2mL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Na2S溶液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B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C向NaSiO3溶液中通入CO2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验证淀粉已水解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Na2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可知发生沉淀的转化,则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故A不符合题意;B、碱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水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水呈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C、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故C不符合题意;D、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在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必须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实验不成功,故D符合题意。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1﹣100mm的分散系B.弱电解质:HClO、NH3•H2O、AgCl、NH4NO3C.混合物:空气、盐酸、王水、氯水、水玻璃D.有机物:丙醇、丙酸、1,2﹣二溴戊烷、碳酸钠【答案】C【解析】【详解】A、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错误;B、弱电解质为HClO、NH3•H2O,AgCl、NH4NO3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C、空气是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水溶液为混合物、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丙醇、丙酸、1,2﹣二溴戊烷属于有机物,碳酸钠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H2=CH﹣COOH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短链的不饱和烃C.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3种D.硬脂酸甘油酯、淀粉、蛋白质均是可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CH2=CH﹣COOH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可发生加成、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石油裂解可获得烯烃,可获得短链的不饱和烃,故B正确;C、根据酯基位置异构和碳链异构可得:甲酸丙酯2种(丙基2种异构)、乙酸乙酯1种、丙酸甲酯1种,共4种,故C错误;D、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以上,硬脂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能发生水解,且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点睛】易错点是选项D,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在单体名称前加上“聚”;易错点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B.放热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2KClO3(s)=2KCl(s)+3CO2(g)△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答案】B【解析】【详解】A、物质聚集状态不同熵值不同,气体S>液体S>固体S,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故A说法正确;B、反应的自发性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焓变小于零的反应,△H<0,若△S<0,高温下可以△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熵变大于零的反应,△S>0,若△H>0,高温下可以△G<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故B说法错误;C、△H>0、△S>0,由△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故C说法正确;D、恒温恒压下,反应C(s)+CO2(g)=2CO(g)则△H﹣T△S>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S>0的反应,△H>0,故D说法正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B.H2O汽化成水蒸气或者分解为H2和O2,都需要破坏共价键C.Na2O2中含有共价键,所以Na2O2属于共价化合物D.水晶和干冰都是共价化合物,所以他们的熔沸点相近【答案】A【解析】【详解】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C4H10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故A正确;B、H2O汽化成水蒸气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不破坏共价键,水分子分解时破坏共价键,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中既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而不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水晶为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干冰为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属于分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相差很大,故D错误。1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元素非金属性:Z>Y>X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WD.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光照时发生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推出W为C,X为O,Y为S,Z为Cl;【详解】根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推出W为C,X为O,Y为S,Z为Cl;A、Y、Z、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即Y>Z>X,故A错误;B、非金属性X>Y、Z>Y,且O原子半径小,则非金属性X、Z、Y依次降低,即X>Z>Y,故B错误;C、非金属性Z>Y>W,则Z、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故C正确;D、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光照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HCl,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本文标题: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4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