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咸阳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淋巴因子B.尿素C.蛋白质D.肌糖原【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详解】A、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尿素通过血液运输到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血浆中存在血浆蛋白,因此蛋白质可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C正确;D、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内,不存在于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大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D.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详解】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B、肌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进入组织液,B正确;C、大部分组织液被毛细血管吸收,成为血浆,C错误;D、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D正确。故选C。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体内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不一定健康,如病毒感染,A错误;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也有可能因为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症,C错误;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体内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故选D。4.下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⑤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根据②上存在的神经节判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突触结构,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A错误;神经纤维膜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变为外负内正,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错误;③表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剪断②后刺激④处,能引起⑤的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叫发生反射,D错误。【点睛】关键:根据②上存在的神经节判断反射弧中传入神经,进而确定反射弧的其他组成结构。其次要注意反射的发生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完成。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失去运动能力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脑神经C.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D.言语区S区损伤就听不懂别人讲话【答案】C【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详解】A、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因此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但是不会使人失去运动能力,A错误;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错误;C、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D、损伤大脑皮层的S区,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D错误。故选C。6.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运输到体液中C.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通过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的分泌,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当某种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去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激素的含量保持在一定水平。【详解】A、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促进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A正确;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错误;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机制,C正确;D、下丘脑既是神经器官,又是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正确。故选B。7.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正常情况下做出的调节反应正确的是A.汗腺受神经的刺激增加汗液的分泌B.皮肤血管产生反射性的舒张C.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引起肌肉收缩D.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导致体温明显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或停止,从而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得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并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使代谢加强,从而增加产热。【详解】A、处于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减少,A错误;B、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产生反射性的收缩,B错误;C、寒冷条件下,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D、寒冷条件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导致体温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C。8.运动员在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体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血浆pH略微下降B.肝糖原的量减少C.机体产热量减少D.机体散热量增多【答案】C【解析】【分析】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A、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参赛运动员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血浆中乳酸增加,由于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血浆pH略有下降或基本不变,A正确;B、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运动员由于运动血糖消耗较多,通过调节,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导致肝糖原含量减少,B正确;C、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运动员运动消耗能量,机体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C错误;D、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运动员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强,增加散热,D正确。故选C。9.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通过体液运输D.比神经调节反应更迅速【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生命活动的调节,涉及激素调节的特点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动物激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效率很高,A正确.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只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B正确.激素分泌到体液中,再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C正确.神经调节反应比体液调节更迅速,D错误.【点睛】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细胞,但只作用于靶细胞;兴奋在神经元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比激素的运输要快。10.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调节过程一般都有分泌物被分泌进入内环境B.三种调节过程中的信息都是以信息分子作为载体传输的C.三种调节过程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密切的关系D.三种调节过程一般都有活性物质与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清除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A、三种调节过程一般都有分泌物被分泌进入内环境,如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免疫调节中的抗体和淋巴因子,A正确;B、三种调节过程中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进行传导的,B错误;C、三种调节过程都参与内环境的稳态调节,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密切的关系,C正确;D、三种调节过程一般都有活性物质与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过程,神经调节中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液调节中是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免疫调节中是淋巴因子与B细胞结合,D正确。故选B。1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反应不可能发生于初次免疫过程中B.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不同C.接种疫苗可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抗原侵入机体后破坏机体的某种结构引起的疾病【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所以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A正确;B、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是胸腺和骨髓,B正确;C、疫苗属于抗原,接种疫苗可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D、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D错误。。故选D。12.下列有关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B仅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细胞D仅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B.细胞B、C、D均能识别血清中的相应抗原C.A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参与D.若④代表病毒,则细胞C就代表效应T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A是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处理、呈递抗原的能力;B是记忆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C是靶细胞,即被病毒侵入的细胞;D是效应T细胞,能够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本文标题: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4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