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主要内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一、几个重要概念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一)、职业病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凡列入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范畴的称为法定职业病。目前《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调整为10类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2002年-----10类115种●1987年-----9类99种●1957年-----职业病确定为14种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义与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factors又叫职业性有害因素,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素或条件。通常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Ø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Ø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2)物理因素Ø噪声、振动;Ø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射频辐射、激光等;Ø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Ø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放射性同位素与电离辐射Ø放射性同位素,如137Cs、85kr、60Co等;Ø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4)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体等。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Ø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Ø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Ø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Ø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Ø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Ø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Ø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Ø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危害。注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三)、职业健康监护Ø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等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Ø用人单位应当选择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确保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身份的真实性。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其目的在于发现职业禁忌症,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的作业。2)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评价劳动者的健康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判断劳动者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工种的作业。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治疗,减轻职业病危害后果,减少用人单位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3)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其目的是了解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以分清离岗后健康损害的责任。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下列措施:(一)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二)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置;(三)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四)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五)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湖南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安监﹝2013﹞43号)•市安全监管局《关于做好2015年度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的通知》(长安监发[2015]7号)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主要内容•1、保障措施•2、前期预防•3、工作场所管理•4、防护设施及用品•5、培训教育•6、健康监护•7、应急管理•8、保险与群众监督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保障措施1.1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1.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1.4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前期预防2.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2.2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2.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经过安监部门审查2.4建设项目竣工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2.5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2.6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前期预防(续)2.7对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主要原材料有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2.8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有中文说明书2.9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2.10使用、生产、经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有中文说明书2.1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有中文说明书2.12不得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工作场所管理3.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3.2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3.3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3.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3.5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3.6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工作场所管理(续)3.7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与报警装置3.8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3.9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3.10按规定每年至少一次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3.11职业病危害严重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3.12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工作场所管理(续)3.13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3.14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并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3.15在醒目位置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3.1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告知3.17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3.18对于患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企业应告知本人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4、防护设施及用品4.1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齐全4.2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齐全4.3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4.4及时维护、定期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4.5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4.6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4.7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并及时更换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4.8劳动者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5、培训教育5.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5.2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5.3定期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6、健康监护6.1按规定组织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6.2按规定组织在岗的职业健康检查6.3按规定组织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6.4禁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6.5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6、健康监护(续)6.6如实、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6.7对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6.8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6.9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6.1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补贴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7、应急管理7.1建立健全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2定期维护应急救援设施,并保证其完好7.3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7.4上年度未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无诊断为职业病(含疑似职业病)案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8、保险与群众监督8.1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的投入8.2依法全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8.3制定或者修改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时,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8.4工会组织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及其管理定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直接形成的,能够完整、准确反映其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各种文字、图表、影像资料和计算机数据等的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也是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重要证据材料。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一)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分类1、管理档案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能及专(兼)职人员与分工;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行动计划,包括方针、目标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职业病防治工作年度总结等。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技术档案(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资料(3)生产工艺相关资料(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料(5)职业病危害防护档案(6)职业卫生培训档案,包括培训人员、内容及时间等(7)职业健康监护资料(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各种汇总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职业病诊断及鉴定;•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培训;•职业病防护设施;•劳动者因职业病死亡资料;•因病缺勤情况汇总资料。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内容1、单位基本情况档案包括单位基本信息、企业总平面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示意图、职工分布基本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花名册、下放(承接)产品情况等。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档案包括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的中文说明书,设备、材料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及化学品中文说明书、化学品毒性资料、化学品预防措施等。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档案档案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中文说明书、合格证书、操作规程、安装、调试、检修、维修资料,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说明书、合格证书、发放使用记录、使用检查情况等。4、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制度档案包括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医疗卫生机构概况,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等。5、职业卫生管理
本文标题: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主要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5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