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市社会学复习第一章城市社会学概述1、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城市社会问题;(2)主要以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或者以都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3)城市中的个人、城市中的文化、城市的社会体系。综合观点:我们把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作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城市环境;(3)城市的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7)城市问题3、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基本的研究程序:选题—研究问题明确化—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前的准备—设计研究方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2)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的方法:①访谈法;②问卷法;③社会观察法;④社会实验法;⑤社会调查方法;⑥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⑦资料分析方法第二章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1、不同学科对城市的界定2、城市的基本特性基本特性有三个:①空间上人口等的密集型(空间聚集性):根本属性之一;②经济上的非农业性:经济特性;③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或流动性):社会属性3、我国城市的界定(1)“城镇”是指在中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域的基础上,经该规定划分的区域。城镇又包括“城区”和“镇区”;(2)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4、城市起源的主要学说书P3(1)防御说(军事城堡说):韦伯;(2)社会分工说(柴尔德的农业剩余产品说):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3)集市说:雅各布斯威尼斯;(4)地利说;(5)大型灌溉设施说:卡尔·魏特夫;(6)宗教中心说:斯乔伯格5、城市产生的因素(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城市产生的基础;2、宗教仪式中心是城市形成的人口聚集和精神条件;3、人口聚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城市产生的社会条件6、早期城市的产生(几个早期城市的位置和时间)(1)两河流域——苏美尔城市的出现,距今约6000年;(2)埃及尼罗河流域城市:公元前3000年左右,白城、底比斯、阿克顿;(3)印度河流域城市:公元前2500年,哈拉帕古城;(4)长江、黄河流域城市:澧县的城头山城址、登封王城岗古城堡遗址、平粮台城址、内蒙古中南部;(5)中美洲文明---墨西哥湾:①蒙特阿尔万城:距今2500年;②特奥蒂瓦坎文化:公元前1世纪—公元8世纪第二节欧洲城市的发展1、城市化城市化(urbanization)是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2、古希腊城邦建起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城市特点:①居民分散于各城邦国家;②城市人口规模200-20000人;③许多城市联盟出现;④四周是海,所以一般不建城墙;⑤阶级和阶层、公民与非公民(妇女、儿童、外来人、奴隶)3、古罗马城市的特点(1)城市多:2世纪开始城市遍布整个欧洲(2)人口规模大:到3世纪城市人口规模达100万(3)城市等级设计:以罗马为中心(4)建立道路系统:320条道路网络,总长达8万公里,为罗马征服和统治和为基督教传播和民族迁徙创造了条件(5)完整的城市上下水系统:11条供水渠道(高架水槽)和排水道,罗马城一条最大的下水道可划小船4、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对欧洲文明的影响(1)由“城”到“市”的转变:原来的城市,主体是城堡,是教区或行政中心,集市只是近距离的人的交易,11世纪后的城市具有了长途贸易的交易中心。(2)城市的社会变化:①除贵族、教士、农奴外出现了市民阶层;②建立城市制度如人身自由、立法权(如1127年法国佛兰德尔的圣奥梅尔)等;③建立不依附于权力的行会;④自由农民出现;⑤除土地资本外,商业资本、货币资本的出现。5、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社会影响(1750-1910年)(1)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式生产,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闲暇时间固定化,闲暇活动方式多样化。餐饮娱乐、演艺观赏、体育休闲世俗化;(3)社会科学的主流学科产生。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关注变革时代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研究,如契约关系、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社会分工、个人人格变化等;(4)第二阶段殖民扩张。第一阶段在15世纪新航路的发现开始到18世纪中叶,主要掠夺生活资料和奴隶,工业革命后开启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殖民扩张,掠夺工业原料和粮食等;(5)城市问题突出。居住拥挤、污染严重、劳动时间长、心理问题增多、犯罪率上升等。第三节当代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与特点1、逆城市化(郊区化)、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1)郊区化:城市扩展其边缘地带,人口从密度高的中心区域扩展到邻近密度低区域的过程。美国郊区化的原因:①公路网的迅速发展和私人汽车的普及提供了便捷的交通;②房地产开发在郊区提供大片的比中心区更适宜居住的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雅;③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散化促使居民向郊区迁徙。在郊区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在郊区建工厂,如工业园科技园;办公总部向郊区迁移;④鼓励买房的贷款政策和住宅税收补贴政策。如1944年复员军人买房可以零首付。当时复员军人达到1600万。(2)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阶段规律:当城市人口超过10%以后,进入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30%以后,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当城市人口超过70%以后,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2、戈特曼城市群的标准和世界六大城市群(1)城市群的5个基本标准:①区域内有密集的城市;②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有密切的社会联系;③各都市区之间通过交通连接无间隔;④人口规模2500万以上;⑤属于国家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2)世界六大城市群:①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海岸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地区;②欧洲西北部从巴黎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到鲁尔、科隆地区;③英格兰中部从曼彻斯特、利物浦到伦敦的地区;④美国与加拿大的五大湖区;⑤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⑥我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各自特点(城市首位律)(1)低度城市化:①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的人口增长速度;②指前社会主义国家产业聚集的发展,没有提供给劳动力的住宅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足够的增长。(2)过度城市化:指过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超过了国家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3)首位城市发展模式: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城市首位法则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首位城市的相对重要性,及城市首位度。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反对首位分布者:第一,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Parasiticeffects);第二,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对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第三,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对经济增长、全民凝聚力、区域公平和社会平等有害,等等。(4)城市贫民窟现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增长集中于“失控的城市外围居住点”或者棚户区。4、城市化进程四阶段(1)第一阶段——从农村进入城市:一般情况下,在城市人口低于50%的时候,人口迁移以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主;(2)第二阶段——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化:当城市人口超过50%之后,人口迁移以城市之间的相互移动为主,城市进入规模结构优化时期。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小城市是全国城市的主要呈现形式,人口迁移以小城市人口迁入大城市为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辅。农村人口一方面填补小城市人口迁出留下的空白,另一方面直接迁入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3)第三阶段——大城市郊区化:当城市人口超过70%之后,大城市成为全国城市的主要呈现形式,人口迁移以大城市城区人口迁入大城市郊区为主,大城市郊区人口逐渐超过城区人口。(4)第四阶段——郊区城市化,形成大都市圈阶段:人口继续向郊区迁移,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郊区功能由居住扩展至工商业,郊区演变为中小型城市。这些中小型城市与原来的城市城区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大都市圈,随着通勤成本进一步下降,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进而形成所谓的“大都市圈”。第三章中国城市化历史第一节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1、最早的古城遗址、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特点(1)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后期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代,距今约7000-3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第一章有)(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商代及商代以前一城制,有城无郭(有城无市);第二阶段:商代到西汉两城制:城郭制,即有城也有市;第三阶段,唐宋城市发展鼎盛。唐代开始三城制,宫城、皇城和郭——长安城。(3)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方向。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约24万,8街11区12城门,皇宫---未央宫5平方公里。(4)唐长安城结构三部分(约84平方公里):宫城(太极宫即隋称大兴宫、大明宫、兴庆宫)----皇帝处理朝政和皇族居住之所;内城(皇城)----中书省、尚书省、卫军等中央行政机构办公之所;外城-----居民区和集市区,街坊分隔,井然有序,多寺庙。东市多奢侈品、西市多为一般商品,分类聚集,有市场管理机构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1840-1949年)因清朝晚期的腐败无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国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在110年中城市化率仅仅增长5.5%。第三节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和特点1、中国当代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2)区域间城市化发展不平衡;(3)户籍制度制约城市化发展第四章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传统第一节经典社会学家关于城市的理论1、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劳动分工论的主要观点。【机械联结、有机联结、社会密度(物理密度、道德密度)】其观点:城市的特征是集体意识的衰减、社会容量和密度的增加,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和较细的社会分工。(1)把社会的联结分为机械联结和有机联结①机械联结是乡村社会的特征。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以同质性的集体意识为纽带。同质性的集体意识:人与人之间具有相似的情感、相似的价值取向、相同的宗教信仰以及相似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等等。因此,人们较为容易在共同体的范围内形成共同的是非观念和精神追求,这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反映着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习俗。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集体意识免受非法行为的损害,以免社会分崩离析。②有机联结是城市社会的特征。它是建立在异质性基础上的依赖于复杂的劳动分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个性突出,价值观和信仰多样化。有机联结社会主要的法律类型是恢复性法,如民法、商法。(2)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是实现分工的决定性原因。社会密度分为物理密度和道德密度。物理密度是单位空间内人口的规模,道德密度是“人们的相互结合及其所产生的非常活跃交换关系”。2、韦伯科层制理论主要观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只有提供了慎重的公正的法定权力才能作为官僚组织体系的基础。3、韦伯的社会学理论(1)社会分层理论:决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地位和权力因素。(2)“理解”社会论:人的社会行为具有一种“内在可理解性”,人与人之间、人的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常常可以立即被感知。4、韦伯的城市社会学理论(1)城市类型学:两种标准:①城市就是市场;②城市是具有地方性自治制度的共同体(2)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层产生于中世纪晚期西欧以行会为基础的商业协会中。由于
本文标题:城市社会学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9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