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单选题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色彩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紫服。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分封制日益崩坏B.服饰适应国家统一需要C.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D.服饰色彩的地域性特色【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服饰是等级制度的体现,齐桓公喜好“正色”之外的紫色,齐国的百姓仿效齐桓公穿着紫色的衣服,这体现等级制度的破坏,即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齐桓公的喜好及民众的效仿与国家统一无关,春秋时期并未出现统一的趋势;C选项错误,服饰颜色的变化不能体现织绣工艺的进步;D选项错误,齐桓公的喜好及民众的效仿与地域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据考证,战国之前的传世作品中均无“黄帝”的史料,之后始现“黄帝”之说,如传世的《吕氏春秋》、《史记》等记载的历史皆从黄帝开始。到了秦汉时期,黄帝已成为大家认可的祖先。这说明A.百家争鸣的兴起奠定了黄帝至尊的地位B.宗法制对这一共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C.华夏民族皆源自于黄帝的嫡亲血缘关系D.国家统一有助于血缘系统一体化的形成【答案】D【解析】“黄帝”的出现是在战国之后出现的,说明“黄帝”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考证。而黄帝的出现可以将中华民族的祖先得以确定,标志着血缘系统一体化的形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黄帝至尊的地位与百家争鸣并无关系;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对此的作用;C选项说法错误,黄帝是否真实存在无法判断。3.中国古代汉族人姓名中往往带有辈名,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其堂兄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卿”就是颜真卿兄弟们共用的辈名,表示他们是同辈关系。这反映了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体系中大宗处于支配地位C.宗法观念严格区分亲疏长幼关系D.血缘政治中神权色彩比较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其堂兄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卿”就是颜真卿兄弟们共用的辈名,表示他们是同辈关系”突出的血缘关系,强调的是利用宗法观念对亲疏长幼关系的区分,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分封制,A选项排除;大小宗是一种相对关系,材料未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神权色彩,D选项排除。4.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祭祀反映的观念是A.以民为本B.以农立国C.封建迷信D.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材料中君主对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体现的是农业立国,B选项符合题意;民本思想与材料无关,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者很少坚持民本理念,A选项排除;封建君主对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与封建迷信无关,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抑商政策,D选项排除。5.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履亩而税”,齐国“相地而衰征”,晋国“作爰田”,楚国“量入修赋”,秦国“初租禾”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实质上反映了A.生产关系的调整B.赋税制度的革新C.封建制度的确立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鲁国“履亩而税”是依靠田地亩数收税,齐国“相地而衰征”是依据土地的好坏收税以及晋国、楚国和秦国的田地改革等都是承认土地私有的体现,实质上是土地由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正确;赋税制度的革新是材料中现象,不是实质问题,B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土地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时期,此时封建制度尚未确立,C错误;经济结构变化不是材料中体现的现象,D错误。6.据《管子》记载,管仲曾建议齐国国君,将开山冶铁之事交给民间经营……由百姓分利七成,君主分利三成。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A.工商食官制进一步完善B.官府全面放开市场管控C.民营手工业已有所发展D.盐铁官营体制已被打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将开山冶铁之事交给民间经营……由百姓分利七成,君主分利三成”体现的齐国并不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百姓分得的利润较高,强调的是民营手工业有所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工商食官强调的是商业和手工业由政府经营,A选项排除;B选项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盐铁官营政策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D选项排除。7.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众多城市(邑)群的兴起,我国城市由过去城堡、都城的发展阶段跨入了真正的“城市”阶段,这一变化被有的学者称为“城市革命”。此时的“城市革命”客观上反映了A.国家注重工商业的发展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C.各国争霸战争日趋激烈D.农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众多城市(邑)群的兴起,我国城市由过去城堡、都城的发展阶段跨入了真正的“城市”阶段”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发展迅速,这说明农业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确立了重农抑商政策,A选项排除;中国古代手工业者的地位低下,B选项排除;各国的争霸战争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会对城市发展产生较大的破坏,C选项排除。8.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答案】A【解析】从材料““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宗法血缘观念比较浓厚,同时比较重视个体家庭,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设立的,故D项错误。9.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答案】D【解析】据材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仁政”主要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民贵君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并未涉及,故A项错误;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的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学生应该结合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对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巩固封建统治的结论,同时注意区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即可。10.汉代《汜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在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生产工具的落后;C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适时耕作和因时因土耕作,并未体现耕作技术的进步;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不只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还有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1.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皇帝州刺史权力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查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B.刺史逐步丧失监察职能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刺史需要关注土地兼并、镇压诸侯的谋反、安置流民等内容,反映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故C项正确;三则材料中只有汉武帝涉及诸侯王国问题,故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刺史监察职能的丧失,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刺史权力内容,但不代表刺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排除D。12.据下述考古发现,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A.冶铁业较秦代有了更大发展B.冶铁生产技术研究具有依据C.冶铁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D.官营手工业占居于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出土的汉代冶铁高炉遗址和相关部件,这可以为研究汉代冶金业的发展提供实物史料依据,B选项符合题意;仅从出土文物是无法得出冶铁业较秦代有了更大发展的结论的,A选项排除;冶铁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出土的是官营手工业还是民营手工业的遗址,D选项排除。13.西汉董仲舒指出“(大贾)荒淫越制,蹦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此种情形“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这说明董仲舒认为A.节俭是政治大一统的基石B.商业发展会危害等级秩序C.应禁绝地方上的商业经济D.商业滋生了政治投机心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大贾)荒淫越制,蹦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体现的是汉朝的大商人僭越礼制,说明商业的发展会危害等级秩序,B选项符合题意;大一统的基石是国家对地方的有力控制,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大商人政治投机的问题,D选项排除。14.汉武帝时,任用品秩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参与“中朝”事务。隋唐时期,尚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成为外朝最重要的行政机关。这种转变反映出A.皇帝的好恶决定机构职能B.尚书从位卑权重走向位高权轻C.中央决策机构实现外朝化D.皇帝的集权方式出现了新倾向【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的出现是通过架空外朝的方式加强皇帝集权,隋唐时期尚书台发展为尚书省,三省六部制逐步完善是通过对宰相的分权制衡加强皇帝集权,因此这种转变反映出皇帝集权方式出现了新倾向,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好恶与机构职能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B项中的“权重”与“权轻”看法片面,排除;决策权仍然在皇帝手中,排除C项。15.1974年,在安徽省毫县东汉末年的曹氏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釉呈淡青色,质地和火候等都符合瓷器的标准的广口、扁圆腹、平底的四系罐,釉色光亮,质地纯净。这表明汉代A.青瓷器的制作技术已臻成熟B.瓷器制造技术出现质的飞跃C.陶器的制作技术已登峰造极D.青瓷器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曹氏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釉呈淡青色,质地和火候等都符合瓷器的标准的广口、扁圆腹、平底的四系罐,釉色光亮,质地纯净”强调的是东汉末年的青瓷的质量是符合上等瓷器的标准的,A选项符合题意;瓷器制造技术出现质的飞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青瓷不属于陶器,C选项排除;青瓷在南方也有分布,如浙江龙泉的青瓷,D选项排除。16.唐初,基于地方州县两级行政设置,在州之上分设十道监察区,命监察御史等分巡各道州县。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采访使、观察使等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判官属僚。这反映出唐代A.有效解决地方割据B.开启了中央对地方的全面监察C.地方监察逐步完善D.监察官逐变为地方最高行政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初,命监察御史等分巡各道州县、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体现的是唐朝地方的监察逐步完善,C选项符合题意;唐朝最后亡于藩镇割据,A选项排除;B选项错在“全面”,排除;监察官逐变为地方最高行政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7.宋朝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一路下同时存在三个平级
本文标题: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2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