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35*2=70分)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答案】A【解析】【详解】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期属于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故答案为A项。原始社会的农业属于刀耕火种,不是石器锄耕,也不是铁犁牛耕,其他三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A【解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奴隶社会时期的井田制,全国的土地都归天子所有。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故答案为A。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勤劳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题干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反映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其生产的目的是缴纳赋税和满足自家的需要,很少用于商品交换。故排除②,即排除ABD。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4.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5.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生产方式不利于自然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是A.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答案】A【解析】【详解】“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反映的是通过放火烧山获得更多的土地,这一方式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不利于自然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故答案为A项。B项反映的是手工业的发展状况,C、D项反映的是农业发展状况,没有不利于自然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均排除。6.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D.封建庄园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封建社会下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结构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基本模式,排除B、C、D项。【点睛】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经济就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本题所问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7.“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取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A.商人众多B.商业繁荣C.农村破败,天地荒芜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诗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去从事商业活动,只是反映商业的发展情况,同时反映商业政策相对宽松,故ABD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材料强调唐朝商业繁荣,而不是农村破败,土地荒芜,故C项错误,所以选C。8.阅读下表:朝代战国后期汉朝唐朝元朝清朝粮食亩产量247斤281斤334斤338斤367斤表中内容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古代A.农耕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B.粮食产量徘徊不前C.农业的发展世界领先D.王朝对农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数据变化来看,粮食亩产量有所提高但变化不大,说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粮食产量有所提高,而不是徘徊不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古代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和态度,排除D项。9.“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特点是少投人多产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古代精耕细作模式是与中国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由于其投入多,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推动作用,故选D项。A项正确,精耕细作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利用;B项正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C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存在需要精耕细作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的需要。考点: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农业经济主要有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此外,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10.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体现了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的观点,ABD都与此一致,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大意是说士儒们不体察国情民情,认为工业和商业是所有产业中最不重要的,妄加批判压制工商业,体现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因此选C。考点:中国古代商业点评: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这一思想观念也受到冲击。1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两个成语分别与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有关,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A项表述不全面,C、D两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12.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昼出耕田夜绩麻”可知体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所以A项正确;由“村庄儿女各当家”可知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所以B项正确;由“夜绩麻”可知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材料,所以D项正确。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无法反映,所以C项的信息不包括在诗句中,故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的特点13.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A.政治腐败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答案】D【解析】根本原因一般要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战国以后,我国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无法根除的主要原因。土地买卖是合法的,故答案选D。B是经济政策;AC是政治角度进行分析的。1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由于天灾,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民为了缴税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等。这种现象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答案为D项。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B项;小农经济没有连续性的特点,排除C项。15.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从战国时期铁农具占铁器的绝大部分,可知当时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C符合题意。而A开始于春秋时期,B、D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农具的使用情况16.假如你是宋代一位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是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彩瓷出现在清朝,宋代没有,故A项错误;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是在明朝,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对对周边地区进行文化渗透,故C项错误;宋代市不再局限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在宅屋之间,故C项错误;交子是在宋代成都地区出现,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宋代商业发展【名师点睛】17.《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明上河图》的出现时间及特色。《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撰的代表作,而《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的作品,故D项错误;宋代打破了坊市制度,故AB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
本文标题: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3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