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那么,儒学具有哪些本质特性呢?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学习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史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一个具有儒学思想的人,《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一书有《问孔》《刺孟》两篇文章。文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节选自《教育文化论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学产生、存在和发展于中国,且传播到亚洲乃至世界,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它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不断进步,能够解决当今世界的所有问题。B.儒学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位居第一的“显学”,是儒学比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更有影响力的结果。C.儒学有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本质特性。它因开放包容所以能海纳百川,对别的学说兼收并蓄。D.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中国学者在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都能对自身思想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出并纠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儒家思想与佛学等共存的事实,论证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及发展活力。B.文章引用王充《论衡》中相关的观点,旨在说明王充敢于纠正孔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C.文章举刘德的例子,论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历代的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D.文章运用因果论证,指出因为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求是并改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学的经世致用,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B.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C.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的两千年间,能够存在和发展,并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D.西汉时期,因为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所以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周萍周冲(同时)爸。周冲客走了?周朴园(点头,转向蘩漪)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蘩漪病原来不很重——回来身体好么?周朴园还好。——你应当在到楼上去休息。冲儿,你看你母亲的气色比以前怎么样?周冲母亲原来就没有什么病。周朴园(不喜欢儿子们这样答复老人家的话,沉重地,眼翻上来)谁告诉你的?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坐在沙发上)蘩漪(怕他又来教训)朴园,你的样子像有点瘦了似的。——矿上的罢工究竟怎么样?周朴园昨天早上已经复工,不成问题。周冲爸爸,怎么鲁大海还在这儿等着要见您呢?周朴园谁是鲁大海?周冲鲁贵的儿子。前年荐进去,这次当代表的。周朴园这个人!我想这个人有背景,厂方已经把他开除了。周冲开除!爸爸,这个人脑筋很清楚,我方才跟这个人谈了一回。代表罢工的工人并不见得就该开除。周朴园哼,现在一般年青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周冲我以为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努力,我们应当同情的。并且我们这样享福,同他们争饭吃,是不对的。这不是时髦不时髦的事。周朴园(眼翻上来)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得多!周冲(被压制下去,然而)爸,我听说矿上对于这次受伤的工人不给一点抚恤金。周朴园(头扬起来)我认为你这次说话说得太多了。(向蘩漪)这两年他学得很像你了。(看钟)十分钟后我还有一个客来,嗯,你们关于自己有什么话说么?[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周冲(犹豫地)爸爸。周朴园(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周冲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周朴园什么?周冲(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周朴园哦。周冲(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周朴园(四凤端茶,放周朴园面前。)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四凤煎好了。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四凤(看蘩漪,不说话)。蘩漪(觉出四周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周朴园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蘩漪(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周朴园(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四凤药罐里还有一点。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周冲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周朴园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蘩漪(声颤)我不想喝。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周冲(反抗地)爸!周朴园(怒视)去![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周朴园说,请母亲喝。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周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周朴园(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周朴园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周萍爸!我——周朴园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蘩漪面前。周萍(求恕地)哦,爸爸!周朴园(高声)跪下!(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蘩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半晌。周朴园(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周冲(抬头,慢慢地)什么?周朴园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周冲(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周朴园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周冲(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节选自《雷雨》第一幕)4、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这一片段的戏剧冲突集中体现在周朴园的家庭内部,即蘩漪周冲与周朴园之间的矛盾。B.在《雷雨》整部剧中,蘩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共有四处。周朴园逼蘩漪喝药是第一次。这次冲突表现出了蘩漪积极主动有力的反抗性。C.节选部分刻画了周朴园作为资产阶级专制家庭里家长的专横自私冷酷无情的性格侧面。D.周冲和周萍有非常大的性格差异:周冲内心有着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想象,并据此表现出对父亲的质疑和反抗。周萍则有胆小懦弱的一面,更多地屈服妥协于这个家庭的专制秩序。5.阅读节选文字,品味关于蘩漪的舞台说明,说说她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6.周朴园为什么认为蘩漪有病,一定要为她治病?(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
本文标题: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5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