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Word版-115页)
1教学内容登险峰1教学目标知识:1.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复习正方形、长方形。迷宫。能力: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教学难点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乘除法谈话引入师:天,小丁四人约好一起去泰山游玩。半路上,走到山门口,门关闭了。只有做对门上的题才能过关,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吧!分层次练习第一层:山门18×8=5×5=4×4=6×6=7×7=9×9=问:这些题有何规律?像这样的题你还会出吗?第二层:山门228÷3=38÷4=48÷5=58÷6=68÷7=78÷8=88÷9=①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发现题包特点②28÷3=9┅┅1问;你能用乘加来表示这道题吗?28÷3=9┅┅1→3×9+1=28③练习38÷4=9┅┅2→4×9+2=3848÷5=9┅┅3→5×9+3=4858÷6=68÷7=(同桌互说)78÷8=88÷9=(独立写在本子上)第三层:整理刚才写的乘加,找出特点生:①被除数逐次增加10,除数逐次增加1*②被除数的2个数字相加的和减去9的差就是余数。二、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山门3(1)4×7+1642÷7+162指名回答计算过程(2)练习(书上)5×8+1581÷9+467×8-1110×5+537+18-024÷8+52三、几个几加减几个几1、5×6+3×6指名:(1)5×⑥+3×⑥=8×6=48(2)5×6+3×6=30+18=48练习3×9+4×9=7×7-2×7=4×8+6×8=9×6-3×6=13×5-3×5=3、提高:16×5你准备怎样算?生:①16×⑤=10×⑤+6×⑤=50+30=80②16×⑤=8×⑤+8×⑤=40+40=80③16×⑤=20×⑤-4×⑤=100-20=80(学生自我探究,师引导)四、游戏1、取钥匙(生独自探究→交流方法→找出最佳方案)2、有()个正方形师引导生,分开数大小正方形。(小的正方形5个,大的正方形5个)(突出外面的是由4个小的正方形组成,也是正方形,不能少数)四、总结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表内乘除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正方形、长方形。登险峰是一个有趣的载体,教学中可以不断地变换山门上的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登险峰。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攀登知识的高峰。3教学内容植树2教学目标知识: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5<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能力: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5<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教学难点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5<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复习引入1、出示:红花和绿花共有30朵,其中红花有6朵。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怎么表示?出示问题:红花和绿花共有多少朵?(小组交流)生:①可以解决绿花有多少朵?熟练关系式式总朵数-红花朵数=绿花朵数2、根据“红花6朵,绿花24朵”问:看这些信息,你又想到了什么?补:红花6朵,绿花24朵生(1)红花和绿花共有多少朵?生(2)红花和绿花向差多少朵?生(3)红花的朵数是绿花的几倍?问:解决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怎么表示呢?……师:解答应用题,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列出正确的算式,从而解决问题。二、找朋友(教师要引导学生(1)正确收集数学信息---问题以及相应的条件;(2)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为什么用乘法(或除法)计算?)小丁丁他们要参加植树活动,老师给小胖一组数据,请他看看能求出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2)班有42名同学,平均分成6组如果分给每组2只水桶,还缺3只水桶每个小组配3把铁锹,另加2把铁锹备用生:一共有多少只水桶?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每个小组有几人?1、问:要解决这3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①指名4②左右互说③独立完成2、出示:如果每组种8棵树,50棵树苗够不够?小组讨论,这题缺少了什么条件?你怎么知道的?(在书上P3完成)三、乘法不等式1、出示□×5407×□30问:在□中填哪些数合适?最大的是几?2、7×□30+14现在这题你会做吗?6×□22+11□×450-30(手势表示□里的数)3、□×5407×□30这2题与前2题有什么区别?你会填吗?(左右合作→班集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植树》一课中,第一、二题分别为乘加乘减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题求“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另一题求“一共有多少只水桶”,一题求需要多少,一题求原来有多少,两题的情境与意义非常接近。由于第一题的影响,部分学生将第二题也列为乘加,对于他们来说,刚刚接受了一个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自然地将刚学的方法用到下一题中,继续用乘加来解决问题。5教学内容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3教学目标知识:能将14×6这类表内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情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能力强的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教学难点能将7×12(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方格纸(14×6)等。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四个小伙伴都很爱看书,他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红读小组,每人借了一本书,小胖每天看14页,6天看完。小丁丁每天看19页,3天看完。小巧每天看17页,4天看完。小亚每天看12页,5天看完。谁看的书页数最多?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把每人每天的页数和天数相乘就可以求出每人共看了多少页?)3.列出算式:14×619×317×412×5[情境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步骤作准备。这个情境的设置利用学生熟悉的四个小伙伴来引入,要求是必须计算出结果才能得到最后的答案。]二.探讨算法,规范书写格式:1.14×6怎么计算?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汇报:14×6表示14个6连加,把14分拆成两个数,也就是几个6和几个6相加,这样就方便了。(把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和4个6,可以分拆成9个6和5个6,可以分拆成8个6和6个6,可以分拆成7个6和7个6)2.学写递等式格式:今天我们要用一个新的形式来体现计算过程,教师示范书写递等式格式:(板书)14×6书写时要注意,递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10×6+4×6在算几个几加几个几时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60+24=84(页)3.请你们把其他分拆的方法用递等式表达出来:(学生书写,个别板演)14×614×614×6=9×6+5×6=8×6+6×6=7×6+7×6=54+30=48+36=42+42=84(页)=84(页)=84(页)反馈交流。4.小结:刚才同学们很聪明,你们学会了用分拆的方法来计算没有学过的题,还6学会了用递等式来表达计算过程。[几个几加几个几是学生已有的基础,利用数学学习中的迁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运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新知,还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是学生需要的数学学习。]三.仔细观察,找寻最简便方法:1.请你用你最喜欢的一种分拆求出12×5(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板演)汇报:你最喜欢分拆成几和几?为什么?★12×512×512×512×512×5=10×5+2×5=9×5+3×5=8×5+4×5=7×5+5×5=6×5+6×5=50+10=45+15=40+20=35+25=30+30=60(页)=60(页)=60(页)=60(页)=60(页)2.同桌讨论:分拆成哪两个数最简便?(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也就是把十几分拆成十和几)在最简便的方法上打★。3.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自己做题,得出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把十几个几分拆成十个几和几个几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出示课题)。[学生在动手计算时常常会自己发现很多规律和方法,并且在潜意识中会自觉或不自觉使用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最简便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找寻方法的能力。]四.练习1.请你用自己找到的好方法计算出另外二道题:(学生独立完成)19×317×4=10×3+9×3=10×4+7×4=30+27=40+28=57(页)=68(页)[在练习这两题时有个别学生会说出可以用20个3减1个3或是20个4减3个4,这时教师应用鼓励的语言肯定和表扬,同时提出20个几是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有些学生不会做,同时计算20个几和10个几这两这两道题,明显是计算10个几方便,因此建议学生还是运用今天所学的分拆方法。]2.完成练习P4/2(2)(3)(4)(独立完成)17×512×8*7×12=10×5+7×5=10×8+2×8=7×10+7×2=50+35=80+16=70+14=85=96=84反馈:做7×12时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先通过交换,然后来分拆;也可以直接处理。)小结:我们在分拆因数的时候,要分拆比较大的因数,书写时要注意格式。[分拆大数的原因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在书写格式上,教师要做适当指导。]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7板书设计:教学随笔:通过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分拆方法,感受将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运算思想,并发现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进行乘法分配率的思想渗透。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引导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又要学会选择最佳的方法,达到思维的优化。7×12的计算方法,先组织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理解把十几这个数字进行分拆。通过口算小能手的抢答比赛让学生发现所学运算方法的简便性,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教学内容相差多少教学目标知识:会在算线上做加、减法。2会在算线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能力:在多种算法中,能选择最优的方法,计算“相差情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知相差所表示的含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实例教学重点在算线上,用“加”或“减”来计算相差教学难点理解“补充”和“减去”求差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我们过完了愉快的寒假,我们都长大一岁了,你们的个子是否也长高了呢?小组里的小朋友可以两个两个站起来比一比,说说谁比谁高,或谁比谁矮?生活动,汇报。2小朋友真的都长高了,那么同桌两个小朋友的身高究竟相差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新本领(出示课题,相差多少)二自主学习,认识“算线”1认识“算线”1)师:小丁丁他们在寒假里发明了一条“算线”,在算线上做加减法可清楚了,你们想学吗?2)画出一条算线,并在算线上标出20、50、60、70、953)仔细观察一下①算线和我们以前学的数射线有什么不一样?8②我们怎样把数字在算线上标出?4)学生汇报:算线和数射线很像,但算线没有箭头,没有数射线那样有精确的刻度,在标出数字时,小的数字在前,大的数字在后,只是精略地标出位置就可以了,数字之间的间隔距离要看数字之间相差多少,相差大,间隔距离大一些,相差小,间隔距离小一些。2请小朋友自己画一条算线,并在算线上粗略地标出50、55、60、70、75、81、85、100并请小朋友说一说,画算线要注意一些什么?(两数相差5的距离比相差15的要小一些)三探究新知,计算“相差”(一)观察图意,理解“相差”1师:刚才小朋友比了高矮,东东和丽丽也在比身高,我们来看看比的结果。出示两幅图2师:说说你看懂了什么?那么丽丽和东东相差多少呢?小是
本文标题:【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Word版-11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7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