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0:16Cu:64Ag:108Au:197—、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实验室保存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氯化铁溶液存放在铜制容器中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答案】D【解析】A、氢氟酸能腐蚀玻璃,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选项A错误;B、碱性物质不可以装在磨口玻璃塞的无色玻璃瓶中,选项B错误;C、氯化铁与铜反应而使铜腐蚀,故氯化铁溶液不能存放在铜制容器中,选项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性溶液,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选项D正确。答案选D。2.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强酸性溶液中:K+、NH4+、SO42-、ClO-B.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Na+、I-、Cl-、NO3-C.在pH=l的溶液中:SO42-、Fe2+、Mg2+、NO3-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H4+、Na+、Cl-、HC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在强酸性溶液中,H+与ClO‾反应生成HClO,不能大量共存;B、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呈碱性,各离子互不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C、pH=1的溶液呈酸性,NO3‾、H+能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D、Al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7.8g苯中含有单键的数目为0.9N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C.标准状况下,2.24LH2与0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D.常温下,lL0.1mol·L-1的NH4N03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3NA【答案】C【解析】A.苯分子中含有6个C—C键及6个C—H键和一个大π键,故7.8g苯中含有单键的数目为1.2NA,排除B.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7NAC.正确D.溶剂水中也有氧原子,故溶液中氧原子数远大于0.3NA答案为C4.己知有机物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6H11O4B.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D.是乙酸的同系物,能和碳酸钠反应【答案】B【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O4,选项A错误。有机物中右上角的羟基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羧基,选项B正确。羧基中的碳氧双键是不能与氢气加成的,所以选项C错误。同系物的要求是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几个CH2,该有机物与乙酸明显会差O原子,选项D错误。5.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氢氟酸具有酸性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BSO2有氧化性SO2可用于漂白纸浆CNH3极易溶于水NH3可用作制冷剂DClO2具有强氧化性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A.AB.BC.CD.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与酸性无关系,A错误;B、SO2具有漂泊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错误;C、氨气极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热,因此NH3可用作制冷剂,C错误;D、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性质与用途的有关判断6.“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反应中的各种分子,其中不同的球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丙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种原子对应一种元素,从而判断元素的种类;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的原则可以知道C答案正确;为了便于比较,可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B、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化学方程式从而判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详解】A项,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乙分子和丙分子中都有两种原子,且种类相同,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即一种原子对应一种元素,故A正确;B项,甲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要么为正,要么为负,丁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故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故B正确;C项,纵观反应物的两种分子共由三种原子构成,即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元素,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正确;D项,可设反应中的原子分别为A、B、C,从图示变化可以推测得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AB2+4CB=4CB2+A2”,从方程式不难看出乙的化学计量数为4,而非1,故D错误;正确选项D。7.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C.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中的试剂添加顺序中,钡离子最后无法除去,则加入的药品顺序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故A错误;B.NaHCO3和Na2CO3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鉴别,应用氯化钙溶液鉴别,故B错误;C.过程②中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的过程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进行,防止镁离子水解,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镁为活泼金属,电解氯化镁溶液,在阳极生成氯气,在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得到镁,应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海水的利用,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框图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选项A,注意前面所加试剂引入的杂质离子在后面要除去。8.下列有关氨和硝酸实验的现象或结果正确的是A.浓氨水滴进碱石灰里可制得氨气B.蘸浓氨水和蘸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会冒烟C.锌片与稀硝酸反应可制得氢气D.铜片和浓硝酸反应可制得NO【答案】A【解析】A正确;B错,浓硫酸为难挥发性酸,不能冒烟;C错,金属与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D错,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的气体为二氧化氮气体;9.已知H+(aq)+OH-(aq)→H2O(l)+Q(Q>0)。若向三份等体积、0.1000mol/L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1、Q2、Q3(单位: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3>Q2B.Q1>Q2>Q3C.Q2>Q3>Q1D.Q3=Q2>Q1【答案】C【解析】【详解】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Q,因醋酸是弱酸,电离时需要吸热,所以反应放出的热小于Q,浓硫酸的稀释放热,所以反应放出的热大于Q,所以向三份等体积、0.1000mol/L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放出的热Q2>Q3>Q1,故C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0.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将1molSO3气体通入1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min末测得SO3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in,O2的生成速率v(O2)=0.06mol·L-1·min-1B.若起始时充入3molSO3,起始时SO3分解速率不变C.若某时刻消耗了0.5molSO3同时生成了0.25molO2,则表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相等【答案】A【解析】A、0-5min消耗的SO3的物质的量为(1-0.4)mol=0.6mol,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0.6/2mol=0.3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O2)=0.3/(1×5)mol/(L·min)=0.06mol/(L·min),故A正确;B、若起始时充入3molSO3,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C、消耗SO3,生成O2,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错误;D、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无法判断SO2和SO3浓度是否相同,故D错误。11.下列涉及的有机物及有机反应类型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同,但二者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酯、蛋白质、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1mol乙醇与1mol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1mol乙酸乙酯【答案】D【解析】考查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是100%,所以D选项是不正确的,其余选项都正确,答案选D。12.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则:()A.还原性Cr3+>Fe2+>SO2B.氧化性Cr2O72->SO2>Fe3+C.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答案】C【解析】A.同一反应,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Cr3+Fe2+SO2,故A错误;B.同一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r2O72-Fe3+SO42-,故B错误;C.氧化性Cr2O72-SO42-,所以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故C正确;D.两个反应中Fe2(SO4)3依次作氧化剂和氧化产物,故D错误。故选C。13.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塘沽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发生大爆炸,造成了巨大损失。据悉,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多种,包括剧毒化学品氰化钠(NaCN)。下列有关氰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Na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B.NaCN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C.可用强氧化剂如H2O2等将NaCN氧化为无毒物质D.为防止中毒,须加强对地表水、排海口等的氰化物排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NaCN中钠元素化合价+1价,氮元素化合价-3价,则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1+x-3=0,x=+2,A错误;B、NaCN溶液中水解,NaCN+H2ONaOH+HCN,溶液显碱性,B正确;C、过氧化氢氧化NaCN生成碳酸氢钠、水和氨气,氧化为无毒物质,C正确;D、NaCN是剧毒物质,不能排放到自然界,会污染环境、地下水,D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钠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14.下列有关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向某明矾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B.图乙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滴加HC1溶液体积的关系C.图丙表示: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与加入铁粉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D.根据图丁,除去混在KNO3中少量的NaCl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项,向某明矾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由于明矾溶液中含有铝离子,所以铝离子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氢氧化铝沉淀又逐渐溶解生成偏铝酸钠,前后两个阶段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之比为3:1,图像与之不符,故A项错误;B项,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最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产生气体前后消耗盐酸的体积之比为2:1,图像与之不符,故B项错误;C项,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先发生Fe+NO3-+4H+=Fe3
本文标题: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7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