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Ⅰ卷(共39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生命给予我们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时代(赐予/赋予)我们多样性的成功内含..。跋涉探索....一场未知的旅程,胜过驻足等候....一个已知的结局,更何况我们还年轻。挥别前夕的一个傍晚,华丽的霓虹..闪亮街头,灰蒙的天空苍茫..寂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徘徊/徜徉)在岳阳路上,静默地(伴/随)着孤影,突然被一阵冷风吹醒,想起黄家驹《再见理想》的一句歌词:“心中一股冲劲勇闯,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仿佛身边拥有一切。”任重,则勇毅笃行....;道远,则昂首阔步....。再见美丽的岳阳路,再见我的昨日,,很长也很宽……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内含跋涉探索B.霓虹驻足等候C.苍茫勇毅笃行D.顾虑昂首阔步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赐予徘徊伴B.赐予徜徉伴C.赋予徜徉随D.赋予徘徊随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脸庞被无声的雨珠溅落路在脚下,心在路上B.脸庞被无声的雨珠溅落心在路上,路在脚下C.无声的雨珠溅落脸庞心在路上,路在脚下D.无声的雨珠溅落脸庞路在脚下,心在路上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初期,受利益驱使,市场乱象丛生,不少商人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②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略,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③互联网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④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这种行为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⑤季羡林老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没有丝毫改变。⑥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家庭语言暴力问题,很多家长起初并不在意,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其危害丝毫不亚于粗暴的肢体伤害。B.相声是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方式使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形式。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6.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的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C.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院中,妙玉拿出珍贵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上茶。品罢茶,妙玉命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妙玉嫌脏,不要了。D.“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7.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8.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灵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属:撰写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平素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征兆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①十年乃.成②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C.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②王好战,请以.战喻D.①于是皆服其.妙②其.孰能讥之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D.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13.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第II卷(111分)四、(25分)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⑵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⑶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8分)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⑶王羲
本文标题:山东省新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52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