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难点突破综合卷一一、单选题1.在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将镁、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答案】A【解析】A、铜和银都排在氢的后面,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镁和锌都能与盐酸反应,铜放入稀盐酸中,不反应,能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银和硝酸铜,可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可以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B、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改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故B错;C、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C错;D、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后,所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所以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故选D.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利用中和反应的是A.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C.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用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答案】A【解析】解:A、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是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A与题意相符;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与盐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与题意不符;C、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与题意不符;D、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与题意不符。故选A。4.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明同学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检测水中加入该固体前后的pH固体不溶解,液体pH几乎没变化检测盐酸中加入固体前后溶液的pH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溶液pH增大固体灼烧状态下,通入纯净CO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A.金属单质B.金属氧化物C.碱D.盐【答案】B【解析】A、金属单质不能被一氧化碳还原,故选项错误;B、金属氧化物既可以不溶于水,也可以与盐酸反应,还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符合实验的现象,故选项正确;C、碱也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与盐也不反应,故选项错误5.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D.升高溶液温度,保持溶液质量不变【答案】B【解析】A选项,加入水,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B选项,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变大,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选项,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与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依然是不饱和溶液。D选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升高温度,硝酸钾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故选B。6.一定温度下的某饱和溶液,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一定是浓溶液B.加热后它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一定仍是饱和溶液D.它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答案】C【解析】A选项,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B选项,未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加热后该物质不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例如: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加热后依然是饱和溶液。C选项,一定温度下,溶液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选项,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他不同的物质。故选C。7.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表示锌与盐酸的反应B.铁可能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而锌有剩余C.两个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不相等D.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乙图像的斜率小,说明乙产生的氢气速率慢,乙的金属活泼性差,乙表示铁与盐酸的反应;故选项错误;B、甲、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时,每65粉锌能产生2份氢气,每56份铁能产生2份氢气,消耗锌的质量大,消耗铁的质量小,铁可能有剩余,而锌没有;故选项错误;C、甲、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消耗锌的质量大,消耗铁的质量小;故选项正确;D、每65粉锌能产生2份氢气,每56份铁能产生2份氢气,锌参加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大;故选选项错误;故选:C。8.如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选项ABCD物质番茄葡萄牛奶玉米粥pH4.0~4.43.5~4.56.3~6.66.8~8.0【答案】D【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玉米粥。选D9.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①铝、镁均有剩余;②铝、镁均耗尽;③镁耗尽,而铝有剩余A.仅②B.①②C.①③D.②③【答案】D【解析】①两种金属剩余,表明酸完全反应,等量的酸会生成等量的氢气,天平仍然平衡;②两种金属耗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等量的铝和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铝镁,天平不平衡;③镁耗尽铝有剩余分两种情况:当镁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天平保持平衡;当镁过量硫酸有剩余时,铝产生的氢气多,天平不平衡。根据题意可知天平失去平衡,所以可能的情况是②③。故选D。1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BKNO3溶液AgNO3溶液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CKCl固体K2CO3固体加入少量MnO2加热DFeSO4溶液CuSO4溶液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答案】D【解析】A、Na2CO3和NaOH溶液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AgNO3溶液能与过量K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过量Fe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11.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答案】D【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因此:A.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可能含有锌,正确;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错误。1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②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钙溶液中也有OH-,也一定能与酸反应;④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一定是碳酸盐A.①②④B.②③④C.只有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此说法错误,例如氢氧化钠(NaOH)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②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此说法错误,因为酸雨的pH值小于5.6;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钙溶液中也有OH-,也一定能与酸反应;此说法正确;④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一定是碳酸盐;此说法错误,因为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镁不是碳酸盐;故选:C。1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答案】C【解析】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B、B→C段是不断加入硝酸固体不再减少,硝酸没有反应,酸性增强,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C、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B点以后随着硝酸不断加入,反应不再继续,硝酸剩余,所以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D、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C。14.X、Y、Z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B.3t℃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t℃,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C.t2℃时,X与Y的溶解度相等D.1t℃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2t℃,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是YXZ【答案】B【解析】A、Y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故正确;B、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错误;C.t2℃时,X与Y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D.t1℃时,Y物质的溶解度最大,X、Z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X、Y物质的溶解度增大,Z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是Y>X>Z,故正确。故选:B。15.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
本文标题:2020九年级化学下册 疑难知识点06 难点突破综合卷(一)(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2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