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阮郎归司马光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1)词的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由上片中的景“渔舟”“春山”“日月”“纱幌”“朱颜”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参考答案:上片选取渔舟、春山、绮窗、纱幌、朱颜等意象,由景及人,表达了词人对山景的热爱和陶醉于美景中的愉悦之情。★(2)本词下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下片中叠词“匆匆”“寂寂”“潺潺”的运用,先分析叠字对词人情感的表达上的作用,其次考虑叠字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参考答案:善用叠词。“匆匆”“寂寂”“潺潺”丰富了音韵,使语言具有音律美;“匆匆”体现了词人将要回归尘世的无奈,“寂寂”“潺潺”强化了词人忧伤落寞的心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诗题“早发”,即“早晨出发”的意思。回答此题,首先要考虑有哪些事物可以表现出发时间之早,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参考答案: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表现“早发”之“早”。★(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5分)答:解析:这种表达效果题,答题时表述要规范:某字(词、句)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及其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秋雨夜眠[注]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这首诗大约是大和六年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1)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分)答:参考答案:“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气候的寒冷,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2)“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6分)答:参考答案: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淡的情怀。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次韵送张山人①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注]①张山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②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③聊尔:姑且如此。★(1)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6分)答:参考答案:①用词巧妙。“洗”“供”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禅心”乃水洗出,“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②构思巧妙。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③手法巧妙。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以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了对泛舟江湖、养鱼种橘的惬意生活的向往。以“水洗禅心”“山供诗笔”,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岑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①大历四年(769),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②其那:怎奈。(1)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5分)答:解析: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主观原因:当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年华易逝;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心忧苍生;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羁旅之愁;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愁无知音。参考答案:不受重用;韶华易逝;苍生之痛;羁旅之苦;孤独寂寞。★(2)请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江上蝉鸣空满耳”的妙处。(6分)答:解析:赏析,就应先说手法,再说内容、情感、效果等。末句是写景句,可见是以景结情。末句紧承前句愁无知音之意,此句意在强调只有满耳蝉声,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反倒更引出无穷愁绪,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标题:(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68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