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5课时河流、自然灾害考点课标要求名师预测考查频度命题角度考点一、河流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利用我国河流分布图和长江、黄河水系图,考查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用图文材料考查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长江开发及综合治理措施。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特点以及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点二、自然灾害2.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危害、成因与防治措施★★★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也成为地理学科中考的一个重点。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主要防御措施,自然灾害发生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利用自然灾害发生时间考查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河流考点一考点二1.作用:灌溉、养殖、航运、发电、旅游等。2.分类(1)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所在区域为内流区。(2)外流河:流入海洋的河流,所在区域为外流区。(3)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主要河流流入大洋河流太平洋①黑龙江,②松花江,③辽河,④黄河,⑤淮河,⑥长江,⑦珠江,⑧澜沧江印度洋⑨怒江,⑩雅鲁藏布江考点一考点二续表流入大洋河流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河塔里木河(5)水文特征①外流河:分布于东南部外流区;夏季形成汛期(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普遍形成枯水期。②内流河:分布于西北内陆;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蒸发和渗漏严重;季节性河流;水源多为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最大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昆仑山、天山冰雪融水)。考点一考点二(6)人工运河: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7)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来说,我国夏季河流形成汛期,冬季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无结冰期。3.黄河和长江(1)概况考点一考点二比较项目黄河长江源头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入海口渤海东海长度约5464千米约6300千米流经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分界点河口、桃花峪宜昌、湖口水能集中地中上游地区上游地区主要支流渭河、湟水、氵兆河、汾河、泾河,最大支流是渭河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最大支流为汉江水电站龙羊峡、小浪底三峡、葛洲坝考点一考点二比较项目黄河长江源头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入海口渤海东海长度约5464千米约6300千米流经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分界点河口、桃花峪宜昌、湖口水能集中地中上游地区上游地区主要支流渭河、湟水、氵兆河、汾河、泾河,最大支流是渭河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最大支流为汉江水电站龙羊峡、小浪底三峡、葛洲坝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2)问题与措施黄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中、下游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凌汛水土流失洪水灾害、凌汛水土流失洪水灾害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合理放牧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水土保持加固堤坝、清理河道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考点一考点二4.部分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黑龙江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黄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我国最长的河流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自然灾害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3.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5.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6.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一二三一、中国的河流1.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地区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丰富)无(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越往北结冰期越长内流河水量小夏季水位较高(夏季气温高)大(植被以荒漠为主)—一二三2.对比记忆黄河与长江(1)简图法一二三(2)列表比较法长江黄河源头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东海渤海流经省级行政区11个9个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度约6300千米约5464千米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660多亿立方米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为汉江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为渭河一二三长江黄河分界点宜昌(湖北)、湖口(江西)河口(内蒙古)、桃花峪(河南)各河段的特点上游水能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上游水能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成为“地上河”水能资源水能集中在上游,最大水电站为三峡水能集中在上中游易洪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荆江段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治理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重点治理了川江和荆江;上中游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续表一二三温馨提示长江、黄河的共同点长江、黄河都流经青、川两省;都流经青藏高原;都流经第一、二、三级阶梯;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为巴颜喀拉山、秦岭。一二三【例1】(2014·山东滨州学业考,1~2)古代描写我国河流的诗句很多,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描写长江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导致长江这种流向的原因是()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一二三(2)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B.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解析:第(1)题,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第(2)题,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不是第二大河,因为其水量不如珠江丰富。答案:(1)C(2)C请完成【考点考法集训】第2题。一二三二、黄河的忧患与成因问题所处河段产生的自然原因产生的人为原因土地荒漠化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过度放牧凌汛上游、下游冬季低温,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土流失严重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暴雨集中滥垦、滥伐,植被遭到破坏“地上河”下游泥沙含量大,在下游沉积,抬高河床滥垦、滥伐,植被遭到破坏一二三【例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B.黄河流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是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之一C.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污染严重、引水过多,导致下游地区用水紧张D.黄河春季易发生凌汛的是中游河段解析:黄河春季易发生凌汛的河段主要位于上游和下游河段,因为这些河段河水的流向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春季低纬度地区开冰较早,冰块随水下流,在高纬度未开冰地区堵塞形成冰坝,形成凌汛。政府每年都要组织人力进行爆破,疏通河道。答案:D一二三规律总结黄河发生凌汛的地点、时间和原因地点:宁夏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山东境内河道。时间:初冬、初春季节。原因:高纬度地段下游河道低于0℃,河面结冰,而低纬度高于0℃时,水不断向下游河道流去,发生冰坝阻塞。请完成【考点考法集训】第5题。一二三三、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灾害季节原因危害预防措施台风夏秋热带气旋强烈活动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加强预报,建防护林洪涝夏连续性降水洪水泛滥加强预报,建防护林,修水利工程寒潮冬强冷空气入侵严寒、大风、霜冻加强预报,及早准备干旱全年降水异常偏少粮食减产、用水困难节约用水,修水利工程一二三【例3】(2014福建泉州学业考,2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1)寒潮路径A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①高原、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路径B经过的②是山脉。一二三(2)寒潮路径B经过的③省区是(全称),该省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农业部门以业为主。2014年3月12日,山东省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寒潮给山东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3)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气候类型是。(4)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一二三解析:该题考查寒潮对我国的影响。第(1)题,影响我国的寒潮A依次经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寒潮B经过祁连山脉。第(2)题,图中③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第(3)题,山东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第(4)题,寒潮形成的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答案:(1)内蒙古祁连(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畜牧(3)小麦温带季风气候(4)对农作物形成冻害,大风、降温天气引起疾病发生
本文标题:中考地理 第一编 基础篇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上)第15课时 河流 自然灾害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9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