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6∕T 1118-2019 低温作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范
ICS13.100F09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1118—2019低温作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ccupationalhazardprotectionatlowtemperatureoperation2019-03-13发布2019-09-01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6/T1118—2019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职业病防护设施....................................................................26个人防护用品......................................................................27辅助用室..........................................................................28劳动组织..........................................................................29职业卫生管理措施..................................................................3附录A(规范性附录)不宜从事低温作业人员............................................4DB36/T1118—2019II前言本标准格式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提出。本标准由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8)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佳、江鑫、黄同林、曹丽华、李海港、郑小龙、郑宇、李元锋。DB36/T1118—20191低温作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低温作业防护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劳动组织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低温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3459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GB/T2951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低温作业work(job)undercoldstree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5℃的作业。3.2职业危害occupation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3.3职业健康监护occupationhealthsurveillance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健康检查、应急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DB36/T1118—201923.4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contraindication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4基本要求4.1存在低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对存在低温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低温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2低温作业过程宜采用自动化、机械化工艺,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时间。4.3存在低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综合采取隔离、采暖、个体防护等防护措施。4.4应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5职业病防护设施5.1工作场所温度低于-1℃时,工具的金属手柄和控制杆应覆盖隔热材料。5.2作业人员用裸手完成精细工作时,应采取暖风机等防护措施。5.3冷库等低温封闭场所应设置通信、报警装置。5.4用人单位应对低温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保养,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应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6个人防护用品6.1根据GB/T11651和GB/T29510为劳动者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寒帽、防寒手套、防寒鞋和防寒服,并建立发放台帐。6.2低温作业人员应穿戴与寒冷水平和身体活动相适应的防寒服装,防寒服装应选用导热系数小、吸湿性小、透气性好的材料,防寒服的防寒保暖要求可根据工作场所气温参考GB/T13459。7辅助用室7.1根据GBZ1在工作场所附近设置休息室、待工室或取暖室,其房间面积应满足最大班次作业人员的需要。7.2工作场所附近应设置更衣室,其采暖温度应大于等于25℃,可与休息室、待工室或取暖室合并设置。7.3工作场所附近宜设置服装烘干室及热水浴室,浴室温度应大于等于25℃,水温宜控制在38℃~42℃之间。8劳动组织8.1每日低温作业时间不宜超过4h,在4h连续作业内宜安排1次~2次休息。8.2环境温度低于-12℃的工作场所,应对作业进行持续监控,宜采取两人以上作业方式。DB36/T1118—201938.3存在低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方式,减少长时间静位坐姿或站姿作业。9职业卫生管理措施9.1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低温防护工作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将低温作业涉及的低温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现场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应急救援等相关资料纳入职业卫生档案。9.2不宜从事低温作业人员范围参见附录A。9.3用人单位应根据GBZ188组织低温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作业人员。9.4用人单位应对低温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低温作业可产生的健康危害和冻伤症状的识别、低温防护知识、冻伤急救知识等。9.5用人单位应对工作场所的温度进行定期监测。9.6每日低温作业时间不宜超过4h,在4h连续作业内宜安排1~2次休息;环境温度低于-12℃的工作场所,应对作业进行持续监控,宜采取两人以上作业方式;存在低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方式,减少长时间静位坐姿或站姿作业。9.7存在或者产生低温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根据GBZ158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注意低温”、“当心冻伤”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中文警示说明应载明低温健康危害、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9.8用人单位宜为作业人员提供热饮,如糖水或运动型饮料;避免作业人员饮用咖啡、茶、热巧克力或酒。9.9用人单位如需为作业人员提供餐食,宜以富含蛋白质的热食为主,如瘦肉类、蛋类、鱼类、大豆和豆制品,并应多提供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蔬菜等。DB36/T1118—20194AA附录A(规范性附录)不宜从事低温作业人员A.1不宜从事低温作业人员存在以下情况的人员不宜从事低温作业:——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患有心脏病;——患有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女职工“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6∕T 1118-2019 低温作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7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