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3 T 535.5-2005 无公害肉用鹌鹑 第5部分 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ICS65.020.30B44备案号: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535.5—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第5部分:饲养管理操作规程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quailsfortablepurposePart5:Operatingpracticesforfeedingmanagement2005-02-17发布2005-03-1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535.5—2005I前言DB33/535-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分为六个部分:——第1部分:种鹌鹑;——第2部分:饲料使用准则;——第3部分:兽医防疫操作规程;——第4部分:兽药使用准则;——第5部分: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第6部分:鹌鹑肉安全卫生要求。本部分是DB33/535-2005的第5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虞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上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大学。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阮春永、俞永明、蒋百龙、钟锦龙、陈有亮、陶岳荣。DB33/T535.5—20051无公害肉用鹌鹑第5部分: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鹌鹑的术语和定义、饲养设施、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及生产记录。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鹌鹑的饲养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DB33/T535.2无公害肉用鹌鹑饲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雏鹑鹌鹑从出雏到21d为雏鹑。3.2仔鹌鹑鹌鹑从21d至42d为仔鹑。3.3种鹑肉用种鹑42d转群后进入产蛋期则为种鹑。3.4全进全出制同一鹌鹑舍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鹌鹑,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3.5饲养密度指笼舍内每平方米的饲养数量。4饲养设施4.1育雏笼供1周龄~3周龄雏鹑用,单层或3层~4层,规格一般为100cm×70cm×40cm,底网为10mm×10mm金属镀锌活动网板,网底设承粪盘。4.2仔鹑笼供3周龄~6周龄仔鹑用,也可作育肥笼或种公鹑笼,规格与育雏笼相同。4.3种鹑笼DB33/T535.5—20052专供产蛋种鹑使用,根据品种、配比、用途制订规格。要适度宽敞,确保正常配种、采食、饮水和减少破蛋率。4.4食槽一般用铁皮或塑料管等制成,要求便于添料、清理、冲洗和消毒。4.5饮水器育雏期最好采用自动饮水器,也可用塑料管、铁皮等制成,要求不漏水,清洗、消毒方便。4.6其他用具饲养舍内除食槽、饮水器具外,还需备有料盆、料桶,清扫用具、集蛋用具,以及普通温度计、干湿球温度计和最高最低温度计等。5饲养环境5.1场址选择5.1.1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1.5m以下、排水良好、未污染的地址。5.1.2养殖场应距交通干线1km以上,并设有围栏或防疫沟,有绿化隔离带。5.1.3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及厂矿等社会场所、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500m范围内及水源上游无污染源。5.1.4养殖场的生产区应布局在管理区的上风向,生产区与管理区、生活区应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5.1.5养殖场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鹌鹑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5.1.6养殖场区的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互不交叉,清粪排尿系统良好。5.2环境质量5.2.1鹑舍应有利于保温、防暑和通风换气。鹑舍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5℃~25℃,育雏温度为30℃~39℃。5.2.2鹑舍应坐北朝南,窗户面积与室内地面之比以1:5为宜,以利透光、通风、温暖、干燥,门窗应安装纱窗,以防蚊蝇。5.2.3鹑舍应配有固定电源,以补充光照和加热供暖,育雏舍、育肥舍应备有自助电源,以防停电事故等。5.2.4养殖场应有充足和清洁的饮水,水质应符合NY5027标准的要求。5.2.5鹑舍内以水泥地面为好,以利防疫消毒,注意留足下水道口。5.2.6养殖场的舍内环境卫生应符合NY/T388的要求。5.2.7养殖场的废弃物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处理。5.3饲料质量饲料应符合DB33/T535.2的要求。6饲养管理6.1雏鹑6.1.1饲养方式采用单层或多层育雏。6.1.2进雏6.1.2.1进雏前应检查鹑舍温度、湿度和育雏器温度。6.1.2.2雏鹑运至目的地后应尽快分散至育雏器内,供应5%~8%葡萄糖水及维生素制剂等,2h左右开食。6.1.2.3育雏器内温度、湿度及光照时间应符合表1要求。DB33/T535.5—20053表1育雏器内温、湿度及光照时间日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间h1~339~3870244~737~337023.58~1032~306519~2111~1529~276514~1616~2126~246012~136.1.3喂料次数自由采食或1d4次,2d~5d6次~8次,其余4次~6次。6.1.4饮水要求1d~10d,使用小型饮水器,饮水器每天清洗2次,消毒1次。6.1.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80只~100只。6.1.6管理要求6.1.6.1经常检查育雏室内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情况。6.1.6.2经常检查雏鹑的采食和饮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6.1.6.3定期抽样称重,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6.1.6.4定期统计饲料消耗及周龄成活率情况。6.1.6.5做好防鼠、防害及防煤气中毒等。6.2仔鹑6.2.1饲养方式采用单层或多层笼养。6.2.2育成期温度、湿度及光照时间22d至开产,温度22℃~24℃,相对湿度60%,光照每天12h。6.2.3饲喂次数自由采食或每天4次~6次。6.2.4饮水要求自由饮水。6.2.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60只,夏季酌减。6.2.6管理要求6.2.6.1及时转群,实行公母分群饲养。6.2.6.2种用仔鹑为防止性早熟,从28d开始可采用限制饲养等技术措施。6.2.6.3肉用仔鹑日粮中可逐渐增加能量饲料比例。6.2.6.4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6.2.6.5定期抽样称重,统计耗料情况。6.3种鹑6.3.1饲养方式单层或多层笼养。6.3.2温度、湿度开产至淘汰,温度22℃~26℃,湿度60%。6.3.3光照要求光照要求(早晚补充人工光照)见表2。DB33/T535.5—20054表2种鹑光照要求日龄光照时间h36~401341~451446~501551~6015.561~淘汰16~176.3.4喂料次数自由采食或每天6次~8次。6.3.5饮水要求自由饮水不能中断,经常清洗、消毒水槽。6.3.6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45只~48只。6.3.7公母配比1:(2~3)。6.3.8管理要求6.3.8.1适时转群,防止应激。6.3.8.2逐渐转换产蛋期饲料。6.3.8.3及时收集种蛋,做好种蛋贮存、保管。6.3.8.4及时更新种群,除育种群外,一般种鹑利用年限为6个月。7生产记录7.1养鹑场应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进雏数量、雏鹑来源、饲养员等。7.2养鹑场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肉用鹌鹑日龄、死亡数、死亡原因、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兽药采购和使用记录、喂料量、鹑群健康状况、销售日期、数量、销售单位等。7.3全部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
本文标题:DB33 T 535.5-2005 无公害肉用鹌鹑 第5部分 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8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