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3∕T 2186-2019 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与服务规范
ICS03.080.01A16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186—2019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与服务规范Specificationformanagementandserviceofruralculturalhall2019-02-01发布2019-03-01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2186—2019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15运行管理............................................................................26服务内容............................................................................37服务人员............................................................................58服务保障............................................................................69服务记录............................................................................610评估与应用.........................................................................6参考文献...............................................................................8DB33/T2186—2019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计量大学、杭州市临安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志南、孙雍容、陆小龙、潘韶京、虞华君、霍荣棉、吴丽。DB33/T2186—2019III引言为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的要求,持续深化和推进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本标准是开展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村文化礼堂进行管理与服务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DB33/T2186—20191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与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文化礼堂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运行管理、服务内容、服务人员、服务保障、服务记录和评估与应用。本标准适用于农村文化礼堂的管理与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标准(浙建标1-2017)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纲要(2018-2022)(浙委办发[2018]41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农村文化礼堂ruralculturalhall基于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乡村振兴,增强农民群众凝聚力和归属感而建设的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主要由礼堂、讲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展示展览设施等组成。[改浙建标1-2017,术语2.0.1][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纲要]3.2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ruralculturalhallcouncil在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建立的,吸纳村干部和新乡贤、文化骨干、创业成功人士、村民代表等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管理服务的议事决策组织,是推动农村文化礼堂长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3.3五有三型fivehavethreetype以推动“建、管、用、育”为一体化目标,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集学教、礼仪、娱乐为一体的文化阵地。4总体要求DB33/T2186—201924.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2坚持价值引领、农民主体、共建共享、创新发展等原则。4.3坚持以文化民生为核心,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5运行管理5.1设施提供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应根据浙委办发[2018]41号文件和浙建标1-2017的规定,按照“五有三型”的要求提供相应服务设施。5.2管理主体5.2.1村“两委”是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农村文化礼堂工作应列入其年度工作计划,制订年度工作方案,定期研究农村文化礼堂工作,落实专门管理人员,保障农村文化礼堂常态化运行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实施。5.2.2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应积极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的相关决策。5.2.3农村文化礼堂应建立村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5.3管理制度5.3.1应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日常开放制度、文化活动制度、团队建设制度、志愿者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社会评价制度等。5.3.2涉及群众权益的管理制度应在农村文化礼堂醒目位置公示。5.4开放时间5.4.1农村文化礼堂应定期开放,全年开放服务不少于180天。5.4.2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每周开放不少于40小时。5.4.3农村文化礼堂应根据不同功能区的使用情况,结合群众需求,灵活设置具体开放时间。5.5场地布局5.5.1内部使用空间宜具有使用功能的复合性或空间分割的灵活性以及运行管理的独立性,应保证通行便利、出入通畅。老年、少儿、残疾人活动区域应尽量放在首层或便于安全疏散的位置。5.5.2农村文化礼堂场地布局应兼顾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卫生健康、体育健身等多种功能。5.5.3农村文化礼堂宜因地制宜增设功能区。应设置礼堂、讲堂、展示展览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等功能分区;宜设置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功能空间。原则上,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新建农村文化礼堂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人口在500至1000人的行政村,新建农村文化礼堂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5.5.4礼堂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国旗。5.5.5礼堂应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5.5.6礼堂应设置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5.5.7宜根据当地特色,在礼堂设置村民广泛认同、积极向上的理念价值。DB33/T2186—201935.6空间展示5.6.1展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展示墙、展示室、展示厅、展示廊等形式,并宜配置专门的展品储藏室。5.6.2独立展示场所面积应符合浙建标1-2017的相关要求。5.6.3展示区域应设置多种类型的展示内容并根据需要定期更换,具体包括:a)村史村情:主要展示村庄历史沿革、文化遗存、先贤故事、物产特产、村歌村曲、重大事件活动等;b)乡风民俗:主要展示村规民约和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训、家谱、族谱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c)崇德尚贤:主要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人,本村各类最美人物、道德模范、优秀学子、成功人士等的有关情况和事迹;d)美好家园:主要展示美丽乡村风貌图片、村庄发展愿景规划、村民创作的文艺作品、科普健身常识等。e)时事政策:主要展示形势政策、法律法规、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地方大事要事等。f)其他需要展示的内容。5.7信息公示5.7.1应公示开放时间、区域划分和服务项目等内容。5.7.2应设置方位区域标识,主体建筑外应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5.7.3应设立各类功能区的分布标识。5.7.4宜通过告示栏、短信、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定期向群众发布文化服务资讯。5.8安全管理5.8.1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5.8.2应根据房舍自身条件在活动区域设置安全通道和直通建筑物外部的安全出口,应符合浙建标1-2017的规定,并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5.8.3应提前制订安全预案,定期组织安全演练。5.9其他设施5.9.1应设置无障碍通道,设立无障碍设施专用标识。5.9.2农村文化礼堂应免费提供WiFi,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5.9.3有条件的农村文化礼堂可配置露天舞台、文化公园、灯光球场等。6服务内容6.1讲座培训应组织思想理论、形势政策等宣讲活动,举办各类讲座培训活动,每年举办次数不少于12次,具体包括:a)思想理论类;b)形势政策类;c)文学艺术类;d)传统技艺类;e)农村科普类;DB33/T2186—20194f)生活技能类;g)普法教育类;h)健康素养类;i)其他类别。6.2展览活动6.2.1应组织展览活动,每年组织的展览活动不少于2次。6.2.2组织的展览活动应形式多样,具体包括:a)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的展览;b)民间艺术展览;c)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展览;d)其他类型的展览。6.3文艺演出6.3.1每年组织的大型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不少于2次,其中,新春佳节期间举办文艺晚会不少于1次。6.3.2应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文艺表演活动。6.3.3农村文化礼堂的文艺演出节目应来源多样,主要包括:a)村民自编自演;b)文化走亲选送;c)各级文化志愿服务提供;d)上级相关部门单位选送;e)其他。6.4图书借阅6.4.1应提供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刊不少于10种,年新增图书不少于60种。6.4.2农村文化礼堂阅览室应与农家书屋整合,定期开放。6.4.3宜与公共图书馆建立通借通还机制。6.5礼仪活动6.5.1每年组织开展的礼仪活动不少于2项。6.5.2各村应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各类文化礼仪活动,打造本村特色文化礼仪品牌。6.5.3文化礼仪活动具体包括:a)升国旗庆国庆礼;b)入党宣誓礼;c)村干部就职礼;d)“好家风”家庭褒奖礼;e)端午节赐福礼;f)新生儿周岁礼;g)七岁开蒙礼;h)成人礼;i)送学礼;j)新兵入伍“壮行”礼;DB33/T2186—20195k)婚礼;l)重阳敬老礼;m)其他。6.6地方特色文化活动6.6.1应举办富有地域特色、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每年应不少于1项。6.6.2应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开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6.7文化走亲活动6.7.1每年到其他文化礼堂开
本文标题:DB33∕T 2186-2019 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与服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8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