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1∕T 1715-201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
ICS23.060.01J16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715—2018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2018-11-12发布2019-02-12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715—2018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材料..............................................................................25待堆焊表面的准备..................................................................26堆焊工艺..........................................................................27焊后检验..........................................................................48补焊..............................................................................5DB41/T1715—2018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国家承压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郑市工商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家帮、崔晓威、刘鹏、李永赞、张黎明、房伟峰、刘群安、阎涛、刘浩燃、范春雷、郭会丽、马江、朱丽华、王焱、王凤琴、于建华、王超、李俊江、徐鑫、肖腾、赵晶、杨志刚、张伟涛、邵利军、曹硕、于明涛、王海红、卢毅、程新乐。DB41/T1715—20181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阀门密封面堆焊的术语和定义、材料、待堆焊表面的准备、堆焊工艺、焊后检验、补焊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阀门密封面的氧-乙炔焊堆焊、焊条电弧焊堆焊、钨极氩弧焊堆焊、等离子弧焊堆焊及其他焊接方法的堆焊。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84堆焊焊条GB6819溶解乙炔GB/T22652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评定JB/T6438阀门密封面等离子弧堆焊技术要求JB/T7744阀门密封面等离子弧焊用合金粉末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44电站阀门DB41/T901阀门密封面堆焊焊接操作人员考核规则3术语和定义NB/T47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密封面启闭件与阀座(阀体)紧密贴合,起密封作用的两个接触面。3.2堆焊使用各种堆焊方法制造熔敷层的过程,以防止和减少阀门密封面磨损、腐蚀和(或)冲蚀。3.3过渡层使用各种堆焊方法制造的熔敷层,以保证堆焊层之间的熔敷层质量,改善接头焊接性能,防止随后堆焊产生裂纹、气孔等缺陷。4材料DB41/T1715—201824.1母材用于阀门堆焊的母材应满足各类阀门材料的技术要求,同时应符合使用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4.2堆焊材料4.2.1填充材料可分为焊条、焊丝和合金粉末三种。应根据不同堆焊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填充材料。4.2.2不锈钢耐蚀堆焊材料应是超低碳堆焊材料。4.2.3堆焊焊条(以下简称焊条)、堆焊合金粉末(以下简称合金粉末)和堆焊焊丝(以下简称焊丝)的化学成分、堆焊层硬度、粉末的粒度均应符合GB/T984、JB/T7744和NB/T47044标准的规定。4.2.4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使用单位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按相关标准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2.5氩弧焊堆焊和等离子弧焊堆焊应采用铈钨极;采用的氩气应为一级纯氩,Ar≥99.99%(允许含有适量的氢气)。4.2.6氧-乙炔焊堆焊所使用的氧气纯度不低于98.5%,乙炔的纯度和气瓶中的剩余压力应符合GB6819的规定。5待堆焊表面的准备5.1待堆焊表面的状态5.1.1待堆焊表面应洁净,无尖角、毛刺,无水分、氧化物、油污、脏物等影响堆焊质量的物质。5.1.2待堆焊表面应具有能实施无损检测的表面状态。5.2待堆焊表面的检验5.2.1堆焊表面应按照NB/T47013.4进行100%磁粉检测或按照NB/T47013.5进行100%渗透检测。5.2.2待堆焊表面检测后应无任何缺陷。5.3待堆焊表面的修补对于5.2条中检验出的缺陷,可以用打磨等机械方法消除,但缺陷清除后应保证母材的设计厚度和表面质量。是否允许补焊,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补焊时应遵守以下规定:a)补焊前应用机械方法消除缺陷,最后进行打磨并实施表面检验;b)补焊所采用的方法、工艺及焊接要求应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要求;c)补焊完成后应对补焊区域进行渗透检测,检验结果应无缺陷;d)待堆焊表面补焊后应记录修补的位置和缺陷的尺寸。6堆焊工艺6.1人员资格6.1.1从事阀门密封面堆焊工作的焊接操作人员应按DB41/T901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6.1.2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检测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6.1.3应具有与生产相适应的阀门密封面堆焊焊接方面的技术人员。DB41/T1715—201836.2堆焊环境堆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a)风速:气体保护焊大于2m/s,其他焊接方法大于10m/s;b)相对湿度大于90%;c)雨雪环境;d)环境温度低于-10℃,工件温度低于5℃。6.3焊接工艺评定实施堆焊之前,应按GB/T22652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按照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堆焊工艺文件。6.4堆焊的技术要求6.4.1焊接位置应在平焊位置进行堆焊或把零件放在转胎上进行平焊位置的旋转堆焊。6.4.2堆焊方法6.4.2.1氧-乙炔焊堆焊火焰应是碳化焰,一般应采用外焰长度为内焰3倍的碳化焰;当母材为不锈钢时,采用外焰长度是内焰长度2~2.5倍的碳化焰。最终堆焊高度一般不小于3mm,加工后堆焊层厚度不小于2mm。6.4.2.2焊条电弧焊堆焊堆焊层数应足以抵消母材稀释作用的影响,一般堆焊层数为3~4层,经加工后堆焊层厚度不小于4mm,第一层堆焊时应采用小电流长弧焊,以减少熔深,降低母材稀释率。6.4.2.3钨极氩弧焊堆焊堆焊层高度应足以抵消母材稀释作用的影响,加工后堆焊层厚度不小于3mm。6.4.2.4等离子弧焊堆焊等离子弧焊堆焊的技术要求按JB/T6438的规定,该方法可进行单层堆焊,也可进行双层堆焊,加工后堆焊层厚度不小于2.5mm。6.4.3焊前预热6.4.3.1堆焊工艺文件中应明确规定产品堆焊的预热温度,在整个堆焊过程中,温度不得降低到预热温度以下。当堆焊中断时,应继续保持预热温度,如不能保持时,则需按6.4.6规定冷却。在重新堆焊前,按本条要求重新预热。6.4.3.2在堆焊不锈钢过渡层之前,应对母材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100℃。6.4.4施焊过程中的焊道6.4.4.1堆焊工艺文件中应明确规定不同堆焊方法的焊道分布,同时应明确规定未经加工的堆焊层数。6.4.4.2在进行不锈钢耐蚀堆焊时,应对每一道(或层)堆焊金属在去渣后进行目视检验。DB41/T1715—201846.4.4.3如果目视检验中发现有表面气孔、焊瘤、夹渣等缺陷,则应采用打磨等机械方法去除。打磨时应避免出现过热区。6.4.4.4堆焊层各焊道应是连续的,厚度要均匀,并与邻近焊道表面平滑过渡。6.4.4.5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耐蚀堆焊过程中,道间温度不超过150℃。6.4.5焊后冷却堆焊后,工件在不低于预热温度下保温至少15min,而后在炉中缓慢冷却,或直接入炉进行焊后热处理。6.4.6焊后热处理6.4.6.1焊后热处理按照堆焊焊接工艺评定执行。6.4.6.2母材材料为CrMo钢或CrMoV钢时,在不锈钢过渡层堆焊完成之后,应立即实施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应严格按堆焊焊接工艺评定执行。耐蚀层堆焊完成后不再单独进行热处理。7焊后检验7.1外观检验7.1.1目视或5~10倍放大镜检查,堆焊层表面应无裂纹、气孔、疏孔、疏松等缺陷。堆焊层侧面不应有未焊透现象。7.1.2应保证几何尺寸,焊后变形应符合设计要求。堆焊层经机加工后,堆焊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7.2渗透检测7.2.1堆焊表面应进行渗透检测,合格标准不低于NB/T47013.5中Ⅱ级或满足设计要求。7.2.2渗透检测采用着色法和荧光法,检验方法按NB/T47013.5的规定。堆焊面不许有裂纹,在渗透检测前允许对堆焊表面进行适当处理。7.3硬度检查7.3.1标准规范或设计图样要求进行密封面堆焊层硬度测量时应进行硬度检查,当标准规范或设计图样中未规定硬度检查时,则不要求作硬度检查。7.3.2将堆焊层表面处理达到有关标准规范或设计图样要求的最小厚度后,在堆焊层表面的不同位置至少测定3个点。7.3.3所有硬度值应不低于相应焊条、合金粉末或焊丝规定的硬度指标,同时应满足有关标准规范或设计图样的要求。7.4化学成分分析标准规范或设计图样要求进行规定化学成分分析时,化学成分分析取样应在试件中部堆焊层横截面上取样(见图1),分析方法和合格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和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DB41/T1715—20185图1堆焊金属化学成分分析取样示意图8补焊如果堆焊层中含有不合格的缺陷,应对缺陷进行局部或全部清除后再重新进行补焊,当补焊面积超过总面积的30%时应全部铲除重焊。进行补焊时应遵守以下规定:a)应用机械加工或打磨的方法去除缺陷处的全部堆焊层金属,打磨时应防止过热,打磨后实施表面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补焊;b)补焊时的预热温度等于或高于堆焊时的预热温度,焊后冷却和焊后热处理制度与堆焊时一致;c)补焊时应采用相同的堆焊工艺。如工艺不同,应通过补焊模拟试验,对所采用的补焊工艺进行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41∕T 1715-201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9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