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3121-2016 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规程
ICS65.150B52备案号:51466-2016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3121-2016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规程TechnicalNormsforthePolycultureofMacrobrachiumrosenbergiiandEriocheirsinensis2016-09-20发布2016-11-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3121-2016I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金明、马建社、颜慧、丛宁、姜增华、董学洪、杨显祥、孙龙生、吴飞DB32/T3121-20161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与河蟹(Eriocheirsinensis)混养的环境条件,虾苗与蟹种的放养时间、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养殖技术,捕捞方式等。本标准适用于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条件3.1场地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3.2水源、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361的规定。4池塘条件4.1池塘形状和底质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为宜,土质为壤土或粘壤土为宜,淤泥深度小于10cm。4.2池塘面积池塘面积选择(10~15)亩为宜。4.3池塘结构池深(1.5~1.8)m为宜,池塘坡比1:3左右,池底平坦,向出水口倾斜,比降为0.3%~0.5%。池塘有相互独立的进水和排水系统,做到排、灌方便。取水口周围设置围栏网,进水口须用80目筛绢网袋过滤。排水口用20目网片防逃。DB32/T3121-201624.4池塘围栏池塘四周建有防逃围栏,围栏材料为厚度为(0.3~0.5)cm的柔性塑料板,围栏高60cm,其中20cm埋入土中,用竹桩固定。4.5机械配套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池塘应配备水泵和微孔增氧机。水泵功率配置0.3kW/亩左右,微孔增氧机功率配置0.3kW/亩左右。5池塘准备5.1清塘消毒秋冬季排干池水,冻晒池底。2月初用生石灰120kg/亩消毒,一周后加注经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至0.6m。5.2种植水草2月底或3月初在池塘中栽植伊乐藻,4月中下旬播种苦草,水草覆盖率为池塘面积的30%左右。5.3投放螺蛳4月初投放活螺蛳150kg/亩左右。6幼蟹暂养6.1暂养前的准备6.1.1暂养区设置用(5~15)目的聚乙烯网在池塘的水深区域出水口附近拦出一块占池塘面积1/10的暂养区,拦网的上纲内侧缝有(25~35)cm宽的塑料薄膜防逃。6.2幼蟹放养6.2.1质量要求体质健壮,爬行敏捷,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寄生虫附着。规格为(100~160)只/kg。6.2.2放养时间与密度3月中旬前放养幼蟹,暂养区的放养密度为(4000~5000)只/亩。6.3幼蟹投喂幼蟹暂养期间,以投喂小杂鱼、螺蛳、河蚌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颗粒饲料。饲料投喂后应勤检查,投喂量为第二天池塘中无残饵为准,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要求。6.4暂养期幼蟹暂养期为3月中旬至5月底。DB32/T3121-201637罗氏沼虾幼虾培育7.1温棚培育池建造7.1.1培育池设置培育池建在养虾池塘中,靠近进水口且避风向阳一侧。7.1.2培育池形状与结构培育池呈长方形,长(40~50)m、宽(6~8)m,深1m(从池塘底向下挖0.8m,圩埂高0.2m),坡比1∶2为宜。培育池上方搭建钢架塑料大棚。7.2培育池虾苗放养前的准备温棚培育池在4月20日前建成,并安装增氧设施。在培育池内栽植适量的水草,放苗前5d施腐熟的有机肥0.5kg/m2作基肥,同时加注经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至0.8m。7.3培育池虾苗放养7.3.1虾苗放养时间虾苗放养时间为4月底至5月初。7.3.2虾苗放养数量温棚培育池中虾苗的放养总量=建有温棚的成虾池面积(亩数)×(5万尾/亩),温棚培育池中虾苗暂养密度以2000尾/m2~3000尾/m2为宜;虾苗的规格为0.8cm左右。7.4培育池的饲料投喂培育池中放养的虾苗2d内只投喂蛋羮,2d后投喂罗氏沼虾开口料,饲料质量应符NY5072要求。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10)%,分(3~6)次投喂,15天后逐步过渡到每天投喂3次。7.5培育池日常管理7.5.1培育池水温温棚培育期间,水温宜稳定在(26~30)℃。7.5.2培育池增氧开启增氧机,使池水溶氧量保持在4mg/L以上。7.5.3培育池换水每(5~7)d加(换)水(5~10)cm,使培育池水呈黄绿色,透明度为30cm左右。7.6幼虾出池7.6.1幼虾出池时间虾苗在培育池中暂养至5月底,拆除温棚。DB32/T3121-201647.6.2幼虾出池方法向养殖池注水,幼虾自行进入养殖池中。8幼蟹结束暂养幼虾出池时,拆除暂养幼蟹的拦网,幼蟹的活动范围由暂养区扩展至整个养殖池,转入成蟹养殖阶段。9成蟹、成虾饲养管理9.1饲料投喂9.1.1饲料品种与质量颗粒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6%左右,质量符合GB13078和NY5072规定。9.1.2投喂方式全池均匀泼洒。9.1.3投喂时间与数量日投喂二次,上午7:00~8:00一次,投喂量占全天的(30~40)%,下午18:00~19:00一次,投喂量占全天的(60~70)%。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吃食等情况而定,设置食台检查,以投喂后4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后期(9月1日以后)适当投喂部分小杂鱼、螺、蚬等动物性饲料。9.1.4巡塘每天早、晚巡塘,观察虾蟹的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及时清除池塘中蛙、鼠等敌害生物。9.1.5水质管理每(15~20)d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一次,使用浓度为(5~10)g/m3,透明度维持在50cm以上。6月份水深维持在(1~1.2)m,每7d加(换)水一次,每次增加(10~20)cm,高温季节(7~9)月水位保持在(1.5~1.8)m。9.1.6增氧晴天中午每天开启微孔增氧机(2~3)h,7月中旬至10月中旬,除中午开机外,每天晚上10:00至翌日6:00开机,阴天全天开机,保证池底溶氧量不低于4mg/L。9.1.7水草养护增施复合肥(1~2)kg/亩,促进水草生长,覆盖率为30%左右。9.2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措施有:——定期施用生石灰(5~10)g/m3调节水质;——定期用聚维酮碘或三氯异氰尿酸钠对池水进行消毒;——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胞杆茵、EM菌或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水环境。一旦发现虾、蟹发病,及时对症用药,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DB32/T3121-2016510捕捞上市10.1罗氏沼虾捕捞罗氏沼虾在9月中旬用用孔径12.5mm拉网捕捞一次,将大规格的虾捕捞上市,疏稀密度,余虾养至10月下旬集中捕捞上市。10.2河蟹捕捞河蟹从10月初开始用地笼捕捞,或者晚上沿池四周的防逃围栏抓捕,至10月底捕捞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2∕T 3121-2016 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3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