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61∕T 1017-2016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
ICS75.080E11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1017-2016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Evaluatingmethodsforlacustrineshalegasreservoirs2016-05-09发布2016-08-01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1/T1017—2016I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陕西省能源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霞、姜呈馥、高潮、杨潇、孙建博、高胜利、郭超、孙兵华、尹锦涛、曹成、史鹏、王晖、王宇、刘超、徐杰、高栋臣。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话:029-88899676地址:西安市科技二路75号邮编:710075DB61/T1017—20161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分类、评价地质基础、综合评价、技术和方法、成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相页岩气储层的评价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412.2-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23561.9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第九部分:煤和岩石三轴强度及变形参数测定方法SY/T5336-2006岩心分析方法SY/T5368岩石薄片鉴定SY/T5735陆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SY/T5788.3-2014油气井地质录井规范SY/T5940-2010储层参数的测井计算方法SY/T6994页岩气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DB61/T576页岩气井取心及取样方法DB61/T577页岩气井岩样分析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陆相页岩气lacustrineshalegas以吸附、游离和少量溶解相态赋存于陆相沉积成因的富有机质页岩及其夹层状的泥质粉砂岩或其他岩性夹层中的天然气。3.2陆相页岩气储层lacustrineshalegasreservoirs形成于陆相沉积环境下,能够生成并储存页岩气的岩层。岩性以泥页岩为主,同时包括夹层状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碳酸盐岩等。夹层单层厚度不大于3m、总厚度小于储层总厚度的30%。4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分类DB61/T1017—201624.1厚度按厚度h分级见表1。表1陆相页岩气储层厚度类型划分储层厚度类型储层厚度hm厚层h≥40中厚层30≤h<40薄层15≤h<304.2总有机碳含量按总有机碳含量TOC分级按见表2。表2陆相页岩气储层有机质丰度类型划分页岩储层有机质丰度类型总有机碳含量TOC%高有机质TOC≥3中有机质1≤TOC<3低有机质TOC<14.3夹层密度按夹层密度D分级按见表3。表3页岩气夹层密度类型划分储层夹层发育程度夹层密度D%发育D>15中等发育10<D≤15弱发育D≤104.4总含气量按总含气量V分级见表4。DB61/T1017—20163表4页岩气储层总含气量类型划分含气类型总含气量Vm3/t富含气V≥3含气1≤V<3弱含气V<15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地质基础5.1岩石学特征5.1.1宏观特征5.1.1.1颜色对沉积岩层选择新鲜面,区别原生色和次生色,观察颜色深浅,确定原生色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应符合SY/T5788.3-2014中5.2的规定。5.1.1.2成分针对不同岩石类型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应符合SY/T5788.3-2014中5.3的规定。5.1.1.3结构针对不同岩石类型观察描述其主要结构特征,应符合SY/T5788.3-2014中5.4的规定。5.1.1.4构造构造能反映岩石的沉积和成岩环境,针对不同岩石类型观察其规模,测量其产状,应符合SY/T5788.3-2014中5.5的规定。5.1.1.5厚度考虑页岩厚度下限的标准,重点对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进行评价。5.1.1.6层内夹层考虑夹层下限的标准,对页岩气储层内夹层厚度、产状、分布范围、成因进行分析。5.1.1.7岩石类型主要指粉砂质泥页岩,按GB/T17412.2-1998中的8.1的规定执行。5.1.2微观特征使用X-衍射测试、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确定页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5.2沉积相5.2.1研究对象DB61/T1017—20164陆相页岩气储层沉积相侧重于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环境细粒沉积物的研究。5.2.2相分析对象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及实验室分析资料进行相分析,包括:a)露头相分析:以野外露头剖面测量与描述获得的各种定性和定量参数为依据,将露头区与覆盖区进行对比,在单井测井沉积相、连井相对比和露头相分析的基础上,为确定平面上湖水的进退、沉积相演变提供依据,建立沉积相模型。b)岩心相分析:主要对取心井,特别是取心段的颜色、岩性、结构、沉积构造、生物类型、地层接触关系等进行系统观察描述,确定相标志,划分沉积相类型。c)测井相分析:进行测井相分析,并建立各种岩性、岩相与多种测井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岩相并单井划相。5.2.3沉积相研究内容陆相页岩气储层的沉积相研究包括:a)沉积相标志识别:1)岩性标志: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粒序变化。2)古生物标志: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3)地球化学标志:不同沉积相带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和变化。4)电性标志: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率、密度及中子测井等划分沉积相。5)地震相标志: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特征划分沉积相。b)露头相、单井相、平面相研究。5.3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选取影响储层物性和生气潜力的总有机碳含量和镜质体反射率作为主要的有机地球化学评价参数,通过实验测定,按SY/T5735的规定执行。5.4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研究包括:a)储集空间类型:通过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及氩离子抛光技术,对储层中的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进行分类观察和描述。b)储层物性:1)孔隙度的测定按SY/T5336-2006中5.5.2的规定执行。2)渗透率的测定按SY/T5336-2006中6.4.1.3的规定执行,计算按SY/T5336—2006中D.6.8.4的规定执行。3)饱和度的测定按按SY/T5336-2006中4.7的规定执行。4)总含气量的测定按DB61/T577的规定执行。5.5含气性特征利用直接解析法对各相态页岩气含量进行测定,直接测定钻井取心现场页岩的损失气、解吸气及残余气量,以评价陆相页岩气储层的总含气量,按照DB61/T577的规定执行。5.6岩石力学特征DB61/T1017—201655.6.1实验室测定方法优选已取心井的样品进行泊松比、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的实验测试,按GB/T23561.9的规定执行。5.6.2利用测井资料求取未取心的井可根据测井数据对泊松比、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应按照SY/T5940-2010第5章规定执行。6陆相页岩气储层综合评价6.1评价内容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的内容包括:a)产气层有效厚度评价;b)储层敏感性评价;c)含气性评价;d)预测有利储层分布。6.2评价参数选择选择反映储层分类评价的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主要评价参数包括页岩储层厚度、夹层密度、总有机碳含量、页岩含气性,辅助参数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有机质成熟度、脆性矿物含量、岩石力学参数、非均质性参数、含水饱和度、储层温压参数等。6.3建立储层评价参数分类标准6.3.1从页岩储层产能出发,井层压后产能结合储层评价参数,以及渗流理论分析建立产能分类标准,建立产能与储层评价参数间的相关方程,确定反应产能的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6.3.2以产能分类标准结合页岩储层厚度、夹层密度、总有机碳含量、页岩含气性、孔隙度、孔隙结构、有机质成熟度、脆性矿物含量、岩石力学参数、非均质性参数、含水饱和度、储层温压参数等建立储层的分类标准。6.4储层综合评价依据储层分布特征及主要参数与辅助参数资料,分区、分层段对页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类储层分布,为钻井部署和储量计算提供依据。7技术和方法7.1野外地质调查在野外剖面上确定储层集中分布的层段,精确到组、段。7.2室内分析化验室内分析化验按SY/T5368、SY/T5735、DB61/T576、DB61/T577的规定执行。7.3地质录井方法DB61/T1017—20166系统观察和描述岩屑、岩心及少量井壁取心岩样的颜色、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古生物类型及气测录井识别特征要求,按SY/T5788.3-2014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7.4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针对陆相页岩气储层段,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地震、岩心分析、测试及地质等相关材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及解释标准,对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按SY/T6994的规定执行。8成果要求8.1图件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成果所需图件包括:a)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b)区域地层对比剖面图;c)沉积相图;d)(泥)页岩等厚图;e)孔隙度、渗透率平面分布图;f)暗色泥页岩百分比图;g)TOC和Ro平面分布图;h)储层分类图;i)储层综合评价图。8.2报告页岩气储层评价成果所需报告包括:a)陆相页岩气储层实验测试报告;b)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成果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61∕T 1017-2016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4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