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3T 2376-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的测定β射线法
ICS13.020.01Z10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376—2016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的测定β射线法2016-06-23发布2016-06-23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发布DB13/T2376—2016I前言本标准参照GB/T1.1-2009规定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霸州市京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协作单位:国家环保产品监督检验院、廊坊市环境监测站、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霸州市环境监测站、迁安市环境监测站、河北浦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凯、侯冬利、董立鹏、孙硕、马永贤、王永泉、戴庆超、李兆玉、杨树平、肖军、任灵芝、刘金生、戴路、路兴涛、张梦宇、张旭、平继松、张翔、赵树凯、贾建华。DB13/T2376—20161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的测定β射线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方法原理、干扰和消除、仪器和设备、参数的测定、样品测定、颗粒物浓度计算和表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本标准规定了利用电离室结构原理测定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的β射线法。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4mg/m3。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397-2007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48-1999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条件下不含水分的排气。3.2等速测定将采样嘴平面正对测点处的气流,使进入电离室的气流速度与测点处排气流速相等的测定方法。4方法原理测定时,将采用电离室结构的β射线传感器放入烟道内,进气口正对气流方向,保证排气等速通过电离室。电离室中一定能量的β射线通过物质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核相互作用,引起能量衰减,能量衰减量与物质的质量成比例。通过β射线能量衰减量计算物质的质量,通过物质的质量和电离室的体积计算颗粒物的浓度(见式1)。mμ-0meII………………………………………………(1)式中:I——经过物质时的强度,eV;DB13/T2376—201620I——起始辐射强度,eV;mμ——质量衰减系数,kg-1;m——质量,g。5干扰和消除烟道内湿度较大时,废气中的颗粒物和凝结水容易在传感器内表面沉积,对本测定方法的零点产生干扰,因而须对传感器定期清理及零点校准。6仪器和设备β射线法颗粒物测定仪包括:颗粒物浓度传感器、采样泵、S型皮托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次仪表等。具备排气等速通过电离室功能的β射线传感器可不配置采样泵。β射线法颗粒物测定仪应符合HJ/T48-1999中相关规定。7参数的测定7.1排气温度的测定应符合GB/T16157-1996第5.1条的规定。7.2排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应符合GB/T16157-1996第5.2条的规定。7.3排气中O2的测定应符合GB/T16157-1996第5.3条的规定。7.4排气中压力的测定应符合GB/T16157-1996第5.4条的规定。7.5排气流速、流量的测定应符合GB/T16157-1996第7条的规定。8样品测定8.1测定位置和测定点测定位置和测定点应符合HJ/T397-2007的要求。8.2仪器准备8.2.1仪器校零DB13/T2376—20163打开主机电源,以零空气为颗粒物的零点,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进行仪器零点校准。8.2.2气密性检查以恒定的压力堵紧S型皮托管的全压口,若仪器显示流速在60s内无变化,表示气密性合格。8.3定点测定将颗粒物测定仪传感器插入烟道中,采样嘴置于测点上,正对气流,使采样嘴的进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其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待温度值读数稳定,即可记录读数。每次测定时间不低于1min。测定时间应符合HJ/T397-2007的规定。8.4多点测定测定点位的确定应符合GB/T16157-1996第4.2.4条的规定,各点测定时间相等,得出测定断面的平均浓度。9颗粒物浓度计算和表示9.1颗粒物浓度9.1.1颗粒物的浓度是由公式(2)算出:6m010VμIIlnC………………………………………………(2)式中:C——颗粒物实测浓度,mg/m3;0I——起始辐射强度,eV;I——经过物质时的强度,eV;mμ——质量衰减系数,kg-1;V——电离室体积,m3。9.1.2多点测定时,颗粒物的平均浓度由公式(3)算出:nnnnnFVFVFVFVCFVCFVCC2211222111……………………………(3)式中:C——颗粒物的平均浓度,mg/m3;nCCC,,21——各测定点颗粒物浓度,mg/m3;nVVV21,——各测定点排气流速,m/s;DB13/T2376—20164nFFF21,——各测定点所代表的面积,m2。9.2标准状态下干废气排放量标准状态下干废气排放量由式(4)算出:swssassnXtPBQQ1273273101325…………………………(4)式中:snQ——标准状态下干排气量,m3/h;sQ——测量工况下排气量,m3/h;aB——大气压力,Pa;sP——排气静压,Pa;st——排气温度,℃;swX——排气中水分含量体积百分数,%。9.3颗粒物排放速率颗粒物排放速率以单位小时颗粒物的排放量表示,其单位为kg/h。颗粒物排放速率按式(5)计算:610snQCG…………………………………………(5)式中:G——颗粒物排放速率,kg/h;C——颗粒物实测排放浓度,mg/m3;snQ——标准状态下干排气量,m3/h。9.4颗粒物排放浓度本方法计算出的浓度为实测浓度,排放浓度需根据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折算。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仪器应每年送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溯源。每次测定前需进行零点校准。每次测定前应检查S型皮托管至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气密性。测定过程中应确保测孔密封,避免改变原有流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13T 2376-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的测定β射线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4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