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1T 1182-2015 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ICS65.020.01B50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182—2015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2015-12-30发布2016-03-01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182—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河南黄河鲤鱼良种场、信阳市南湾水库管理局、范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治国、胡安华、耿如意、许超、曾鹏、马超、魏廷。DB41/T1182—20151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苗种繁育的环境要求、亲鳅培育、催情产卵、鳅苗孵化、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泥鳅苗种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08-2012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SC/T1083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水产养殖使用规范SC/T1084磺胺类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SC/T1085四环素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SC1104泥鳅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环境要求3.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61的规定。3.2养殖用水3.2.1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2.2池塘水质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透明度20cm~30cm。3.3池塘条件池塘条件参见表1。DB41/T1182—20152表1池塘类别面积,m2水深,m底质淤泥厚度,cm备注鳅苗池600~20001.0~1.2池底平坦,粘壤土为好≤10池两端分设进水口、排水口和防逃网鳅种池1000~30001.2~1.5≤20亲鳅池300~15004亲鳅培育4.1亲鳅来源和选择4.1.1亲鳅来源从天然水域中使用地笼捕捉,或从水产原(良)种场购买。外购亲鳅应做好检疫工作。4.1.2亲鳅选择亲鳅种质应符合SC1104的规定。年龄2龄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雌鳅体长15cm以上,体重25g以上;雄鳅体长12cm以上,体重为15g以上。4.1.3雌雄鉴别雌、雄个体按表2进行鉴别。表2部位雌鳅雄鳅胸鳍短而宽,末端钝圆,第二鳍条的基部无骨质薄片大而窄长,呈镰刀状,末端尖而翘起,第二鳍条的基部有一骨质薄片,在生殖季节鳍条上有追星背鳍无异样末端两侧有肉瘤腹部产前明显膨大、圆润不膨大,较扁平背鳍下方体侧无纵隆起有纵隆起腹鳍上方体侧产过卵之后,有一白色圆斑无圆斑4.2放养前的准备放养前10d~15d,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为100g/m2~150g/m2;2d~3d后每10m2施放腐熟有机肥3kg~5kg培水,同时注水至0.7m~1.0m。4.3亲鳅放养培水7d~10d后放养亲鳅;放养密度15尾/m2~30尾/m2。亲鳅下塘前用20g/m3~30g/m3聚维酮碘溶液(10%)浸浴15min~20min。4.4饲养管理4.4.1投喂配合颗粒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也可投喂以动物碎肉、碎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少量的麦麸、豆渣、米糠、饼类等植物性饲料)的混合饲料。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6时各喂DB41/T1182—20153一次;上午、下午投喂量分别占30%和70%;配合颗粒饲料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1%~3%,混合饲料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2%~6%。4.4.2开春培育初期,每2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池水的1/5~1/4。催产前的1个月,每周冲水一次,每次冲水10cm~20cm。5催情产卵5.1产卵池在流水水泥池中设置产卵网箱;网箱规格为500cm×100cm×100cm,网目大小为60目;网箱内水深50cm~60cm。5.2催产季节4月下旬以后,水温在18℃~30℃时催产为宜。5.3催产剂的种类催产剂宜选用注射用复方绒促性素B型、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和注射用复方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4催产剂的剂量5.4.1雌亲鳅催产剂量可任选下列一种:a)注射用复方绒促性素B型,每尾注射200IU~300IU;b)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每尾注射4μg~6μg;c)注射用复方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每尾注射2.5mg~3.0mg。5.4.2雄亲鳅催产剂量为雌亲鳅的一半。5.5催产剂的注射采用背部肌肉一次注射的方法。用0.7%的生理盐水配制注射液,每尾注射量为0.1mL~0.3mL。5.6产卵5.6.1自然受精亲鳅注射催产剂后,放入产卵网箱中,每箱放亲鳅80组~100组(雌雄比1:2),并在箱内悬挂人工鱼巢,然后微流水冲水诱导亲鳅自然产卵、受精。待产完卵后,移出鱼巢和亲鳅,然后收集鳅卵孵化。5.6.2效应时间水温21℃时,注射催产剂的亲鳅15h左右便发情产卵;23℃时为12h左右;25℃时为10h左右;27℃时为9h左右。6鳅苗孵化6.1流水孵化收集的鳅卵置孵化缸或孵化环道微流水孵化,放卵密度1000粒/L~1200粒/L。DB41/T1182—201546.2出膜时间水温21℃时,经40h左右即可孵出鳅苗;23℃时为32h左右;25℃时为27h左右;27℃时为24h左右。6.3孵化管理6.3.1孵化用水应用80目筛网过滤。6.3.2水流速度控制在以能冲起受精卵为宜。6.3.3滤水窗采用100~120目筛网,出膜前后注意及时清理滤水窗。6.3.4出膜后3d左右,鳅苗颜色由黑转为淡黄色时,及时移出孵化缸或孵化环道,进入鳅苗培育阶段。7苗种培育7.1鳅苗培育7.1.1放养前的准备7.1.1.1池塘清整、消毒、注水按SC/T1008-2012中5.1、5.2、5.3的规定执行。7.1.1.2移植水草注水2d~3d后,移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茶菱、金鱼藻、马来眼子菜等,面积占水面的1/4~1/3。7.1.1.3施肥培水放养前5d~7d,每10m2施放腐熟有机肥3kg~5kg培水,放苗时透明度达到20cm~30cm。7.1.1.4试水按SC/T1008-2012中5.6的规定执行。7.1.2鳅苗放养7.1.2.1放养密度600尾/m2~750尾/m2,同池放养规格应大小一致。7.1.2.2放养时间施肥后5d~7d放养,做到肥水下塘。7.1.2.3放养宜选择在晴天下午或傍晚放养。鳅苗放养前,应先在池中设置暂养箱(网目100~120目)暂养3h~5h,并喂熟蛋黄浆(每10万尾鳅苗约需2个鸡蛋黄),经过暂养的鳅苗方可放入池塘。向暂养箱内放入鳅苗时水温差不超过2℃。7.1.3鳅苗饲养7.1.3.1鳅苗下塘第一周DB41/T1182—20155每天分别在8:00~9:00、13:00~14:00、17:00~18:00沿池周均匀泼洒豆浆3次,每天每100m2黄豆用量为500g~700g;或分别在8:00~9:00、16:00~17:00投喂泥鳅专用微颗粒配合饲料2次,沿池周均匀投喂,颗粒规格为100μm~150μm,每天每100m2投喂量200g~300g。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7.1.3.2培育至第二周每天分别在8:00~9:00、16:00~17:00投喂2次泥鳅专用微颗粒配合饲料,沿池周均匀投喂,颗粒规格为150μm~250μm,每天每100m2投喂量300g~400g。7.1.3.3培育至第三周每天投喂2次泥鳅专用微颗粒配合饲料,投喂时间与方式同第二周,颗粒规格为250μm~420μm,每天每100m2投喂量400g~600g。7.1.3.4培育至第四周投喂颗粒规格420μm~910μm的泥鳅专用微颗粒配合饲料,投喂次数、时间与方式同第三周,每天每100m2投喂量600g~900g。7.1.4分池鳅苗下塘经过四周时间的培育,存活鳅苗50%以上的个体体长达到3.0cm以上时,应筛选分池。体长3.0cm以上的群体转入鳅种池,剩余群体原池继续培育。7.1.5日常管理7.1.5.1巡塘按SC/T1008-2012中6.3.1的规定执行。7.1.5.2施追肥水质过瘦时需适当施追肥,每次每10m2施放腐熟有机肥2kg~3kg,维持池水透明度在20cm~30cm。7.1.5.3定期注水鳅苗下塘第一周维持水深50cm,此后,每周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10cm~15cm,直至池水深度增加到80cm~100cm。7.1.5.4换水、排水注水到最高水位后换水,每次最大换水量不宜超过池水的1/3。废水外排时,应符合SC/T9101的规定。7.1.5.5池塘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水面漂浮物,保持池水清洁卫生。7.2鳅种培育7.2.1放养前的准备按7.1.1的规定执行。DB41/T1182—201567.2.2鳅种放养7.2.2.1放养密度200尾/m2~300尾/m2,同池放养规格应大小一致。7.2.2.2放养消毒鳅种放养前应消毒。消毒药物及方法按NY5071的规定执行。7.2.3鳅种饲养鳅种池投喂颗粒规格为1.0mm~1.2mm的泥鳅专用配合颗粒饲料,并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颗粒规格。鳅种池投饵边线长度要逐步减少(四边→三边→两边→单边),养成定点投喂。当鳅种体长达5cm~7cm时转入成鳅养殖阶段。7.2.4日常管理按SC/T1008-2012中7.5的规定执行。8病害防治8.1预防8.1.1彻底做好放养池的清塘消毒工作。池塘消毒药物及方法按NY5071的规定执行。8.1.2放养、分养时,操作细心,避免鱼体受伤,做好鱼体消毒工作。8.1.3定期对养殖生产工具进行消毒:疾病流行季节,每半月消毒一次。消毒药物及方法:高锰酸钾100mg/L,浸洗0.5h;漂白粉5%,浸洗0.5h。8.1.4维持良好的水质,必要时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有益微生物制剂宜选用菌液中含活菌数30亿个/mL以上的光合细菌类,每隔10d~15d使用1次,首次施用量为5mL/m3~10mL/m3,正常施用量为3mL/m3~5mL/m3。8.2治疗8.2.1常见病治疗方法见附录A。8.2.2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SC/T1083、SC/T1084、SC/T1085的规定,并做好用药记录。DB41/T1182—20157AA附录A(规范性附录)泥鳅常见病治疗方法泥鳅常见病治疗方法见表A.1。表A.1病名流行规律症状预防方法治疗方法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闷热高温天气,见于苗种培育期间。鳅苗吞食气泡后腹部鼓气,身体失去平衡,时游时停,不能下潜,失去自由游动能力,浮于水面直至死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喂,防止水质过肥;晴天太阳暴晒4h~5h后,搅动池水,促进过饱和氧气溢出,避免气泡悬浮在水中。换水1/3,并泼洒食盐。用量为食盐6.0g/m3~9.0g/m3。车轮虫病5月~8月流行,见于苗种培育期间。鳅苗受到车轮虫侵袭后,体色变暗。镜检时,鳃部、体表、鳍条等部位车轮虫活跃滚动,黏液分泌亢进。发病后1d~2d即可见死亡鳅苗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放养鳅苗。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或苦参(煎汁)。用量为硫酸铜0.5g/m3+硫酸亚铁0.2g/m3(注意先泼洒硫酸亚铁,再泼洒硫酸铜);或苦参(煎汁)1.0g/m3~1.5g/m3。三代虫病5月~6月流行,主要发生于苗种培育后期。病鱼游动异常。鱼鳃、体表有一层灰白色黏液,鱼体失去光泽。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放养鳅苗。全池泼洒高锰酸钾或80%晶体敌百虫或苦参(煎汁)。用量为高锰酸钾4.0g/m3~5.0g/m3,或80%晶体敌百虫0.3g/m3~0.5g/m3,或苦参1.0g/m3~1.5g/m3。水霉病四季可见,以春季为主。主要发生于亲鳅放养后、鳅种分养后以及鳅卵孵化期间。肉眼可见体表簇生白色棉絮状物,活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最后衰弱致死。加强亲鳅培育,提高鳅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
本文标题:DB41T 1182-2015 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