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0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点一-2-1.(2019海南单科,11)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可知有利于学习和利用各种技术为国家建设服务,纠正了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技术而不是外交政策,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提高科技工作者地位的信息,排除C项。答案解析关闭D考点一-3-2.(2016课标全国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1972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增加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B项正确;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4-名师点评中苏关系是课标全国卷命题的重点,两国关系的发展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演变。高考试题通过引用新材料和创设新情境间接考查对题干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注重时空观念,结合时代背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考点一-5-考情分析年份试题立意角度命题特点2019年无考查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集中在中苏关系的变化,试题都是从背景或原因的角度命题。备考时注意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横向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纵向梳理古代至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和基本特征2018年无考查2017年无考查2016年课标全国Ⅰ,31贸易额变化(中苏关系调整)2015年无考查考点一-6-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外交方针(1)国际形势: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易错提醒“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考点一-7-2.外交成就(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并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内容:1954年,周恩来将这一原则完整准确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意义: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并发挥重要作用。(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取得重大成就。考点一-8-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重返联合国(1)背景①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所占据。②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③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中国拒绝。(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考点一-9-(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点一-10-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是双方共同的要求。(2)过程①1971年3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考点一-11-3.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2)概况: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3)意义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②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易错提醒(1)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考点一-12-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调整的表现: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具体表现为不结盟。2.活跃的多边外交(1)表现:2000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活动。(2)意义: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考点一-13-3.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①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①成立: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②意义: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点一-14-(3)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中国同非洲、欧洲、拉美的关系也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展开新的画卷。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考点一-15-主题一主题二独立自主,灵活多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你读史】材料“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地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然而,三大决策毕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三大决策”》考点一-16-主题一主题二【方法技巧】步骤1分层次以句号为界分为二层。第一层指出了“三大决策”产生的背景,第二层明确了“三大决策”的重大作用步骤2析层意“三大决策”指“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重要的外交遗产”指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屈辱外交,灵活处理了与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步骤3得结论三大外交政策适应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考点一-17-主题一主题二【思维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革命性: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有所体现。考点一-18-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1.毛泽东、周恩来一再告诫,中国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要用自己的腿走路。周恩来强调“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内政”“外援如有利于中国当然要,但不能依赖,即使对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这段话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求同存异”的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即使对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具体政策,故A项错误,B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是处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政策,故C项错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19-主题一主题二没有永远的敌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名家评史】材料1969年,毛泽东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泽东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泽东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泽东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摘编自基辛格《论中国》考点一-20-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解读】基辛格对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及时准确找准化解战略包围威胁的策略给予高度评价。历史的发展确实证明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有利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有利于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思维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始终是中国外交的渴望与诉求,“和”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中。我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经历了从“一边倒”“一条线”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和谐世界”“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和平外交理念也不断得到丰富、深化与发展。考点一-21-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2.1969年,毛泽东给当时的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三国演义》的典故,建议()A.坚持“一边倒”的方针B.改善与美国的外交关系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D.中日邦交正常化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三国演义》”可排除A项;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可以牵制苏联,也可以改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69年”,可排除C项;中美关系改善之后,才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可排除D项。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22-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3.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创新性:和
本文标题: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