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点一-2-1234561.(2019课标全国Ⅰ,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的影响。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相对于1953年及1952年,1954年俄文书刊借阅总数大幅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处于“一五”计划期间,俄文书刊借阅量大幅增加与当时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有关,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借阅俄文书刊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反思苏联建设的问题,故C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D考点一-3-1234562.(2019课标全国Ⅲ,31)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数他劳动强》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建设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题干材料是一幅年画,其名称是《数他劳动强》,画面的主体是一群女青年在说悄悄话,背景是一群男青年劳动归来,这些信息的逻辑关系是女青年对男青年评价的标准为劳动的能力与态度,再联系时间信息“1953年”,可知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故D项正确;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是写意,而本题中的年画为写实风格,故A项错误;1953年中国尚处于过渡时期,还不能称为社会主义生产,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故C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D考点一-4-1234563.(2018课标全国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漫画的时间是1953年,主旨是资源勘探。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国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大力推动经济建设,资源勘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故D项正确;当时国民经济只是初步恢复,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经济建设刚刚开始,还未涉及调整,故A、C两项错误;漫画内容无法说明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开始,故B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D考点一-5-1234564.(2018课标全国Ⅱ,31)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漫画中的两把尺子,一把量布做新衣,一把测量祖国,据此无法判断出“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故A项错误;两把尺子,一把在奶奶手中,一把在阿姨手中,均在女性手中,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在1958年,故C项错误;1956年,中国城乡差别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6-1234565.(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住宅建设投资比重下降,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不代表整个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被大力压缩,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7-1234566.〔2015课标全国Ⅰ,31(改编)〕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基础很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较快,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A项正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出现于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8-考情分析年份试题立意角度命题特点2019年课标全国Ⅰ,311954年俄文书刊借阅总数大幅增加(工业化建设)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干知识上。试题坚持能力考查,同时呼应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课标全国Ⅲ,31年画《数他劳动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2018年课标全国Ⅰ,311953年的一幅漫画(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课标全国Ⅱ,31漫画《两把尺》(女性参与经济建设)2017年课标全国Ⅱ,4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矿业政策(“一五”计划)2016年课标全国Ⅱ,31基本建设投资额(工业化建设)2015年课标全国Ⅰ,31中美英工业指标(工业基础)考点一-9-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基础(1)土地改革基本完成。(2)国民经济恢复,国营企业迅速发展。2.路线(1)提出: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3)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考点一-10-3.“一五”计划(1)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结果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②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考点一-11-4.三大改造(1)内容①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3)弊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考点一-12-概念解读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所谓“过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提示“一五”计划的特点(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渐进性和长期性。(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考点一-13-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初期的正确探索(1)探索开始: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初步成果:中共八大的召开。①内容: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②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3)“八字”方针: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考点一-14-2.探索中的失误(1)原因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缺乏深刻认识。②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2)事件: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3)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4)危害: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3.十年建设成就(1)工业:先后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2)交通: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3)能源:这一时期石油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考点一-15-三、“文化大革命”中的国民经济1.重大破坏(1)原因:“全面夺权”的狂潮。(2)表现①国民经济计划废置,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系统瘫痪。②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困难。③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出现起色(1)原因①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②毛泽东支持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2)措施①整顿企业,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②在农村重申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考点一-16-3.复苏发展(1)背景①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②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2)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了大力整顿。4.“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2)使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考点一-17-主题一主题二凯歌行进——“一五”计划的实施【名家评史】材料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注:指“一五”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考点一-18-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解读】材料反映了费正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的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对农业的投资不到总投资的8%,而投入工业的占一半以上,其中投入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资金占90%,说明“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但是如果农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引起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就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也应注意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应协调发展。考点一-19-主题一主题二【思维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考点一-20-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1.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陈云的这一认识()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B.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较为合理地阐述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云的讲话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故B项错误;农业领域的“左”倾错
本文标题: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