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1∕T 2532-2015 抚顺单片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30/39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532—2015抚顺单片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CultivationtechnologyrulesofsingleAuriculariaauriculainFushun2015-10-15发布2015-12-15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2532—2015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抚顺县农村经济发展局提出,由抚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抚顺县农村经济发展局、抚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术奎、孙凯、赵兴茂、刘志阳、田宇、汤薮良、邹存兵、杨俊峰、张鸿雁、刘东旭。DB21/T2532—20152抚顺单片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抚顺单片黑木耳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环境、生产工艺、栽培技术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采收、晾晒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抚顺单片黑木耳代料露地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GB/T6192黑木耳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3.1抚顺单片黑木耳singleAuriculariaauricularinFushun采用小孔出耳方式,产出单片、小耳、无根特点的黑木耳。3.2代料栽培substitutecultivation用木屑、麸皮等原料取代原木椴栽培食用菌的方法。4栽培场地与环境4.1菌袋培养场所4.1.1培养室利用房屋做培养室,房间内采用角铁或方木搭建培养架,培养架宽1m~1.2m,层间距35cm~40cm,5层~6层,长度不限,并在培养室内安装控温、通风、排风等配套设施。4.1.2简易棚DB21/T2532—20153简易棚高不超过2.8m,1个发菌室面积不超过100m2。棚内搭培养架,在棚一侧下部开进气口,另一侧高处开排气口,30m2~50m2设置1个进气口和1个排气口,棚内有控温、通风、排风等配套设施。4.2出耳场地做床要求:上年秋季时,将耳床旋耕,减少虫害及感染杂菌。一般春季做床时间为3月份,早作床有利于提高地温。做床要求床面高8cm、床宽1.7m,步道宽50cm。5生产时间安排及工艺流程5.1生产时间5.1.1春耳菌包生产时间可利用不同品种搭配分批生产,生产时间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5.1.2秋耳菌包生产时间生产时间5月上旬至6月中旬。5.2工艺流程原料准备—菌种选择—生产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菌—菌丝培养—后熟管理—扎孔催芽—出耳管理—产品采收—晾晒贮存。6菌种质量要求品种选择应符合GB19169—2003的规定,并经过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种性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出耳整齐、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7栽培技术管理7.1原料要求7.1.1原料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技术条件》要求7.1.2木屑选用柞、桦树等硬杂木为好,带锯木屑太细透气性差,生产时要加入粗木屑进行搭配。7.1.3麦麸麸皮要求新鲜、不结团、无霉变、无虫蛀。7.1.4稻糠稻糠要求新鲜、不结团、无霉变、无虫蛀。7.1.5豆粉要求新鲜、颜色纯正、不结团、无霉变。DB21/T2532—201547.1.6石灰要求色白、新鲜、细粉状、无结块。7.1.7石膏要求颗粒小、无结块、色白发亮、细度(80目~100目)的食用菌生产专用石膏。7.1.8水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7.2培养料生产配方7.2.1培养基配方Ⅰ木屑86%、麸皮10%、豆粉2%、石膏1%、石灰1%,培养料含水量55%~60%。7.2.2培养基配方Ⅱ木屑81%、麸皮5%、稻糠10%,豆粉2%,石膏1%、石灰1%,培养料含水量55%~60%。7.3拌料将木屑进行过筛,然后将麸皮、豆粉、石膏、石灰等辅料混合,拌匀加水,含水量达55%~60%。7.4装袋7.4.1菌袋质量选用优质、拉力强、封底严、不漏气、收缩性强、符合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16~16.5)cm×35cm×(0.0043~0.006)cm聚乙烯低压折角袋。。7.4.2装袋要求机械装袋,装袋高度:20cm~21cm;湿重达1.1kg~1.2kg,装袋松紧适度,袋体光滑,料面压实、平整,将装好的袋口朝下摆放在周转筐中。7.5常温灭菌料袋装满灭菌锅后,进行保温封闭,待冷气排放结束后迅速加温达到100℃,保持8h以上,期间要求火力要猛,升温要快,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再继续闷锅3h,待袋温降到80℃以下时出锅,并放到洁净的冷却室内冷却,自然冷却至30℃以下。7.6接种7.6.1采用酒精炉、净化工作台、离子风机或经过消毒的接种室内进行接菌,每袋二级菌种可接40袋~50袋栽培袋。7.6.2采用接种室接种要将冷却后的料袋移至室内,原种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室内用来苏水儿喷撒,再用菇宝熏蒸2h~4h。紫外线灯照射30min后,关闭,在离子风机和酒精灯火焰保护下进行接种操作。人员进入室内接种时,衣物整洁,手和接种用具消毒后,拔下原种棉塞,去掉菌种表面老化层,然后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DB21/T2532—201557.7培养培养室要求干燥、通风、清洁、避光。养菌期间注意观察垛内温度,做好通风散热,保持空气新鲜,防止菌袋伤热。菌袋培养7天后,开始检查杂菌,发现杂菌及时处理。菌袋料温:1d~7d28℃~30℃菌袋料温:8d~15d24℃~26℃菌袋料温:16d以后18℃~22℃7.8菌袋后熟管理培养好的菌袋放置暗光、密封、清洁的环境条件下保存。保存温度为15℃~22℃。7.9春耳管理7.9.1春耳摆袋时间春季气温稳定在10℃时,进行春耳管理。时间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7.9.2菌包运到栽培场地后菌丝恢复4月中下旬,菌包运到栽培场地后,将草帘的一边与床面边缘对齐铺在床面上,然后将菌包摆放成两行四个半高,在菌垛上盖上塑料布,再将草帘折回盖在塑料布上(此步骤为困菌复壮菌丝过程,3d~5d菌丝即可恢复)。摆放时,每间隔一床摆一行(摆放菌包的床面简称子床,没摆放菌包的床面称母床)。在此操作过程中菌包可产生保护黑木耳菌丝的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可保护黑木耳菌包不感染杂菌,缓解运输中菌丝断裂并产生袋料分离现象。一般塑料布厚度规格为0.06mm,草帘厚度为1.5cm~2.0cm,长2m。7.9.3扎孔催耳7.9.3.1扎孔菌丝恢复3d~5d后,日最高气温稳定在10℃进行扎孔催芽。采用“小孔”扎孔方式进行出耳管理。主要有三种扎孔方式,即小“丫”型口、斜“一”型口及圆钉型口。“丫”型口刀口为0.6cm,深度为0.5cm~0.8cm,每袋菌包扎140个~160个眼;斜“一”型口刀口为0.5cm,深度为0.5cm~0.8cm,每袋菌包扎160个~180个眼;圆钉型口直径为0.4cm,深度为0.5cm~0.8cm,每袋菌包扎160个~180个眼。在菌包扎眼时应注意扎孔深度,扎孔过深出耳慢,易产生糊眼(不出耳的眼)现象,扎孔太浅长出黑木耳容易掉耳。7.9.3.2菌丝恢复扎孔后将菌包按照原菌丝恢复时堆垛方法管理,温度控制在22℃以下。当温度高于24℃时,将塑料布打开通风,降低温度,菌丝恢复3d~4d可摆床催芽。7.9.3.3摆袋在摆袋前整理好母床(空床)床面,先在床面浇一次透水。普通木耳生产在床面喷洒豆磺隆和乙草胺除草剂,再覆带孔地膜。有机黑木耳生产要在床面和步道直接覆上带孔黑色膜除草。覆膜后摆袋,摆袋间距为2cm~3cm,品字型摆放到母床上,摆放时每延长米摆放40个菌包。床两边的菌袋要摆成一条直线,提高保温、保湿效果.DB21/T2532—201567.9.3.4催耳7.9.3.4.1控温保湿摆放好菌袋的母床,覆盖塑料布和草帘遮阳保湿。床两侧塑料布和草帘要压实。保持耳床湿度80%左右,要求菌袋膜上有水气即可。前期耳床湿度不足时,用微喷管孔眼向下往床面补水,不要向袋上直接喷水。白天温度控制在22℃以下,温度高于22℃时,采用微喷管向草帘上喷水,进行喷水降温。7.9.3.4.2通风每天清晨掀开草帘通风半小时,早春通风时,早晨4点~6点通风,打开床面一半草帘和薄膜通风,根据温度决定通风时间,通风后再覆盖薄膜和草帘,第二天打开另一半通风。晚上通风不利于保温保湿,避免晚上通风。晚春时温度提升,要撤掉薄膜,只盖草帘浇水保湿。当划口处有黑木耳原基,耳芽长到近0.8cm左右时,撒下薄膜,早、晚浇水保持草帘湿度。中午温度过高时,打开床上两侧草帘通风降温。7.9.3.5分床当黑木耳耳芽展片达到1.5cm时开始分床。分床前先将床上草帘收起,整理好相邻子床,覆上地膜,防止浇水时床上泥土溅到耳片上影响质量。将母床上催耳后的菌袋分到子床上,袋间按“品”字形摆放,袋间距10cm为宜。每平方米摆放24袋~25袋,每亩可摆放1万袋。分床和采收时都用专用小钢叉进行操作,避免黑木耳芽脱落,并增加菌袋透气性。7.9.3.6耳片生长期管理7.9.3.6.1耳片分化期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适宜的湿度,新鲜的耳片能迅速展开,由于耳芽分化成耳片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因耳芽幼嫩,浇水过多会使细胞破裂引起流耳,切忌勤浇水,浇大水。湿度的管理要与气温相结合。要看天给水,看耳定量,灵活掌握,以床面不干,耳芽湿润为宜,湿度不足时,可向菌袋、床面浇一次雾水,如近期有雨可停水等雨,一场中雨过后耳片能迅速长成,效果更佳。水份管理原则:干湿交替。7.9.3.6.2耳片成长期管理低温时,早晚各浇水2次,浇水时间不宜过长,浇水间隔时间为30min~60min。温度高于26℃时,早上不浇水,夜间浇水,气温过高时浇水,菌包易出现红耳、流耳,并产生“青苔”、“绿霉菌”感染等现象。7.9.4采收晾晒抚顺单片黑木耳采收一定要及时,原则是够大就采。当黑木耳展片直径为3cm~3.5cm时,长至7分~8分成熟,颜色为淡黑褐色、耳根收缩变细,孢子未弹射,应及时采收,此时黑木耳呈碗状、耳厚、形好,二、三潮黑木耳转潮快。抚顺单片黑木耳采收前一天晚间浇水,采收当天早晨不再浇水,采收要根据气象资料,选择晴天采收,清除杂质,及时将耳片摊放在竹帘或筛网上晾晒。如遇雨天应遮雨,不能集中堆放,以免形成拳耳影响质量。晴朗天气晾晒时,耳片晾晒至半干,要堆厚晾晒,耳型更佳。当耳片含水量达到14%以下时即可按照GB/T6192黑木耳标准包装、贮存。7.9.5后潮耳的管理DB21/T2532—20157抚顺单片黑木耳一潮耳采收结束,一般在6月中旬,只需晒袋1d~2d,即可浇水,浇水方法模拟下雨,要勤浇,加大浇水量,浇水半月左右,第二潮耳就能采收。二潮耳采收结束进入高温季节,应停止浇水。入伏前在袋顶划大“十”字型或“井”字型口,每天夜间浇水20min~30min,以控制出耳,保持菌袋湿度为主。7月下旬,浇水量逐渐加大,至上冻时仍可采收1潮~2潮黑木耳。这项“春耳秋管”技术能提高干品产量0.005kg~0.01kg/袋。7.10秋耳管理7月下旬,在未来3天连续无雨天气时,开始将菌包扎孔摆床,菌包间距10cm。有催耳条件的可提前10d~15d在室内扎孔催芽。7.10.2前期管理菌包催芽初期,前7天禁止浇水,7天后早、晚各浇雾状水5min左右,不能大量浇水,避免出现青苔、绿霉等杂菌。扎口处开始出现黑木耳原基后,此时可增加浇水次数进行催耳,但每次不可浇水过大。黑木耳原基形成耳芽后,逐渐加大浇水量,耳片长至7分~8分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够大就采,利于转潮。秋季气温低时,早上浇水时应在日出之后,晚上浇水应在日落之前。因为此时气温过低,再进行浇水,使菌袋本身温度过低,黑木耳生长缓慢。7.10.3中期管理10月中旬到11月初,气温过低开始上冻,结合采耳,将菌包两床并一床,菌包间距离为3cm~4cm,上面覆盖白色
本文标题:DB21∕T 2532-2015 抚顺单片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