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综合(二)课件
板块综合(二)命题角度1-2-一二三四一、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双重变奏1.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日本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如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如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最后是抗日战争,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抗战。命题角度1-3-一二三四3.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命题角度1-4-一二三四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命题角度1-5-一二三四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西方列强在破坏中国旧的生产方式,催生近代工商业的同时,也把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入了这块古老的大地,与跌宕起伏的政治风云一起改变着中国传统农耕经济下的社会生活。尽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先后有别、均衡不一、新旧并存、中西合璧,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但却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命题角度1-6-一二三四三、近现代中国思想的交融嬗变1.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明地主阶级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命题角度1-7-一二三四2.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成熟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历经酝酿、提出、成熟并最终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命题角度1-8-一二三四四、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2.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和实践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命题角度1-9-一二三四3.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第一次建交热潮,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彰显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开展新型区域合作。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命题角度1-10-一二三四(2)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3)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命题角度1-11-一二三四5.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中国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猛的发展,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具有阶段性、多样性、人民性的鲜明特点;教育发展经历了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到新时期教育的复兴,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主干排查-12-1.(2019广东百校联考,28)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D.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由材料“清政府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1864年翻译出版国家法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可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向近代外交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近代外交思想的发展而非传统外交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外交事务而非崇洋媚外,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主干排查-13-2.(2019四川广元一模,28)下表为中国1843年前后关税税率变化情况,据此表明()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的新税率(%)棉花担24.195.56棉纱担13.385.56头等白洋布匹936.95二等白洋布匹536.95本色洋布匹20.745.56斜纹匹14.925.56——《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主干排查-14-A.清政府结束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答案:C解析:关税税率的变化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开始发展工业,故A项错误;耕织分离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843年后发生了关税税率下降的现象,1843年是《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南京条约》规定了英国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率由双方协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关税降低无关,故D项错误。主干排查-15-3.(2019博雅闻道第三次质量测评,28)有学者指出,就文化层面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的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似的愿望。这种愿望()A.突破“夷夏之防”,有利于变革B.以西方文化全面改造中华文化C.扭转了晚清政权的统治危机D.迟滞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步伐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抵御外辱,而学习西方有利于突破“夷夏之防”,故A项正确;两者只是借鉴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以西方文化全面改造中华文化,故B项错误;这种愿望没有扭转晚清政权的统治危机,故C项错误;这种思想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救国救民的尝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16-一二三四一、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的不同走向西方中国特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国近代化孕育和起步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扩展和完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由独立自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清政府也适当调整了统治政策经济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小农经济由非常稳固到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在这一时期仍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17-一二三四西方中国文化科技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文学艺术出现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进化论使人类思想发生飞跃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传统思想受到冲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社会生活开始近代化社会近代社会秩序逐步确立;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变;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法治思想、公民意识逐渐增强等-18-一二三四二、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近代化起步的差异西方近代化中国近代化发展进程(1)西方近代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快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1)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2)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化进程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程曲折缓慢-19-一二三四西方近代化中国近代化领导力量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垄断资本家推动近代化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资金严重不足-20-一二三四三、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1)“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的春天”。(2)突出特征: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21-一二三四(3)进步作用:①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培养了大批技术员工,提高了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②使生产走向集中,以前许多分散的集体开始联合,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团结的加强、革命的发动,都有重要作用。③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①企业内迁: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将企业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以及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22-一二三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综合(二)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