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1.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基础点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①__________,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②_____________,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知识拓展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趋向等问题的科学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第一,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发展目的的回答。第二,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对发展动力的回答。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对发展趋向的回答。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时代背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内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解决措施: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③______________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不平衡不充分知识拓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1)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收入分配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不平衡等。(2)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方、领域等还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不够快,供给的水平不够高等。3.开启新征程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④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基础点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坚持新发展理念(1)必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2)具体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解决问题解读创新发展动力问题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理念解决问题解读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理念解决问题解读开放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求: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共享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内容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措施(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2)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难点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原因①现状:我国创新能力不够强,某些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极大制约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②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③意义:(国家角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企业角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社会角度)有利于推动产品供给由低端迈向中高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2)措施国家(政府):①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财政、税收、信贷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③完善分配制度,健全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健全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治环境(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①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③完善分配制度,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④积极申请专利,保护自主知识产权。⑤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劳动者: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2017江苏单科,7)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呈蓬勃发展态势。据某研究机构测算,2015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平均增速约为7.5%,显著高于当年全球GDP增速。材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A.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B.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C.有利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D.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B1.B2015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平均增速显著高于当年全球GDP增速,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B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国有经济、收入分配制度和国际分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18全国Ⅲ,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2014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热点,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质量监控等领域,涵盖了消费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14分)2.【答案】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3分)驱动新兴制造业产生与发展;(3分)创新制造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3分)开辟制造业更广阔市场;(3分)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2分)【解析】本题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人工智能)为背景,考查创新的知识。从问题逻辑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解决我国劳动力不足和人工成本提高问题,有效弥补制造业生产的劳动力缺口,降低制造业的劳动成本;促进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带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增强我国制造业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等。从材料逻辑看,材料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原因、应用的产业领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制造业新模式)、应用的前景(市场广阔、国际竞争力)展开。整合问题逻辑与材料逻辑,最后形成答案即可。1.(2018四川凉山州一诊,17)某光纤通信企业在坚守实体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光通信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将“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三者融合,形成以“机器自主者”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打造全球光通信产业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有利于()①降低人力工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③企业能更好地“引进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④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发新产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1.C根据题意,智能制造强调的是科技创新,故推进智能制造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发新产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②④符合题意。推进智能制造并不一定能降低人力工资成本,①不符合题意。推进智能制造与“引进来”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19河南洛阳高三尖子生一联,25)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受制于人。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着力构建数字中国,对产品供给、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更好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构筑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我国芯片产业起步晚,在源头基础上创新不足;国内很多芯片企业过度依赖政府扶持,研发投入不足,核心能力不强;芯片生产对制造技术要求十分苛刻,我国产业水平还不够精细;系统学习和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底层基础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少。打造最强“中国芯”任重而道远。分析我国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的经济意义,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如何打造最强“中国芯”。(14分)2.【答案】意义:推动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培育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6分)措施: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科研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提高制造业水平,建设制造强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8分)【解析】本题以核心技术和我国芯片产业创设情境,考查科技创新的意义和措施。审设问可知,本题设问包括两小问,一是要求分析我国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的经济意义,二是分析说明如何打造最强“中国芯”。审读材料,把握两段材料的中心意思:第一段材料主要说的是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核心技术缺失的危害以及突破核心技术的作用;第二段材料说的是我国芯片产业制造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的经济意义”,可围绕第一段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具体可从推动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等角度分析。回答“如何打造最强‘中国芯’”,需要围绕第二段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具体可从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科研投入,以解决“芯片企业过度依赖政府扶持,研发投入不
本文标题: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课件(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