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1∕T 2386-2014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ICS65.020.20B05/09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386-2014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2014-11-19发布2015-01-19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2386-2014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占祥、白伟、张坤、蔡倩、杨宁、刘洋、马跃、冯晨、张哲。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负责解释。DB21/T2386-20141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辽宁省马铃薯膜下滴灌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选地、整地与基肥、种植方式、播种与种肥、灌溉与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生产操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标准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GB/T25417马铃薯种植机GB/T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212马铃薯脱毒繁育技术规程NY/T238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SL20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膜下滴灌dripirrigationunderplasticfilm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4品种选择要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合膜下滴灌,且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推广的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5选地应选择微酸性、地势较高、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能排能灌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6整地与基肥DB21/T2386-20142秋收后立即进行深耕,耕地深度因地制宜,一般深耕达到25cm~30cm,耕后打耱收墒,要求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绵。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应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kg~3000kg,马铃薯专用复合肥40kg~50kg,结合深耕施入做基肥。7种植方式7.1单行种植单行种植是一膜一带种植,这种种植形式一般行距60cm,膜下每行铺一条滴灌带,薯块位于滴灌带一侧(如图1所示)。图1马铃薯膜下滴灌单行种植示意图7.2双行种植双行种植形式一般行距120cm,小行距30cm,大行距90cm,膜下小垄上铺一条滴灌带,薯块位于滴灌带两侧(如图2所示)。图2马铃薯膜下滴灌双行种植示意图8播种与种肥8.1种薯选择选择按照NY/T1212的要求生产的优质高产脱毒种薯,种子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规定。8.2种薯处理123说明:1-地膜,2-马铃薯,3-滴灌带240cm60cm60cm60cm说明:1-地膜,2-马铃薯,3-滴灌带123240cm90cm30cm30cmDB21/T2386-201438.2.1催芽在播种前20d将种薯出窖,堆放在温暖避光的室内,堆高30cm~50cm,室温保持在8℃~18℃,每隔3d~5d翻动一次,萌芽后见光通风,芽长0.5cm~1.0cm,即可切种。8.2.2切种在播种前2d~3d进行切种,每个切块留1个~2个芽眼,大小保持在50g左右。切刀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8.2.3拌种薯块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g加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30g与1kg滑石粉混匀后拌100kg薯块。8.3播种8.3.1播种期当土壤10cm深处地温达到8℃~10℃时即可播种。如果采用早熟品种催大芽,且覆盖地膜,一般比裸地提早10d~15d。8.3.2播种量播种量要根据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二季作区,每667m2用种量为175kg~200kg,密度为4000株~5000株;一季作区,每667m2用种量为125kg~150kg,密度为3000株~4000株。8.3.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因气候、土壤条件而定,一般覆土厚度8cm~10cm左右。8.3.4播种方法采用铺设滴灌带、覆膜、播种、施肥一体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喷除草剂、铺膜、铺设滴灌带等作业工序。8.3.5种肥每667m2施马铃薯专用肥15kg~20kg。9灌溉与追肥9.1灌溉9.1.1滴灌带选择适宜采用薄壁式滴灌带,适宜长度为60m~120m,每667m2需要滴灌带总长度约为667m。每个滴灌DB21/T2386-20144带需要用PE管相接,并与干路相连。不同土壤质地按表1选择适宜的滴灌带种类。表1不同土壤质地滴灌带选择表地管带选择土壤质地流量(L/h)滴孔间距(cm)沙壤土2.1~3.230壤土1.5~2.130~509.1.2滴灌带布设滴灌系统的管道一般根据地块的形状布设干、支管,将支管与滴灌带布置成“丰”字形,滴灌带在支管两侧成对称布置,特殊地块也可单项布置。滴灌带铺设走向与作物种植方向同向,支管与作物种植垂直,干管布设方向与作物种植方向平行。9.1.3灌溉时期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马铃薯的需水规律采用“浇关键水”的灌溉制度,在马铃薯需水关键时期(开花期)进行补充灌溉。播种后,土壤墒情如能保证出苗,则苗期不需浇水,如墒情差,不能保证出苗时,播种后,进行滴灌,每667m2用水量10m3~15m3。出苗后,视幼苗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灌溉。9.1.4灌溉量一般滴溉周期可以控制在7d~10d,二季作区全生育期滴水6次~8次,每667m2滴溉总量80m3~120m3,每次每667m2滴溉量在15m3~20m3。一季作区全生育期滴溉10次~13次,每667m2滴溉总量150m3~200m3,每次每667m2滴溉量在15m3~20m3。灌溉时间需根据水表流量计算。9.2追肥结合滴灌,按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量随滴灌施入,采用少量多次施法。每667m2全生育期施肥总量(纯)20kg。氮:钾配比为2:3。氮肥苗期施入30%,花期施入50%,后期施入20%;钾肥苗期施入30%,花期施入25%,后期施入45%。10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标准见NY/T2383。11收获马铃薯植株茎叶淡黄、基部叶片枯黄脱落、匍匐茎干缩、块茎表皮木质化不再膨大时,即可收获。收获前10d左右停止浇水,收获前3d左右割去地上部茎叶,收获前将滴灌管(带)回收。收获时,应避免损伤薯块,收获的块茎及时运回,避免在烈日下曝晒和低温冻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21∕T 2386-2014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