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企业战略-我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肓
★★★文档资源★★★一、企业核心能力概述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或核心专长。根据哈默(G.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形象来说,如果企业是一棵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那么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就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公司内部的知识汇总,是发展新业务的火车头。就中国企业而言,笔者认为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依据自己的独特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或其他方面的,以及各种优势的整合),培育创造我国企业不同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关键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和优势既是企业独创的,也是企业最根本、最关键的经营能力,换言之,也只有在本企业中,这种竞争能力和优势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凭借这种最根本,最关键的经营能力,中国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市场和效益。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现状分析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13亿,资源丰富。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资源依托型。不可否认,凭借其资源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在近几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全世界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结构升级缓慢,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力技术素质差,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差等很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况且,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所拥有的土地、资源等传统的竞争优势已经不是左右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客观地讲,中国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能力,还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我国民营企业拥有众多独特条件却未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民营企业对核心能力概念模糊。企业要想得到持续性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中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普遍较差,包括一些大型企业就不具备核心能力。第二,民营企业缺乏创新主体意识,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观念里,认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是科研机构,企业的定位只是把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研究经费的投入不足将严重阻碍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使企业在市场中丧失优势。第三,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不住人才。企业的发展要靠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只靠发钱是留不住人的,作为企业生存第一要素的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已不将钱放在第一位,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才在企业里不发工资也干,有些企业无论发多少工资都留不住人才,这是因为企业的人才规划的愿景不同。愿景目口企业为人才的个人发展创造的环境和规划的前途,让他们能真正看清自己的“出息”,以获得不断进步的成就感。第四,民营企业没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往往在经过短期的辉煌后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果民营企业只是依靠局部的资源优势按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模式发展,不仅企业自身难以持续高效发展,同时也无法担当产业技术结构跨越式调整,实现中国经济后来居上发展目标的要求。三、培育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对策——技术创新进入21世纪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实力增强、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各个国家都在抓紧制定新的发展战咯,争夺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就企业而言,创新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核心产品的竞争、核心技术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努力开发出适销对路、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品,则这个企业就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民营企业要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实践证明,那种盲目简单照搬他国经验的做法只能学到表象,而难以学到实质和学出成效。因而,中国民营企业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核心能力的形成机制及原理,不断研究探索出新路。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创新是支持企业主导产品或服务,及主营业务的独特研发设计、生产的能力,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企业既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也是一个技术的组合。因此,科技创新战略才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本之道,它能使我们改变目前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粗方式经营基础上的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局部科技带动规模经济,组织建设带动范围经济,最终实现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新途径。在当前,依托技术创新推动构建中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战咯的实施,主要应从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扶优扶强,突出重点,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首先,重点解决经济中最具特色的产业企业的产品生产和发展中的科技问题,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武装企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促进民营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快民营企业技术更新和升级。其次,要攻克和推广一批可以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以提高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为主要方向,围绕增加品种、节能降耗和提高效益,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引进与创新、示范与推广。积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出能力。选择具有一定研究开发优势和工作基础的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中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跨越发展。(二)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使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中国民营企业的核心能力。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选择一些产权清晰、有发展前景的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经过努力,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技术开发机构建在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来自企业。抓好开发型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推动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其次,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调节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企业设立技术开发站点,重点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共建技术开发机构。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作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核心能力体系。(三)实施“人才工程”,促进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培育核心能力的目标。人才是企业的主要知识载体和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不要拒绝人才,要舍得在人才上花大本钱。强化有利于创新的人才环境。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必须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和地位,研究制定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超前性措施。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吸引国外的人才到民营企业创业,搞开发。“不求所有,不求所在,只求所用。”强化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要大力改善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实施高强度的激励措施,不遗余力解决人才的待遇问题,积极建立针对不同行业的、各具特色的工资分配机制,增强以企业为核心的人才凝聚力,建立竞争性的报酬体系,使能力工资或效益工资数倍于基本工资,鼓励人才勇于创新,敢于追求高薪、高效益,实施对突出人才的特殊分配和奖励办法,推进民营企业骨干人才股份持有收入方式,稳定关键人才队伍。(四)完善政策法规和服务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性审批,重点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要素市场,尤其是技术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政府部门在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服务方面的职能。(五)建立多元化的民营企业投融资体系,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以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事业自筹、民间集资、海外捐赠和国际资助相结合的多元化企业投融资体系,使科技创新投入有一个大的增加和快的发展。强化财政对民营企业培育创新能力的投入,落实国家已经作出的各项科技投入政策和决定。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科技拨款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设立以财政经费为引导,企业、银行与社会资金为主体进入的民营企业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的力度。总之,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急需要做的是提高创新能力,发展技术创新,吸引优秀人才,中国政府急需要做的是完善政策法规,服务于民营企业,促使民营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只有这样我国民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建立起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本文标题:企业战略-我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