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1T 983-2014 服装面料外观质量检验技术要求
ICS61.020Y75备案号: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983—2014服装面料外观质量检验技术要求Requesttheappearancequalityinspectiontechnologyofgarmentfabric2014-12-30发布2015-03-01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983—2014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东兵、胡广、余昂、朱丹、憨文轩、薛伟、唐凯。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华实、张玫、宋海娟、张艳改、李李、徐亚平。DB41/T983—20141服装面料外观质量检验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服装面料外观质量检验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式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服装企业进场面料的外观质量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疵点defects纺织品上呈现的削弱其质量性能及影响外观的缺陷。3.2局部性疵点localdefects在织物上所占面积较小或仅在一处,易于计量其尺寸数量的疵点。3.3连续性疵点continuousdefects在织物上长度为0.5m及以上连续发生或断续发生连续计量的疵点。3.4散布性疵点spreaddefects在织物上分散面积较大,不易计量其尺寸、数量的疵点。3.5有效幅宽effectivewidth经供需双方协商,面料中能用于成衣裁片、排片部分的宽度。4要求4.1局部性疵点4.1.1凡影响服装外观质量的各种疵点,均按个计数。DB41/T983—201424.1.2纬向每20m内可允许有一处超半幅以上疵点,如:粗纱档、紧纱档、薄厚缎、稀纬等,此类疵点折算成两个疵点计。4.1.3破边、针眼等细小疵点在有效幅宽外不影响成衣裁剪的可不计入疵点个数,在有效幅宽内计入疵点个数。4.1.4按实际匹长,每10m允许有1个疵点,不足10m的按10m计,即每100m至多有10个疵点,超出此范围的视为不合格。4.2连续性疵点及散布性疵点4.2.1经向连续性疵点最大允许长度为面料实际匹长的3%,如疵点长度超出此范围,面料视为不合格。4.2.2不论何种疵点,只要具备散布性、通匹性,均视为不合格。4.2.3通匹严重经档,布面严重不平,视为不合格。4.3有效幅宽4.3.1在每匹中间及距匹头、尾3m以上分别测量3处,以3处最小值作为检验结果。4.3.2同匹差值不超过±0.5cm,同批匹与匹之间差异不超过±2cm;超出此范围视为不合格。4.4长度所有布匹在自然状态下以平台抽验长度为准,记录每匹米数。实测米数与标称米数相符,让尺另计。亏尺欠码超过1%,视为不合格。4.5洗涤后纬斜率面料经洗涤后纬斜率不超过2%。在面料上剪取60cm整幅面料,按GB/T8629中5A规定,进行洗涤,平摊晾干,按GB/T14801进行测定。4.6条、格面料条料:同批条面料条型间距不能出现误差及图案扭曲。格料:同批格面料格子之间不能出现误差及图案扭曲。4.7色差4.7.1同一匹面料出现严重花色时视为不合格。4.7.2同匹布前后色差、左中右色差不能低于4级以下。4.7.3同一产品批与批色差不能低于3级以下。4.8异味所有散发出臭味、潮湿味、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的面料均为不合格。5检验方式5.1验布机:光源充足,照度不低于600lx。5.2验布速度:根据面料品质和检验者的能力控制在14mm/min~18m/min。5.3疵点标识:对影响服装外观质量的疵点做标记。DB41/T983—201435.4色差:用GB/T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检验时在布匹的匹头及匹尾剪取经纬尺寸约为8cm×15cm的布块,在布匹中间左、中、右各剪取约8cm×8cm大小的三块面料,这些小块面料用来评判同匹面料前后色差和左中右色差,同时也用来评判同批面料匹与匹之间色差。6检验规则不符合本标准4要求的,不应进入下一工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41T 983-2014 服装面料外观质量检验技术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8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