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企业战略-本土企业360度反馈评价模型构建
★★★文档资源★★★摘要:本文基于我国本土企业背景,探讨360度反馈评价的利弊关系及企业在制定和实施360度反馈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试图建立适合本土企业发展的360度反馈评价模型,从而有效改善企业绩效管理。关键词:360度反馈企业评价研究表明,如何判别与留住核心人才既是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于是,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所密切关注的问题。360度反馈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全面的绩效评估工具,深受国内外企业青睐。根据《财富》(Fortune)杂志于1994年的调查,在全球32个最令人称赞的企业中,有超过20家企业采用向上评价(下级评价主管)或360度反馈评价。而根据《财富》杂志最新调查显示,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超过90%的公司在职业开发和绩效评估过程中都应用了360度反馈评价。同时,我国也有越来越多企业正在或者打算使用360度反馈评价作为公司绩效评估和员工个人发展工具。不过,随着360度反馈评价在本土企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360度反馈评价的有效性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我国本土企业背景,探讨360度反馈评价的利弊关系及企业在制定和实施360度反馈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试图建立适合本土企业发展的360度反馈评价模型,从而有效改善企业绩效管理。360度反馈评价的定义360度反馈评价(360-degreefeedbackassessment),又称多评价者评估(multi-laterassessment)多源反馈系统(multi-sourcefeedbackMSF)或全方位评价(fullcircleappraisal),其主要的概念是指针对特定的个人,以包含被评者在内的多位评价者来进行评定。也就是根据当事人的领导行为或管理能力,由员工自己、上司、直接下属、同事以及外部顾客等进行全方位的评定,并在评价之后给予反馈。360度反馈评价于20世纪80年代由Edwards和Ewen在对企业的研究中发展而成。近年来,鉴于360度反馈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信度和效度,越来越多西方企业或组织将其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我国一些企业也准备或已经实行此种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被评价者分别通过自我(0度)、同事(90度)、下属(180度)、客户(270度)、上级(360度)等多评价源,就其工作绩效(Work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RelationPerformance)进行多方位、细致、全面性评价,评价后被评价者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善自我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等目的。360度反馈评价的优越性目前,国外的一些研究者认为,360度反馈基于两个简单假设:一是来源于测量理论,对一个个体可从多个角度获得观察并将得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结果,即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效率。二是行为及观念的改变是贯穿在增强自我意识的过程之中的,随着自我意识的改变,行为也将发生改变。基于以上两个假设理论,Church(1995)认为,360度反馈评价的多评价源评价特点,有别于单一评价源评价方式,能有效避免某些评价者的偏见和武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Hezlett(1993)研究后发现,较之传统的评价系统,360度反馈评价系统具有不少优点,比如,人的工作绩效往往体现在多个方面,而直接上级所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方面,其他人会对另一些方面了解得更加深入。孙健(2003)认为,360度反馈评价与我国企业传统绩效评估系统相比较,更具全面性和准确性,能有效促进组织团队建设与员工个人发展。白云辉等(2004)通过将360度反馈评价与其他评价方法抽取关键指标分析研究后认为,360度反馈评价在提供反馈和指导、分配奖金和机会、最小化成本以及避免考评错误四个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考评方法。研究表明,360度反馈评价具有以下优点:全面。360度反馈评价通过上级、同事、下属、客户、自己等五个维度作为评价源,对被评价者进行多角度、全面性评价,并且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善被评价者行为,最终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相比传统评价方法,360度反馈评价信息来源渠道广,从多个角度客观反映被评价者的工作绩效(Work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RelationPerformance),不但使被评价者容易接受反馈意见,而且通过反馈过程提供了公司各阶层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自我发展意识增强。360度反馈评价通过反馈程序,使被评价者可以充分了解到各评价源对其评价的结果,并且针对结果找出自身不足,激励被评价者不断改善自我行为,不断加强自我发展,完善自我。对组织而言,组织通过其组织成员的个体发展来达到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目的。可信度较高。360度反馈评价具有全方位信息提供者即评价源,评价渠道广泛,使评价更加准确可靠。误差小。360度考核的考评者不仅来自不同层面,而且每个层面的考核者都有若干名,考核结果取其平均值,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其结果更接近于客观情况,可减少个人偏见及评分误差。360度反馈评价的弊端尽管理论界对360度反馈评价这种新型的绩效评估方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不少学者的研究发现,360度反馈评价在企业制定和实施时仍然暴露出不少弊病,有的学者甚至对360度反馈评价能否公平地、客观地进行绩效评估提出质疑。据一项针对6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3的企业认为通过执行这一考核方法获得了绩效改善的效果;另外1/3认为绩效考核没有什么改善;而最后1/3则说这种新的方法反而效果还不如以前的考核,造成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360度反馈评价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评价目的不明确。360度反馈评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性评价与绩效评价。个人发展性评价即企业员工或组织成员个人能力和个人职业规划的发展,是改善个人绩效,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评价则是对企业员工或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的绩效考核,以评价其工作进展程度,并以此作为其加薪和职位提升的依据。有学者研究后指出,360度反馈评价用于个人发展性评价和用于绩效评价所发挥的效用是截然不同的。Reilly(1994)在研究中发现,当360度反馈用作个体发展性评价时,各评价者的评价结果比较相似,关系好或印象好的就倾向给高分,关系不好或印象差的就倾向给低分。Werbe(1986)在模拟研究中也证实,学生对自己课堂参与情况的评价,当用作纯学术研究时就比用作学生成绩考核时更为精确。London等(1990)在一项调查中发现,65%的人认为360度反馈只能用作个体发展性评价,只有28%的人认为既可以用作个体发展性评价,也可以用作效绩评估。多数研究都已表明,360度反馈用作个体发展性评价比用作效绩评估时更为有效。Bettenhausen和Fedor(1997)也测量了对同级和上级反馈的个体反应。他们认为,当反馈被用于发展而不是行政目的时,个体对同级和上级的反馈更加可信。360度反馈评价用于不同目的时,评价者所持评价的标准不同。事实上,360度反馈评价早期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时用于个体发展性评价,而后期才逐步引入作绩效评价。企业在制定和实施360度反馈评价时带有盲目性,缺乏企业文化对于该评价模式的适应性探讨,缺乏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明晰,同时企业员工缺乏对于该评价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使得360度反馈评价用作员工绩效评估,并且将评估结果与薪酬、晋升挂钩时,势必引起员工不满,组织内部士气下降,甚至导致舞弊现象发生,严重影响评价质量。Beatty(1993)指出,34%的人认为如果反馈用作效绩评估,将会改变其评分结果。吴三清等(2003)研究后认为,当360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员工的发展时,评价者所做出的评价会更客观和公正,被评价者也更愿意接受评价的结果;而当360度反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加强行政管理,用作员工晋升、提薪等的参考时,情感因素和对个人利益得失的考虑就会渗透进评价中去,从而使评价很难做到客观公正,而被评价者也极易据此怀疑评价者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缺乏评价前的培训。当要作出与绩效管理相关的决策而使用反馈法时,就应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进行培训,而至今对哪一种培训方法更有效,以及培训对于诸如象评价者的可靠性在评价图式中的个体差异这类问题,一直未有解决办法。成本高。由于企业信息化改造的缓慢性和企业对评价源选择的随意性,使得360度反馈评价成本居高不下。Nickols(1997)对采用书面形式的两家典型公司的360度反馈评价调查后认为,采用书面的360反馈评价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成本太高,明显超出了它为公司所带来的收益。陆昌勤等(2001)研究后指出,尽管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利用多个评价者的全视角绩效评估比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绩效评估形式更为客观,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却并不支持这种假设。该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在使用360度反馈评价过程中,未能慎重选择评价源,而是直接照搬国外模式或者随意选择评价源,甚至盲目扩大评价源范围,其结果势必造成评价过程中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浪费,增加评价成本。另外,被评价者在反馈过程中受不准确信息干扰,不能客观地通过反馈意见改善自身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文化因素影响。Hofstede?G(1983)通过对文化分解维度的研究分析得出,360度反馈评价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欧美企业不大赞成在工作单位结成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上下级关系看成纯粹的工作关系。因此西方企业员工可能更加从工作角度上考虑和参与360度反馈评价,评价公正性易保障。与之相比,中国企业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群体至上,重视“人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企业员工会以“关系”角度出发,避免会损害关系的评价,从而影响评价准确性和公正性。权利距离。研究表明,美国、澳大利亚均是低权利距离国家,而中国权利距离指标量代数值达到80(满值为100),在这种前提下,西方企业员工能较平等地参与对上级和同事的绩效评价,而中国企业员工则易受到上级的权利和权威干扰,因怕打击报复而做出夸大事实或有偏向性的评价。情景依赖性。西方文化中蕴涵低情景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交流是直接和清晰的;而中国文化蕴涵高情景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实施360度反馈评价反馈程序时,人们比较含蓄,从而严重影响反馈效果。缺乏反馈。凌周文等(2005)研究发现,许多企业在考核完毕后,出于担忧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而不敢或不愿意向员工提供考核结果的反馈,并且极力地将结果保密,仅仅将其作为管理层了解员工的手段,这种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员工对考核结果及其这种考核模式产生猜疑、误解和不满,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构建本土企业360度反馈评价模型的具体步骤综上所述,360度反馈评价在企业人力资源运用当中与传统评价方式比较有明显优越性,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但研究结果同时指出,360度反馈评价暴露出诸多弊端如能有效解决,可以进一步减少评价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物资成本,提高评价效率,使企业绩效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拟建立基于本土企业的360度反馈评价模型,旨在通过该模型流程分析,使企业能有效避免360度反馈评价在企业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并能客观、高效地进行个人发展评价或绩效评价,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理论论述评价目的选择探讨360度反馈评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何时何阶段适用个人发展性评价,何时何阶段适用绩效评价,许多学者对此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London(1998)认为,360度评价首先必须用作个体发展性评价,经过几年的适应,才能用作效绩评估。Frankel(1997)认为,360度反馈评价用于个体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如下问题:应把360度反馈的使用贯彻到组织整个员工发展计划中去,使它有助于每个员工的发展而不能把它看成是惩罚工具,也不能把它仅用在低绩效者身上;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度反馈工作的人员,使他们能同员工一起检查反馈,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案提高绩效,如果本公司内部没有专门从事360度反馈的部门或人员,那么就应
本文标题:企业战略-本土企业360度反馈评价模型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