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1∕T 2114-2013 设施蔬菜节水技术规程
ICS65.020.20B31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DB21/TXXXXX—2013设施蔬菜节水技术规程总则2013-XX-XX发布2013-XX-XX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2114—201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铁岭依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盘锦市鑫叶科技有限公司、辽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灯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太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太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朝阳县种子管理站、朝阳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朝阳县西菅子乡农业站、康平县东关屯镇农业站。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张红艳、侯俊、于伟、刘广会、宋冬艳、马兆义、张吉、胡志刚、贾倩、肖冀宁、曹丽、张满祥、杜丹丹和王振福。本标准由2013年03月01日发布DB21/T2114—20131设施蔬菜节水技术规程总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节水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水源要求、节水灌溉系统要求、灌溉系统管理要求和节水配套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蔬菜生产应用节水灌溉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NY/T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SL236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55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6机井技术规范SL26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9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3.1设施蔬菜节水技术根据不同蔬菜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规律,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技术措施(如滴灌、渗灌和微喷灌以及水肥一体化,地面覆盖)。3.2水溶肥料常温下完全溶解于水,与其他肥料混合不产生沉淀的新型肥料。包括: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如30-10-10)、大量元素加中量元素型(如30-10-10+Mg+Ca)、大量元素加微量元素型(如:30-10-10+Te)、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8种。3.3水肥一体化将灌水与施肥融为一体的高效节水节肥集成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求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借助灌溉管道的压力差,进入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或地上植株的灌水施肥方式。3.4首部控制枢纽首部控制枢纽是整个灌溉系统的控制调配中心,控制水源水质和水量的系统设备,包括DB21/T2114-20132水表、施肥装置、过滤设备、测压表和阀门。3.5灌水器将最后一级管路,即毛管中具有一定工作压力的水(肥)变成滴状或细流状均匀而稳定地灌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中的装置。分滴头、滴灌带(管)、微喷头、微润芯、(压片式)微喷带和渗灌管。4产地环境设施蔬菜实施节水灌溉的产地的地块应生态条件适宜、排灌可控、远离污染源、距公路主干线100m以外。环境空气、灌水水质、土壤(或基质)符合NY5010的规定。5水源要求5.1灌溉水质设施蔬菜节水灌溉的水质除应满足GB5084的规定外,还应满足pH值为5.5~7.0,总含盐量<2000mg/L,含铁量<0.4mg/L和总硫化物含量<0.2mg/L的要求。微灌水质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5.2用水量确定用水量超过30m3/d的要考虑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宜低于95%。灌溉需水量与用水过程应根据作物种类、种植面积、设计作物日耗水量与灌溉制度确定。应针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供、需水水量平衡分析,以供定需。日光温室之间的露地,如种植作物时,应同时考虑其需水量,纳入水源用水量范围。不能满足用水需要时,应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5.3水源供水要求应对工程所在区域水源水量、水位、水质进行分析。利用现有水源工程供水时,应评价分析灌溉设计代表年的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新建水源工程,应根据供水与利用条件计算确定;以塘坝、雨水拦蓄工程为水源时,应分析计算设计代表年的径流量、径流过程和拦蓄利用量;地下水水源,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确定可供水量。无资料时,可进行抽水试验实测确定或由邻近地区的机井出水量估算。5.4机井水源井应符合SL256的规定。新建机井应安装水表,采用变频控制,配备井房。地上井房面积不小于9㎡,室内净高不低于2.5m,屋面做防渗漏处理,室内为混凝土地面,厚度不小于l0cm;地下井房面积不小于6㎡,净高不低于2m,应满足通风与防潮要求。5.5渠道渠道应符合GB50288和GB50363的规定。渠道的输配水过程应满足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用水过程的要求。5.6集雨水池(箱)雨水集蓄池利用工程应符合SL267的规定。连栋温室的雨水集蓄可设置集流箱,集流箱上口应至少低于棚沿0.1m,箱底部距地面高度不低于0.3m。多个棚室的雨水集蓄可由互相联通的地面集流沟组成的地面集流系统完成。地面集流系统集水入蓄水池应经沉沙池沉淀净化。6节水灌溉系统要求6.1灌溉系统组成水源(水泵将地下水泵入蓄水池或自来水直接放入蓄水池中)、首部控制枢纽(水表、施肥器、过滤器、测压表、阀门)、输配水管网(干管、支管、毛管和滴头,或喷淋机)组成。DB21/T2114—201336.2过滤器6.2.1旋流水沙分离器井灌区过滤装置采用旋流水砂分离器+筛网过滤器,用于首部装置的初级过滤,须与筛网式或叠片式过滤器配套串联组合使用。安装旋流水砂分离器时,在进水口前安装一段长度是进水口直径的10~15倍,与进水口等径的直通管作为过渡段。6.2.2筛网过滤器选用尼龙筛网或不锈钢筛网筛的过滤器,用于过滤灌溉水中的粉粒、沙和水垢等污物,少量有机污物。防止压力较大,以防有机污物挤过筛网而进入管道,造成系统与灌水器的堵塞。用于支管或毛管上的微型筛网过滤器,采用不锈钢滤网外,或铜丝网,或尼龙网产品。过滤器滤网的孔径大小为所使用的滴头孔径大小的1/7~1/10,80目~200目。过滤器应经常清洗,应定期检查水源中含的物质,如有CaCO3沉淀,把过滤器尾端打开,用高速水流冲洗。每年使用33%HCl配成溶液浓度为0.6%~1.0%冲洗一次。6.3施肥罐要求6.3.1文丘里施肥器开敞式肥料桶(储液罐)通过供肥(药)管与供水管道上的调压阀门两段并联安装,组成一套施肥装置。用于棚室滴灌系统向管道注入肥料和农药。6.3.2压差式施肥压差式施肥罐是由输水管、进水阀门、进水管、化肥罐(60L~220L)、供肥管、供肥阀门和调压阀门组成。进水管和供肥管这两根小管与主管道相连接,在主管道上两个连接点之间为1m~2m(压差),中间设有一个调压阀,使一部分水流经施肥灌。进水管直达化肥罐底部,掺混溶液并有另一根管排进输水管道,灌内溶液越来越被稀释。注意随时添加化肥。在肥液进入系统输送管末端应加装一个筛网过滤器,或将过滤器安装在施肥器后面。6.4控制装置6.4.1控制装置构成系统需安装配电、保护装置与测量构成,如阀门、流量和压力调节器、压力表、安全阀、进排气阀。6.4.2进排气阀安装进排气阀实现自动排气和进气,压力水来时又能够自动关闭。在滴灌系统中要安装在管网系统中最高位置和局部高位。6.4.3流量调节器安装流量调节器,通过水压力增加或减少时自动改变过水断面的大小,有效限制水流通过,来调节流量的,从而保证滴灌系统各级管道流量的稳定。6.4.4压力调节器装压力调节器是用于调节滴灌管道中水的压力的,使之保持稳定的装置。6.5测量装置6.5.1压力表安装压力表测量灌溉系统中压力情况,确定系统是否按设计正常运行。依据过滤器前后的压力表确认过滤器堵塞程度及何时清理清洗依据。允许系统压力变化值±5%。一般工作压力为50Kpa~100Kpa(5m~10m水柱)。流量每米1.5L/h~3L/h。6.5.2水表水表安装在首部枢纽中过滤器之后的干管上,或相应的支管上。用以统计量一段时间内灌溉用水量。6.6输水管道要求6.6.1管道组成DB21/T2114-20134由干管、支管和毛管三级管网组成,干支管用硬质塑料管PVC/PE,毛管采用PE软塑料管。大型工程中的骨干输水管道,当塑料管及连接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铸铁管、钢管、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和连接件。要防止锈蚀堵塞灌水器和系统。过滤器以后的管道全部采用塑料管。6.6.2聚乙烯(PE)管聚乙烯管选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管和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管两种黑色管(藻类管道内繁殖,增强抗老化性能)。6.6.3聚氯乙烯(PVC)管滴灌中采用灰色的聚氯乙烯管,对直径为40~200mm的管道挠曲度不得超过1%,管道同一截面的壁厚偏差不得超过14%。滴灌系统中多数使用轻型(不用重型)管,承受的内水压力不超过0.6Mpa。每节管的长度4~6m。6.6.4接头利用接头连接管道,根据两个被连接管道的管径大小,区分为同径和异径接头;根据连接方式不同,聚乙烯接头分为倒钩内承插式接头,螺纹接头和螺纹锁紧式接头3种。6.6.5三通三通用于管道分叉时的连接件,与接头一样,三通有等径和异径三通2种,每种型号的连接方式又有倒钩内承插式、螺纹和螺纹锁紧式3种。6.6.6弯头在管道转弯和地形坡度变化较大之处使用弯头连接,其结构也有倒钩内承插式、螺纹和螺纹锁紧式3种。6.6.7堵头用来封闭管道末端的管件。对于毛管在缺少堵头时也可以直接把毛管末端折转后扎牢。6.6.8旁通旁通用于毛管与支管间的连接。6.6.9插杆插杆用于支撑滴头、微喷头,固定滴头、微喷头在一定的位置。6.7灌水器使用6.7.1滴头注意选用抗堵塞性强、性能稳定的滴头。可选用长流道型、孔口型、涡流型等多种形式滴头。滴头与毛管采用外连接,流量不大于12L/h。6.7.2滴灌管(带)滴灌管是将滴头与毛管制造成一整体,具有输送水和滴水功能的管(带),分内镶式(预选将滴头镶嵌在毛管内)和薄壁式(如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上)2种。滴灌管滴头孔口直径0.5mm~0.9mm,流道长度为30cm~50cm;管直径为10mm~16mm;管壁厚为0.2mm~1.0mm;工作压力为50~100Kpa,孔口出水流量为1.5L/h·m~3.0L/h·m。6.7.3微喷头单个喷头喷水量不超过250L/h,射程小于7m。根据需要选用旋转式、折射式、离心式和缝隙式喷头。6.7.4微喷带微喷带又称多孔管、喷水带,选用可压扁(如压片式)的塑料软管上用机械或激光直接加工出小孔的塑料带,用于棚室地面铺设直接喷灌。6.7.5小管灌水器用Φ4mm的小塑料管和接头插入毛管壁而成。必要时在小塑料管上安装稳流器均衡流量。6.7.6渗灌管DB21/T2114—20135将渗灌管埋入地下15cm~20cm耕层内,通过在管壁上无规则地分布着毛细微孔将水渗入作物根系附近。工作压为10Kpa~50Kpa(1~5m水柱),出流量每米管长为2L/h~5L/h。注意对水质要求高,抗堵塞能力差。6.7.7喷淋机主要用于蔬菜育苗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如蔬菜工厂化穴盘无土蔬菜育苗采用喷淋机移动喷淋灌或多孔喷头(喷壶)人工移动喷淋,或经软管上安装的喷头(或软管经过喷孔)喷射到空中,分散成均匀的细小水滴,成雨状沉降到蔬菜作物和地面上。7灌溉系统管理要求7.1系统运行前准备7.1.1蓄水池清理保持蓄水池清洁,应及时清除蓄水池或高位水池内漂浮杂物,并定期对池内沉积物进行清理。7.1.2管网检修每年灌溉前须对水路管道、灌水系统设备需提前检修,须对管网彻底冲洗1次。检修时打开主管道和灌水管末端堵头,开启管道球阀,冲洗10min~20min,水清后关闭,再按重新装配好各管道堵头。把过滤器等安装好后,打开阀门,检查管道是否漏水及损坏的情况。7.1.3过滤装置依据水质状况,杂质含量在10mg/kg~100mg/kg或粒径在80μm~500μm,旋流水砂分离器或80目筛网过滤器作为初级处理,再选用砂石过滤器;含量大于100mg/kg或粒径大于500μm,沉淀池或旋流水砂分离器作初级处理,再用80目
本文标题:DB21∕T 2114-2013 设施蔬菜节水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2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