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2290-2013 江苏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则
ICS35.110L70备案号:37354-2013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2290-2013江苏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则GeneralruleforconstructionofJiangsuProvincecountrysidecomprehensiveinformationserviceplatform2013-04-10发布2013-06-1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290-20131目次前言.............................................................................2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要求...........................................................................3 3.1建设要求....................................................................3 3.2内容要求....................................................................4 3.3设计要求....................................................................5 3.4功能要求...................................................................1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综合平台门户建设要求..........................................22 A.1综合平台门户功能建设......................................................22 A.2综合平台门户内容建设......................................................39 A.3门户定制化服务建设........................................................6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典型应用..................................65 B.1智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65 B.2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68 B.3农村经营管理系统..........................................................74 B.4为农服务系统..............................................................92 B.5农村社会管理系统.........................................................100 B.6三农咨询系统.............................................................104 B.7农村勤廉管理.............................................................106 附录C(规范性附录)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与数据交换.................................114 C.1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114 C.2农村综合信息平台数据交换.................................................137 DB32/T2290-20132前言本规范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规范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本规范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江苏电信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江苏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本规范起草人:王丹中、边延风、赵卫强、张凯、居彬、刘洋、李杰、余惟嘉、刘源、黄申、吴兰。本规范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DB32/T2290-20133江苏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则1范围本通则规定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农村综合平台)建设要求、内容要求、设计要求和功能等基本要求。本通则适用于农村综合平台的设计、建设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98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3要求3.1建设要求农村综合平台的建设应满足如下要求:a)应按照“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总体架构建设农村综合平台门户,综合集成各级各类涉农应用和信息资源,构建层级分明、功能清晰的农村综合平台;b)应全面集成利用本地区已有涉农网站、平台设施、技术支撑、内容服务等信息资源,集约化建设各级农村综合平台;c)应充分依托县级农村综合平台建设乡镇、村级农村综合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建设,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应用,应深化村级农村综合平台应用,强化县级农村综合平台对乡镇、村的服务支撑功能;d)应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提供涉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在线互动等信息服务。应推动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跨网络融合应用,通过计算机、有线电视、手机、固定电话、触摸屏等各类终端提供信息服务;DB32/T2290-20134e)应按开放性、可扩展性原则,不断丰富和创新信息服务内容、范围和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涉农信息服务需求及农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要。应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农村综合平台可信可用水平。3.2内容要求农村综合平台的内容应满足如下要求:a)应统一农村综合平台门户:以互联网门户网站为主体,集聚各主要涉农网站资源、集成各重点涉农应用前台服务,建立全省统一的省、市、县、乡镇、村级农村综合平台门户,建立门户网站与短信平台、呼叫中心、互动电视之间的应用接口,使广大农民、涉农组织和企业等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固定电话、移动终端、有线电视、信息机、触摸屏等多种终端访问农村综合平台,实现“一门式、一站式”服务;b)应提供自然灾害防范预警、农业科技咨询、农村水利、农村环保等信息服务,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价格、市场监测等专业性生产指导信息服务,农村“三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土地承包与流转等专业性信息服务,乡镇、村的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农村人口、社会、党群管理等专业性信息服务,教育、卫生、社保、民政、计生、法律等以民生服务为重点的专业性民生管理信息服务,政策建议、热点话题、经验交流等信息服务;c)应实现农村综合平台与各主要涉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形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资源体系架构;d)应按照统一设计方案建设省、市、县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乡镇、村级平台由县级平台统一开发建设和运维管理。按照“五个一”(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的要求和地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乡镇、村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保障乡镇、村级平台涉农信息服务。DB32/T2290-201353.3设计要求3.3.1架构要求3.3.1.1总体架构农村综合平台以县(包括涉农县、市、区)级平台为重心,建设纵向贯通省、市、县、乡镇、村的五级综合平台。依托县级综合平台建设乡镇、村级综合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建设,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应用。综合平台应包括用户层、表现层、应用层、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层、数据层以及网络与物理层。同时还应包括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平台总体架构见图1:数据采集、交换、共享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与运维保障体系农户涉农企业涉农组织政务部门平台运营管理计算机移动终端呼叫中心触摸屏用户访问有线电视...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网上办事综合服务门户涉农信息资源层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主机网络设备存储物理运行环境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运行环境网络运行环境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三网融合接口实体运行环境运维管理中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政府涉农主管部门公共服务组织涉农信息服务商涉农组织涉农企业农民...农业生产为农服务三农咨询涉农市场信息农村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管理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市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县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乡镇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村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用户层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网络与物理层图1平台总体架构图DB32/T2290-201363.3.1.2用户层应包括农村综合平台访问终端和农村综合平台门户两个部分。平台终端包括计算机、移动终端、呼叫中心、触摸屏、有线电视等。平台用户可通过终端来访问农村综合平台,获取平台服务。农村综合平台用户分为农户和涉农组织,其中涉农组织主要包括农业(村)协会组织、涉农企业、农村信息服务站、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农部门、农村政务部门、农村综合平台管理部门等。3.3.1.3表现层应提供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网上办事三方面功能。信息发布内容主要包括农资信息、农业法律法规、土地信息以及政策信息;互动交流提供一个交互平台,农户和涉农组织可以在该平台进行政策建议、热点话题讨论、经验交流、地方特色介绍、网站使用情况反馈等互动;网上办事功能包含办理事项检索、文件下载、办件查询、短信通知、资料核对和缴费领证等。村民、涉农企业、涉农组织通过网上办事功能查看办事指南,提交办事事项、查询办理结果等。3.3.1.4应用层应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整合平台服务总线(EnterpriseServiceBus,ESB),提供网络服务(WebService)接口,供门户层调用服务。业务应用层重点实现农业生产、涉农市场信息、农村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管理、为农服务、“三农”咨询等涉农信息服务。农业生产服务提供智能农业信息服务;涉农市场信息提供农产品供求,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经营管理提供农村“三资”管理信息服务、土地承包与流转信息服务;农村社会管理提供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服务,农村勤廉管理服务;为农服务提供教育信息服务、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社保信息服务、计生信息服务、人文信息服务等与农业农民相关的服务;“三农”咨询提供三农论坛服务,农户和涉农组织可以通过三农论坛进行政策建议、热点话题讨论以及经验交流。3.3.1.5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层应实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各主要涉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形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资源体系架构。数据采集、交换、共享主要实现对各类用户数据的采DB32/T2290-20137集、传输、交换、存储、管理等。数据交换服务的具体实现应包括:数据交换中心及服务总线、数据交换节点及适配器、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功能等内容。3.3.
本文标题:DB32∕T 2290-2013 江苏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5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