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南省2018年中考地理备考课件1
2018地理中招备考策略一节课给大家的启发考试办法和命题要求一备考的基本思想二三四五六备战中考课标要点解析命题趋势模拟试卷教学策略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一、考试对象考试对象为2016年秋季入学的初中在校学生。二、考试报名生物、地理学科中招考试统一实行网上报名。考生信息采集工作按照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信息采集办法进行,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三、考试内容命题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加强试题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考试生物、地理两学科中招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卷面分值均为50分,考试时间均为50分钟。考试安排在2018年6月27日上午进行。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日期时间形式分值6月27日上午10:30—11:2050分钟闭卷50具体安排: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五、成绩使用生物、地理学科考试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评卷工作结束后,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将两学科的考试成绩上传至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zk.hagaozhong.com),在2019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时,计入中招录取总分。一、命题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要求,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为评定学生的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一、命题理念立德树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一、考试办法与命题要求三、命题内容与要求命题内容涵盖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具体内容。命题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等原则,发挥不同题型的考查功能,科学控制试题难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现实生活,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并进行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地理学科秘书史辰羲老师说:地理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依托地理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情感态度价值观)、考察地理综合思维(知识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综合)、注重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社会上的现实地理问题);并注重展现创新意识(情景创新、角度创新、功能创新)。向偏、难、怪、假的题目告别。关注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扩大视听阅读量,增强地理理解力、分析力、表达力。考试办法和命题要求一备考的基本思想二三四五六备战中考课标要点解析试题命制设计综合题答题技巧教学策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提出和阐述目标,因为它们是引导课程编制者其他所有活动最关键的标准。”泰勒(RalphTyler,1902年生)是美国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充分认识到了课程标准的地位•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的基本规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课程标准1.日常教学中要关注自然、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提炼素材,创设情境,自然地延伸出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2.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综合性。要从地理的视角分析真实的问题,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逻辑推理,要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辩证、动态地分析问题;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地理事物的问题情境会发生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也不同,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3.关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对于教材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要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探究,通过探究的过程,夯实基础,灵活运用知识。关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注意必备的生产生活常识与表象的积累,重视地理画图和读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一、基于课程标准设计学习目标(选择适度知识层次)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学习态度教学思考分解课程标准,让有效教学从明晰的目标开始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成为程度找出下列学习目标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核心知识、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课标中出现过的行为动词有:“说明、分析、说出、简述、描述、指出、概述、归纳、判读、理解、学会、比较、了解、概括、领悟、懂得”等。在分解课标时要把那些抽象的、不可测评的行为动词进行分解。课程标准分解的基本方法第一步,确定内容标准表述中需要分解的关键词。一条课程标准通常由行为动词及其所指向的核心知识与行为条件组成。第二步,分解关键词:将核心知识、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进行分解,哪个成分含有未尽信息,就分解哪个成分。第三步,重构合理明晰的教学目标能力领域具体要求内容标准中对应的行为动词知识了解指在阅读地图、数据、图表、文字资料等内容时,对所学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再认和再现。(运用资料)说出、记住、描述、列举、在地图上指出、辨认等。理解指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对地理概念、现象和过程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归纳等。说明、描述、介绍、识(判)别、量算、估算、绘制、解释、概括、归纳、分析、比较等。应用指能灵活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整理地理概念、现象和过程,能解决简单的地理问题并能表达出来。应用、设计、解决、比较、计划、总结、评价等。行为动词表示学生的能力达到的程度能力领域内容标准中对应的行为动词技能模仿模仿、再现、例证、尝试操作测量、测定、操作、制作、查阅、计算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过程与方法经历经历、尝试、验证、参加、体验感知领会、解释、说明、认识探究运用、掌握、能、会、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参加、尝试、交流、考察、观察、探究反应遵守、拒绝、接受、同意、反对、讨厌、关心领悟养成、热爱、树立、追求、坚持、保持
本文标题:河南省2018年中考地理备考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6660 .html